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士明; 鸡东县人民医院158200
摘要:目的 探讨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有效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手段治疗)和对照组(在保守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非手术手段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法,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关键词:胃部手术后出血;普外科;临床治疗体会
胃部手术后大出血普外科胃部手术患者术后比较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如果没有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处理措施,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1]。近年来,临床关于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也做了很多深入的研究,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的诊治仍然比较复杂,在实际处理的过程中也常常会有处理成功后多次出血或者再次出血的情况[2]。为了探讨分析一种有效的普外科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80例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进行如下报道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普外科胃术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电子胃镜、腹部X线片、CT等多种检查手段确诊,现将8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患者年龄25~58岁;原发疾病及手术方式:7例胃癌穿孔患者采用穿孔修补术治疗,8例胃窦癌患者采用胃窦癌根治术治疗,9例胆囊结合并发胃溃疡采用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术治疗,1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术后出血情况:6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2例遗漏病灶出血,22例吻合口出血。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患者年龄24~60岁;原发疾病及手术方式:8例胃癌穿孔患者采用穿孔修补术治疗,9例胃窦癌患者采用胃窦癌根治术治疗,10例胆囊结合并发胃溃疡采用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术治疗,13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采用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术后出血情况:7例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11例遗漏病灶出血,22例吻合口出血。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疾病、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出血等情况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很大差异(P>0.05),可比性较强。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应该全部接受非手术保守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段以及手术治疗手段。
1.2.1对照组 在非手术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具体内容如下:若患者有呕血或者黑便的现象,继续进食、饮水的话,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恶化病灶出血情况,因此应该指导患者及时暂停进食、饮水。待患者吐血后,应该指导患者漱口,并且不能咽下水,然后在患者左上腹部采用冷水袋进行冷敷。如果患者病情相对严重的情况下,应该及时吸氧,而且应该放置胃管,及时吸出患者胃内的积血,并且结合患者的实际出血情况灌注药物。其次,应该给予补液静脉滴注,注意增加适当止血敏,控制胃管的灌注浓度在80 mg/L左右。有效去除去甲肾上腺素以及凝血酶,通过分点注射的方式为患者适当注射10 ml浓度10%盐水以及1.2~2.5 mg肾上腺素,最后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用气囊压迫止血或者内镜治疗。
1.2.2观察组 所有患者在非手术保守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具体治疗内容如下:术前有效纠正患者贫血、营养不良等情况,而且应该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如果有必要的话需要进行胃肠减压处理,每天晚上采用生理盐水400~800 ml帮助患者洗胃,同时适当为患者补充充足的液体以及电解质。成功进行麻醉后,取患者平卧位,利用适量碘伏溶液清洁消毒术区皮肤。若患者属于溃疡穿孔的话,应该采用修补术治疗,假如患者病灶质硬、穿孔比较大,而且有水肿现象,可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缝合,可以先采用大网膜堵塞穿孔,然后在结扎、缝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假如患者属于癌症,可以选取和肿瘤边缘距离5~8 cm,采用肠钳夹住需要吻合的胃壁以及肠壁后再吻合。值得注意的是,进行缝合的过程中应该采用盐水纱布保护周围的皮肤及组织。
1.3疗效判定标准 有效:患者的出血症状经过治疗后完全消失,同时1 w内并未发现复发现象。无效:患者的出血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甚至基本消失,然而1 w后出现复发现象。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相关的研究数据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处理,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37例,无效3例;对照组治疗有效34例,无效6例,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85%),两组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根据相关的文献报道研究表明[3],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占到1%~2%。为此,相关医护人员对于胃部手术患者应该多加注意,根据胃部手术后出血的基本临床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胃部手术后出血的发生率。尽早明确诊断,手术过程中应该严格根据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手术操作失误。术后,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优质护理服务,尽可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术后再次出血风险。
目前,临床普外科较为常见的胃部手术后并发症出血情况主要包括术中遗漏病灶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胃部残端出血以及胃部手术后吻合口出血等多种情况。其中最为常见的胃部手术后出血类型是胃部手术后吻合口出血是,而且比较多见的是吻合口小弯侧出血。这种情况出血风险高主要是由于胃窦小弯侧黏膜下具有非常丰富的血供,而且该部位非常接近胃左动脉,因此动脉血管压力水平相对比较高,很容易导致出血。术中,很多患者胃壁可能都会有一定的水肿,术中缝合线待胃壁水肿逐渐消退后会逐渐出现松动甚至直接脱落,这样会导致术中吻合口边缘黏膜下的血管出现破裂出血。在这种情况下,术中一定要仔细检查,准确判断胃壁水肿程度,将吻合口边缘的黏膜下血管精细缝合起来,需要注意的是注意缝合的间距以及松紧度,不宜过于紧密,也不宜过于松弛。现阶段,临床常常会采用连续外翻锁扣缝合的方式,临床效果良好[4]。
其次,胃残端出血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胃部手术后出血类型,这种出血类型主要是由于术中残闭器吻合太松的缘故,使黏膜坏死、滑脱,最终造成出血。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出血状况,医务人员在应用残闭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动作要谨慎,严格把握力度。一般临床上胃部手术后出血是由于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这种出血状况多见于休克患者或者急性感染患者。为此,临床在处理患者的原发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胃黏膜实际情况,避免黏膜出现病变导致出血。另外,术中遗漏病灶出血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出血类型,这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处理胃内病变的过程中,普外科医师并没有完全彻底的处理病变组织,可能有所遗漏,术中并没有全面、仔细的探查患者的病变情况,这样会导致部分小动脉出现破裂出血的状况,进而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本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了非手术保守治疗措施,主要包括补充血容量、服用H2受体拮抗剂、凝血酶等,而且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也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达到85%。本次患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治疗有效率达到92.5%。这与陈长春等研究报道基本相符。
目前,临床很多学者仍然在争论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是否应该在第一时间进行手术治疗。但是,如果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很难有效控制患者血压的情况下,应该及时采用手术方式治疗。但是术前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找出患者的出血位置,不要出现遗漏病变,确保顺利完成手术。
综上所述,普外科中胃部手术后出血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治疗方法,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患者尽早康复,非手术保守治疗、手术治疗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何春.胃切除术后残胃出血的防治[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19(20):77-78.
[2]马宏忠.胃切除术后近期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J].医学信息,2010,23(8):97.
[3]纪怀德.胃切除术后残胃出血的防治[J].亚太传统医药,2010,6(12):54-55.
[4]孙岩.胃镜治疗胃部术后胃瘫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8):2864.
论文作者:贾士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8
标签:患者论文; 胃部论文; 手术后论文; 术后论文; 普外科论文; 情况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