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煤矿采矿安全管理是煤矿管理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需要所有煤矿企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有足够的重视。煤矿采矿的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矿采矿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是提高煤矿企业效益的重要保障。要不断更新科学技术,加强对员工的责任安全意识培养,推进煤矿企业的发展。本文对有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事故防范;措施
煤矿采矿作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重大,设计范围也相对较广,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新的问题和管理难度,因此国家在煤矿采矿方面的监管部门应该联合煤矿企业的管理层,加深对安全生产问题的管理和重视,不断探索新的安全事故防范措施,规避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采矿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煤矿采矿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
1.1部分领导不够重视
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过分的重视生产效率,不重视生产安全,当两者发生矛盾时,舍弃安全,追求利益。例如,部分矿区通风条件差,瓦斯含量超标,但是领导层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通过相关措施解决问题,甚至组织高强度生产工作,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造成悲剧。这种悲剧的产生是领导层没能真正理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导致的,如果,领导层能够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就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2企业安全投入减少
据有关数据统计,煤矿企业在安全工程、装备设施等方面欠账金额巨大,这就导致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会更少。尤其是私营小煤矿,基本的安全生产设备都不健全,还存在着严重的过度开采、过度作业的问题。煤矿企业在安全生产上的投入的减少会导致安全生产设备不全,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对矿区安全生产工作十分不利。
1.3现场管理放松
部分煤矿企业领导干部在管理工作中工作作风不扎实,尤其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许多安全生产问题不能够及时解决,在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中,纪律松散,管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部分现场监督检查部门的工作也不够到位,经常违反“三不生产”的原则,导致矿区作业现场纪律松弛,非法开采现象经常发生,违反安全生产原则。这些问题使得煤矿开采的质量标准受到破坏,安全生产失去了可靠基础。
1.4安全管理过于混乱
安全隐患的存在是矿区安全作业的不利因素。部分矿区在矿区工程建设时就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部分矿井的重大隐患长期存在且一直得不到整改。例如,部分企业将许多采掘面布置在高瓦斯密集区,风险过大,或者一些企业开采区布置过于密集,开采密度大,易造成塌陷。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安全管理过于混乱,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管理机制,导致安全隐患一直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1.5作业环境复杂多变
随着中国煤矿产量逐年提高,很多煤矿的采掘作业面都逐步向纵深方向发展,开采空间深入地下较深位置。由于地底与地面环境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加之地层土质稳定性欠佳、空气稀薄、光线较暗,给正常的生产作业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开采作业,只要出现细微差错或失误,都可能引起严重煤矿安全事故。
2有关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的措施
2.1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要想尽可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能够让工作人员避免违规操作,让他们重视工作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人员在面临突发状况时的应对能力,让采矿工作人员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提高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方法可以通过企业的讲座、培训以及企业宣传来进行。
2.2全面落实煤矿防水
做好综合性的煤矿防水,此项举措应当重点针对地下水以及地表水。具体在实践中,技术人员有必要全面防控矿坑内部渗入地表水,对此可以运用设置水坝的方式来进行相应的拦截操作。通过运用上述措施,应当能保证边坡以及矿坑其他位置上的稳定性。除此以外,落实煤矿防水的侧重点还应当包含妥善控制地下水。在全面勘验地下水的基础上,应当能随时处理积水或者凹陷渗水的不良情形。
2.3杜绝火情威胁
火情隐患通常存在于井下作业,此外还涉及到露天采矿。由此可见,针对全过程的采矿操作都要着眼于杜绝火情给其带来的威胁,做好综合性的矿井防火检测。具体在实践中,煤矿企业有必要配备感应一氧化碳以及其他气体的装置,运用因地制宜的方式来检测火情隐患。同时,针对井下采煤还需运用及时通风的措施予以处理。有关人员一旦察觉到潜在性的火情威胁,那么对其就要立即予以妥善消除,避免表现为恶化的火情趋势。
2.4防尘措施
煤矿编制完善综合防尘管理制度,设置专职机构,配备防尘专业技术人员。首先完善防尘系统,在适当位置设置满足矿井需求的防尘水池,将防尘水管接至井下各点,保证防止粉尘的基本设备设备保障。防尘处理应由专门的维护人员进行负责,为了保证作业面上具有充足的水源,要求管道紧跟作业点,同时,要做好对作业面的洒水工作,尽可能的消除矿井内的煤尘堆积和飞扬的问题;另外,应该严格坚持“洒水、灭尘、放炮”的作业顺序,在作业面的适当位置应设置防尘水幕设备,还应做好防尘措施。
2.5瓦斯防治措施
(1)严格执行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采用煤层预抽降低煤层瓦斯含量、做好矿井通风系统管理工作,合理优化通风系统,确保井下各点瓦斯浓度在相关规定之下。(2)由于卸除煤层区域或者采煤工作面前方煤体存在应力,容易出现煤与瓦斯突出的问题,因此应该采取煤体泄压措施,将集中应力区域推移至原来工作面的位置。(3)适当增加工作面附近煤体的承载能力,提高整个煤体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使用技术骨架、超前支护或者注浆等方式对煤体进行加固。(4)优化煤炭采掘工艺措施,让工作面前方煤体的集中应力以及瓦斯的压力梯度变化更加平缓,这样就便于工作面自身的卸压和瓦斯排放,从而可以减小或者消除煤与瓦斯突出造成的危害。
2.6顶板防治措施
(1)做好煤矿井下采掘作业地质预测和预报工作。(2)做好煤矿掘进作业准备工作。在掘进作业开始之前,必须按照掘进地质说明书等相关地质资料编制作业规程。同时要做好巷道的支护设计,熟悉巷道支护施工的基本流程,以保障施工的质量。加强对于顶板变化的监测,运用收集的数据来预测顶板变化的趋势,从而为接下来的生产提供科学的依据,保障安全生产。(3)对从业人员严格管理。从业人员作业前一定要经过学习培训取得上岗证,了解作业工序与施工工艺,能够严格按照规章操作;这样不仅能保证施工工程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7增强边坡支护的坚固性与稳定性
截至目前为止,很多露天煤矿都已表现为程度较重的高边坡损坏或者边坡变形。在严重情形下,上述状况还将会引发崩塌或者滑坡。由此可见,针对露天采矿尤其应当关注综合性的边坡支护,从而全面保障了边坡坚固性。具体而言,技术人员有必要及时削减某些破碎状的边坡岩体,避免此类岩体引发安全威胁。在全面运用安全防控举措的前提下,应当能从源头入手来实现边坡稳定性的巩固,并且保障了最根本的露天采矿安全性。
总之,在社会和谐发展的今天,采矿企业要对采矿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积极调查,分析过去采矿事故的发生原因,以便提升采矿工程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斌.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方案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 (28)
[2]任丽君.基于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方案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
[3]李瑞林.煤矿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 (34)
论文作者:李亚宁1,孔捷2,杜忠国3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煤矿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瓦斯论文; 企业论文; 火情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