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理可登高 明德方行远
杨小微
2019 年2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这一纲领性文件,文件提出了指导中国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八大理念,首要的理念就是“更加注重以德为先”,这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事实上,我国的教育传统从来就是以德为先的。例如:“立德、立功、立言”这“三立”中,“立德”是首位;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育”的解释是“养子使作善也”;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等等,无一不是“德”在首位。在一次关于学校文化理念的讨论中,我们为一所小学提出了“明理登高,明德行远”的校训,一个人学问大、能力强,是可以干出一番大事的,可是如果德有问题,一定是走不远的。
幸福是人类的共同追求,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是生活的目的和意义,是人类存在的至上目标。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快的经济增长。然而,众多研究发现,近几十年来,尽管许多国家的人均实际收入大量增长,但国民幸福水平却保持不变甚或有所下降。这就是所谓的“幸福悖论”,又称为“伊斯特林悖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经济的增长并不等同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福祉的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幸福总值”成为世界各国的关注点之一,甚至一些国家把促进国民幸福作为政府的施政目标。
如何将中国教育与文化中崇德重道的传统在当下阐发出价值上的新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现代化的学校当然要培养出具有现代人品质的新一代来,如果说现代人品质主要包括“有丰富知识”“有效能感”“有高度的独立和自主性”“愿意接受新的经验和新的思想”的话,那么“德”的意识和能力一定在其中起着基础性、引领性的作用。一个心地善良、人格独立的人,才能成为富有责任感的公民;一个取向正当、光明磊落的人,方能以他的智慧与才干创造出惠民利国的价值和财富来。当然,我们不必天天把“德”挂在嘴上,更需要的是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
一是注重个体成长的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人的素养是德智体美劳的综合体,如同人的知情意行是一个完整的心理面貌,这种整体的发展常常以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和支撑,因而立德树人必须五育并举,不宜单一孤立地去“育德”。
正如金融资产的Alpha和Beta,原油的金融属性是标志着大类商品组合收益率的Beta,而商品属性是基本面驱动的超出商品组合收益率的Alpha。单独而言,代表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各项指标均能解释油价的部分波动。然而,如何证明油价波动是这两大属性的共同结果?如何将原油的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分离开?关键是找到衡量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的合适指标。一般来说,量纲不同的3个指标不能直接拆分或合并,只能两两比较。因此,考虑将油价、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3者中的两个指标用波动率来表示,方便拆分、合并之后与第三个指标进行比较。
二是利用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实施正面教育。近些年来,中小学对国家课程的再开发以及学校课程的自主开发风生水起,如能因势利导,可充分发挥其立德树人的功能。如儿童哲学对于道德判断力的提升,教育戏剧对于道德情感的熏陶,各种礼仪活动对道德行为的训练,研学旅行对综合素养的培育,都是不可小视的。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以春风化雨的方式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哪怕小到只是个“端倪”,个体成长中的“善端”都需悉心呵护,而“恶端”则须高度警惕。例如,这些年来被普遍批评的年轻一代中出现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象,在个体身上往往由微小偶发的“利己”行为渐渐发展为“只要利己便不择手段”。对此,教师必须抓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恰当时机,抑恶止损,防微杜渐。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标签:五育并举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