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成丽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输液大厅 安徽 芜湖 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治疗措施,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研究组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3.5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55%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4.53%,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减少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165-02

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通常采取手术的治疗措施,但是预后质量并不理想,容易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1]。近几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深入,临床上通过利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的措施已经被公众认可,已经成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首选方案。在此期间,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加强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进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获取更加理想的治疗效果[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53例。其中,研究组男性33例,女性20例,最大年龄62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1.68±2.67)岁;参照组男性30例,女性23例,最大年龄64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41.93±2.87)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经过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禁食禁水,并且接受胃肠减压、酸碱平衡以及可抗炎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同时,给予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治疗措施,将3mg生长抑素和48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进行静脉微泵,每小时2ml,持续1d。随后,将3mg生长抑素和250ml浓度为0.9%氯化钠注射液充分混合进行静脉滴注,每小时0.25mg,连续治疗7d。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指导。按照医嘱给予用药指导等。

研究组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对于患者的沟通,并且耐心倾听患者主诉,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困惑和疑问,及时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和宣传,对于患者存在的错误认知及时指出并纠正。同时,还需要结合患者的时间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严格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进而确保患者的营养均衡,避免其出现腹部不适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其次,医务人员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输入量、输入浓度以及速度的准确性。若出现与预设不一致的情况时,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纠正。可以选择静脉留置针,并在此期间确保管路的通畅,避免出现弯曲、压迫的情况,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液、红肿的情况。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数资料采用(n,%)进行统计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如果结果显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有效率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57%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3.58%,差异显著(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有效率比对[n(%)]

2.2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组不良反应7.55%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4.53%,差异显著(χ2=5.675,P=0.017)。

3.讨论

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而一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尚未研究明确,可能是由于胰腺内胰酶激活导致胰腺组织出现化学性的炎症反应,一旦发病具有起病急、病情严重、并发症多以以及预后质量差的特点[3]。目前,临床上通常采取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能够减少胰酶的分泌,发挥出保护胰腺细胞的作用,但是其半衰期相对较短,因此,需要进行匀速以及持续的滴注给药治疗,在此期间,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则需要加以护理干预和管理力度[4]。输液泵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泵力仪器,能够有效控制药业流速以及实际流量,同时,还能够及时发现输注过程中的意外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充分实现了智能化的特点[5-6]。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有效率48例(90.57%)明显高于参照组39例(73.58%),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4例(7.55%)明显低于参照组13例(24.53%),研究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由此可见,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的治疗过程中,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指导,能够减少恶心呕吐、腹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值得肯定。

综上,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患者行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贝.中医护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国医论坛,2018,33(05):51-52.

[2]杨兰勤,叶慧,张铭光.护理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河北医药,2018,40(14):2228-2230.

[3]马丽华.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措施[J].医疗装备,2018,31(10):157-158.

[4]王馨.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03):178-179.

[5]梁锦琴,李喜艳.兰索拉唑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05):553-555.

[6]肖嘉新,王大海,江芸.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脂肪酶TNF-α及CRP水平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7):934-935.

论文作者:黄成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  ;  ;  ;  ;  ;  ;  ;  

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输液泵输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论文_黄成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