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胡雅芬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胡雅芬

胡雅芬

北京城市学院 100000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安全管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范,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介绍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概念与特征,讨论外滩踩踏事件对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的启示并从中找出问题,最后提出了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中应采取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应用

引言

道萨迪亚斯(C. A. Doxiadis)指出:“一个城市必须在保证自由、安全的条件下,为每个人提供最好的发展机会,这是人类城市的一个目标”。城市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从城市形成那天起,安全就始终被放在首要位置。城市安全给社会、经济和政治秩序提供了保证;反过来,这些秩序又使得城市得以不断壮大,社会持续繁荣。新世纪全球进入城市化时代,大城市化趋势更加彰显,城市地位的上升伴随着一系列安全问题,城市安全问题凸显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典型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加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各类安全事故频发。1990年至2012年,全国安全事故总量年均增长6.28%,最高增幅达22%,城市安全管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防范,加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城市公共安全及管理的内涵

现代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是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国家主权不被侵犯,而运用政治、法律、经济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及时发现、纠正或制止各类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危机处理能力,对涉及公共安全的事物进行管理的行为。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应具有以下特征:

——预测、监测与避免。判断城市公共安全管理是否完善和有效,不仅要看它的应对和解决各类突发性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还要看它的预见、监测和避免问题的能力。

——一元指挥与整体联动。一元指挥是指组建高效、精干的常设领导机构,在公共安全事件发生时,行使紧急处置权力,进行统一指挥,协调各方的应急行动,调配应急资源。整体联动是指不同部门或机构进入应急状态后必须保持相互联络与相互协调。

——规范、标准与柔性。健全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不仅具有规范、标准等程序化特点,还应体现一定的灵活性。

二、外滩踩踏事件对加强城市安全管理的启示

2015年元旦前夜,2014年的最后时刻,上海外滩发生了严重的群众拥挤踩踏事故,致36人死亡,47人受伤……这一事件再次击中了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的软肋。城市是人类聚居的产物,需要具备功能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安全”就是人们最基本的需要。“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此城郭之始也。”这句古语可以粗浅解读为“城市的起源和安全密切相关”,而“安全”可以说是对城市最低限度的要求。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城市化的日益发展,在当下中国的许多城市,都聚集着大量的人口,并且由这些人,衍生出了丰富的公共空间与公共生活。人们的衣食住行,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都紧密地与公共空间交织在了一起。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公共空间进行管理,确保公共空间的安全,就极有可能给人们在公共空间的行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就极有可能酿成惨剧。透过上海踩踏事件,我们必须看到事件背后存在的更深层的问题;必须清醒地认识,在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城市正面临着“城市公共安全”的巨大挑战,其启示性的意义在于强烈说明一个人口不断集聚的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正迫切需要突破当前城市安全管理能力的极限,提升现代城市的安全有序运行。

首先,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基础配置格局内密外疏。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实践表明,城市的规模越庞大,功能越复杂,它可能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就越多,潜在的危机也就越明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方面,中心城区的重新开发,功能过度集中,人口密度大且流动频繁,基础设施密集并趋于超饱和状态,高密度环境区域容易发生公共安全事故;另一方面,城乡演替区域,由于位于城市边缘,设施与功能不完善,建筑杂乱无章,环境质量差,外来流动人口较多,社会治安比较乱。

其次,城市规划与建设急功近利,公共安全理念缺失。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是一个有序渐进的过程。然而,许多城市政府急功近利,城市公共安全常常无法进入城市规划的主题。而开发企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和防灾减灾不负责任,在缺少必要法律制度约束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共安全更是漠不关心,较少配置必要的疏散避难设施,反而追求更高的开发强度,造成开阔空间大量流失,使人们对安全的基础需要得不到满足。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整体脆弱。城市基础设施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在近年来连续发生公共安全事件的情况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城市社会分工的细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维持整个城市运行的各个因素紧密联系,环环相扣,已成为城市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条件。

三、中国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强公众参与,提高公众风险防范意识和技能

公民参与作为公众安全的重要力量,变得越来越重要,城市安全从规划设计到监测、评估、预警、救援均离不开集体协作和市民参与,安全城市建设必须走群众路线。组织专家编写适应现代化大城市安全发展形势要求的《城市安全知识手册》。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加大对城市安全避险和抗灾救灾知识的宣传力度。

2.做好城市公共安全规划,加强安全避险设施建设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将防灾减灾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类灾情灾种,优化调整高危行业的空间布局,并做好设置安全隔离带等防范措施。统筹谋划地面空间和地下空间的安全建设格局,充分发挥地下空间在灾害防御、生态调节、避难空间、疏散空间、救援空间和仓储空间方面的功能。

3.建立系统城市公共安全监测、评估与预警机制

接二连三的突发事件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城市结构和功能内在的脆弱本质,传统的规划和管治模式可能正在变得庞杂而效率低下。因此,为了防微杜渐,首先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评估系统。

——建立统一的城市公共安全监测系统。以现有的分项测评子系统为基础,建立安全监测系统网。

——建立城市安全评估机制。以各种安全信息为基础,分定期评估和紧急评估两种基本类型,对城市安全一般状况和紧急特殊状况做出评估,用以评价和预测可能面临的威胁。还可以进行安全防范设施等专项评估、长期安全保障或一次具体的城市公共安全事故处理过程评估。

——建立预警机制。以监测评价和评估为基础,定期和不定期对城市安全状况进行信息反馈,尤其对特定安全威胁进行预报和提醒。

——建立城市安全中心。对城市安全进行系统管理,尤其要做好监测、评估、预警和救援协调组织工作。

4.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构建安全网格化管理格局

结合“数字城市”、“智慧城市”建设,依托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平台,综合利用移动通讯和网络地图等高科技手段,为城市实体空间建立网格化电子地图,将城区各街道、社区划分为若干个网格管理区。在各个网格管理区设网格管理员、网格协管员、网格警务员、网格监督员以及社会志愿者,对区内所辖安全状况进行全时段监控和轮班巡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立即通报指挥中心,经核实后交由相关职能部门限时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翰卿,戴慎志.城市安全规划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学刊,2007(2):38-44

[2]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1

[3]戴慎志.论城市安全战略与体系.规划师,2012(1):9-11

[4]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46

[5]金磊.城市综合减灾须要未雨绸缪.科技潮,2010(3):18-21

[6]卢林峰.你的城市安全吗?南宁为中国城市安全提供样板.安防科技,2004(27):5-7

[7]新华网.沈阳创建安全城市20个项目贴近百姓.http://news.sohu.com/38/44/news214524438.shtml,2003-10-16

论文作者:胡雅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  ;  ;  ;  ;  ;  ;  ;  

关于城市公共安全与管理的思考论文_胡雅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