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开放——连动导学”实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品论文,连动导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规律,根据教育的现状,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小学思品课“开放——连动导学”教改实验。
所谓“开放”,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各科相互渗透,联系学校、社会、家庭,形成育人网络。所谓“连”,就是知识的沟通,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形成知识结构,使单一的教学活动形成系列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学习、形成和发展社会性行为。所谓“动”在于学生动起来,让枯燥的死知识“活起来”,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实践,由被动变主动,让学生“活”起来。所谓“导”,就是导行,按照课文蕴含的观点,提出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行为训练,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所谓“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向课本、向家庭、向社会学习一些基本知识,懂得一些浅显的道理,在道理行为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提高文明素养。
一、实验目标
建立“开放——连动导学”的教学体系。此项实验是以“开放”为指导,以“喻理”为基础,以“导学”为中心,以“方法”为主线,以“连动”为手段,以“育人”为目的。
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教师必须为人师表,争取学生的敬重。必须认真思考思想教育活动的阶段组织实施工作,增长教育才干。
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学习诱导,情感陶冶、意志锻炼,养成习惯,升华发展,使学生学会做人,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基本框架
┌→中心沟通(主题教育)┐
│ │
┌─连├→纵向沟通─-横向沟通│学┐
开││(系列教育)(各科渗透)│ │
放│└→发展沟通(迁移扩展) ┘ │育
放│┌→课内活动 ┐ │人
└─动││导┘
└→社会实践 ┘
2、操作方法
以“开放”为指导,以《思想品德课》确立教育的中心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教育,各科配合突出主题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知行统一,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实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有机统一。
以“连动”为手段,小学德育工作是使小学生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良好思想品德行为的教育活动,利用《思想品德课》,通过中心沟通即确定教育的主题;通过纵向沟通即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突出主题教育;通过横向沟通,即各科教学拓展主题教育思想;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实现导行反馈;通过发展连动强化主题教育,即迁移——导向行动;扩展——升发境界,通过“学”中“导”、“导”中“学”,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
中心沟通,就是根据思品课内容确定教育主题,引入观点,拉开序幕,提出目标,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纵向沟通,就是围绕教育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分解、内化,加深理解,体验情感。横向沟通,小学各学科协调配合拓展主题教育思想,深挖内涵,深化主题。发展沟通,通过以上各条教育途径相互联系,通过课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品行并及时得到反馈,进而强化主题教育,促进学生品行深入发展。
三、实验运行机制
我们建立了党、政、工、团、队齐抓共管,具体由团队及任课教师负责组织实施的运作体系。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十大教育主题及其各年级施教要点体系,以及教育评价方案。建立了《思想品德课“开放——连动导学”的备课、上课、系列活动的全程设计,形成了各学科教学协调配合,导行反馈及效果检测的运作方法。
1、实验的教育内容系列
我们根据思品课的内容确立了十大教育主题:①热爱祖国;②热爱中国共产党;③热爱人民;④热爱集体;⑤热爱劳动,艰苦奋斗;⑥努力学习,热爱科学;⑦文明礼貌、遵守纪律;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⑨民主与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⑩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对这十大教育主题,我们设计其具体内容和各年级的施教要点。
例:热爱祖国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六个方面。①关于祖国的标志;②关于祖国的自然常识;③关于祖国历史和现实的辉煌成就;④关于祖国近代的灾难和人民的斗争;⑤关于祖国发展中的困难;⑥关于自己对祖国的责任。各年级的施教要点从了解祖国、激发情感、引导实践三方面来规定。
一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名、首都、国歌、国庆节,认识国旗、国徽、队旗。②激发情感:热爱少先队组织的情感,初步的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升国旗奏国歌时能立正、脱帽、敬礼。
二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祖国的重大节日,认识祖国版图和五旗一徽(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和国徽);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知道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②激发情感:热爱家乡、班级的情感;国家尊严感。③引导实践:尊重国旗、国徽和红领巾,学唱国歌,升国旗时奏国歌时自觉立正、脱帽、敬礼;积极参加庆祝国庆节的活动。
三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了解班级和学校;知道我国历史上的一些伟人和民族英雄,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是祖国的坚强保卫者,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发情感:初步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热爱解放军和伟人的情感。③引导实践:会唱国歌,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做到肃立、脱帽、行队礼;热爱为祖国做出贡献的人;为学校、街道(乡、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努力学好功课,争取做一名好队员。
四年级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初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道各族人民要团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了解家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变化与成就;知道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实现四化。②激发情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③引导实践:有报效祖国的愿望,初步懂得理想的实现要从现在做起,努力学好各门功课,争取做一名好学生、好队员;积极参加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各种社会公益劳动和社会活动。
五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了解一些祖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巨大变化,知道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在不断前进,社会主义好;知道一些祖国在解放前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和中国人民反帝爱国斗争的革命业绩;知道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建设和保卫祖国人人有责。②激发情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爱国的责任感和义务感。③引导实践: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国内外大事,学习做祖国的小主人;积极参加家乡建设的公益劳动。
六年级的施教要点:①了解祖国:知道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美好前程,同时知道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诸方面还很落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知道台湾、香港、澳门都是祖国的领土,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心愿;知道在祖国改革开放中,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知道当前的学习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②激发情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情感,爱国的使命感。③引导实践:关心祖国建设,初步树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以主人翁的精神学习、劳动、锻炼、生活;树立维护祖国统一和尊严的思想。
2、评价方案
十项内容中每项内容分值为10分,并再根据各项要求分解分值。对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加大分值,由班主任、科任教师、辅导员进行随时观察考评,评出最后得分。知识掌握占总分的40%,笔试与口试结合。各项指标综合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分以上为“良好”,60分以上为“及格”,60分以下为“差”。对学生的德育考评重激励,对优良学生给予鼓励,并指出不足,对差生给予关怀和鼓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3、实验过程
教育过程包括备课、上课、活动设计、各科渗透、效果检测、补救提高。备课首先确立中心教育内容。如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首先教师要明确内容结构和要求,明确年级施教要点,培养学生什么习惯,采用哪些方式,开展哪些活动,效果检测的方案。上课,根据中心教学内容和计划施教,注重因材施教,注意学生习惯的养成。围绕中心教学内容,安排设计突出中心教育主题的系列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切忌花架子。深化中心教育,与其它学科协调,渗透主题教育思想。效果检测,按年级施教要点进行检测,不提高标准,不降低要求,发现问题认真分析原因,找出补救措施。补救提高,对中差生要分析原因,对症下药,提高认识,培养习惯,对优生可适度提高要求,使之得到升华。
四、实验成果
此项实验成功地把思品课教学的单一性转变为多向性,达到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教育合力。
实验提高了教师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老师懂得此项教改实验的指导思想、理论依据、改革目标、改革设计,形成较科学、完整地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育体系,并能机智地对学生进行系列的养成教育。在全区《思想品德课》教案展评中,我校囊括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取得南充市二等奖,代表全区出席了省德育研讨会。
此项实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如在爱我祖国、爱我家乡、爱我校园的系列教育活动中,同学们不向家长要一分钱,通过“小捡拾”、“小养殖”勤工俭学,经过三年努力积攒了上万元的资金,把校园美化、绿化成了全区一流的“花园式”学校。
此项教改实验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四年来教育教学质量一直位居全区第一,成为全区第一个教改实验基点校,在教育督导评估检查中连续三年获区“一等奖”。
标签:导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