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吉林 长春130033)
[摘要]信息化、网络化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护理工作作为医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信息化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理论体系、技术手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本研究立足于我国当前信息驱动发展的宏观背景,以国内现状为基础、以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为切入点,以我国中长期医疗卫生目标为导引,在文献调研和内容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主要介绍了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重点探析四个常见问题:护理信息管理中信息理念滞后、护理人员信息知识技能欠缺、护理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基础薄弱、经费和硬件投入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对策,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护理信息;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文章标识码】A
1 护理信息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很多医院已建立了信息系统,其先进性、科学性使复杂的临床工作变得简捷[1]。1986年石家庄空军医院率先开始探索计算机在责任制护理方面的应用;1991年山西省人民医院开始了微机护理程序软件系统应用效果评价的研究,这些均是探索性、开拓性的实践,为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推广奠定了基础。护理信息系统是适应当今时代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发展而产生,促进了护理管理方式的革新。护理信息系统(Nursing Informatics System,NIS)主要由护理人员和计算机组成,能对护理管理和业务技术信息进行收集、存储和处理的集合,是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2],目前我国护理信息系统开发程度不一致,在信息管理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2我国护理信息管理的不足与建议
2.1 护理信息管理中信息理念滞后
2.1.1医院管理者
由于我国医院护理信息化缓慢,医院护理信息管理涉及面广、难度大、标准化程度低,护理管理者缺乏护理信息理念,没有认识到信息管理的重要性[3]。因此,没有意识形态的引领自然不会有实践层面的行动。护理信息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国外先进成果引进、消化、吸收,促进我国护理管理方式的变革及工作效率的提高,具体措施为:积极派遣临床优秀护理人员出国进修,积极参加国内外医学信息和护理信息学会议,掌握最近前沿动态,促进知识结构的更新。
2.1.2护理人员
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发展,护理人员的观念和现有的知识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目前,相当一部分的护理人员没有认识到护理信息在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缺乏信息学知识,信息素养和护理信息能力水平较低。因此,(1)加强临床护理人员对信息社会的认识、信息科学的学习与理解。(2)积极发展护理信息学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养护理人员护理信息能力、不断完善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培养开拓性、前瞻性视野。
2.2 护理人员和护理管理者的信息知识技能欠缺
现阶段相当部分的管理人员和护理人员缺乏信息学知识,只会进行简单的文字编排工作。知识更新不够,对新信息的敏感度和分析复杂信息的能力不足。在实践层论文现象。因此,(1)积极加强医院之间、院校之间的合作,将医院的资源优势与学校的人才、信息优势结合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促进互利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利用,进而促进护理学科的发展。(2)培养护理信息学骨干及学科带头人,有计划的培养一批有一定护理理论水平、临床经验、管理经验同时学习信息理论和技能的护理人员。
2.3护理信息化的基础薄弱
2.3.1标准化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医院护理信息化水平与国外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护理系统自身的不完善,地区发展不平衡,同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医院各自为政,造成资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表达的标准化是建立信息系统的重要基础,也使用信息处理必须跨越的障碍,其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系统水平的高低。为了适应护理信息学的发展,国际护理界发展了各种标准化护理语言系统,如北美护理诊断学会诊断分类(NANDA)、Omaha 护理术语等。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信息录入标准,尚未形成统一的护理信息标准体系。基于其重要性和国内研究的空白点及难点,开展护理信息标准化研究和建设显得至关重要。
护理信息的标准化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护理学术内容的标准化;二是学科信息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三是护理专业信息的分类与编码[4]。护理信息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完善的阶段,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由于笔者学识、能力的有限,目前只能从宏观上给与对策和意见。(1)积极组建专门小组进行护理信息标准化研究,成立信息化小组,针对具体问题展开不同程度的研讨。(2)广泛收集各专科的标准信息,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与编码;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和信息管理流程,建立统一化标准。(3)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借鉴国外权威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的国情促进护理信息的标准化建设。
2.3.2护理流程再造和知识库建设
护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发展正面临着所谓的"彻底的流程再造"这一挑战,旧有的流程不仅不能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反而会增加出错的风险。护理知识库的建设是开发出高质量的临床护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它应包含全面、具体、实用的知识体系,库中知识应该及时更新、与时俱进,积极与国内外护理新进展接轨。从数据库中获取有用的知识,进行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也是目前我国发展护理信息系统面临的难题。护理的流程再造和最佳护理知识库的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也是一个异常艰巨的过程,仅靠有限学者的研究的力量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必须通过多方努力多渠道的支持,如积极争取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医药信息学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各项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在管理规范运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信息系统,与软件开发人员沟通,以专业的眼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促进护理的流程再造和最佳护理知识库建设。
2.3.3数据记录
病房护理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系统软件的基础部分,也是信息化管理为临床服务的集中体现。护理信息管理在实践层面有其复杂性、艰巨性,在具体操作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会有或大或小的难题。在临床实践中常见护理医嘱录入、执行错误。主要原因为护理人员现有的知识储备还不具备熟练掌握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是护理人员操作流程中没有做好三查七对;最后,护理工作的高负荷、高压力的工作性质,导致临床差错事故的产生。因此,(1)熟练掌握系统软件的功能是减少护士工作中发生差错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加强针对性的培训, 提高护理工作者系统软件操作水平;另一方面,强化护理人员对于护理信息系统网上操作的培训,严格定期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考核。(2)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将三查七对落实到工作实处,减少差错事故的产生,提高护理质量。(3)护理管理者应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积极引进人才,合理弹性排班,实施人性化管理,促进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4在相关经费和硬件上投入不足
对护理信息管理认识上的滞后,必然会导致实践中对护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投入不足。因此, (1)各医院护理管理者应积极争取医院领导对护理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视,并给以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2)依靠相关的有利政策的支持,积极申请科研项目,促进护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利用与推广。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医院管理是顺应现代化管理的趋势,护理工作作为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水平的高低与医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树立信息管理理念、改革旧有的管理模式、加快信息标准化建设同时培养护理人员信息素养和信息技能是现阶段护理信息管理必须解决的难题。
参考文献
[1]庞永慧,吴日英,马从凤,等.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前后护理工作对比分析[J].广西医学,2004,20(6):888-889.
[2]陈健.护理信息系统的新进展[J].护理学杂志,1999,14(4):203-204.
[3]范德兰,刘继芬.医院护理信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12):897-898.
[4]毛树松,林祖珍,付云霞,等.护理信息学概论[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0,141.
论文作者:宋红梅 赵文波 张博(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9
标签:信息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院论文; 知识论文; 信息学论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