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的蔡元培时代(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大学论文,之二论文,蔡元培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四、北京大学动乱阶段
1926年冬,奉系军阀张作霖,逐步攫取北京政权。翌年夏,张任陆海军大元帅,以国会参议员刘哲为教育部总长。1927年8月6日,刘哲呈请“将京师国立九校改组归并,定名为国立京师大学校”,张的大元帅府即“着教育部……妥速办理”。
该京师大将原北京九所大专学校合并改组为文、理、法、医、农、工六科,及师范、商业、美术、女子第一、第二等五部。其文、理两科,即就原北京大学之文科及理科改组。北京大学原有法科,本拟并入旧国立北京法政大学内,遭到反对,遂独立而为该京师大法科之第二院。〔38〕
刘哲自兼该京师大校长,随刘进北京教育部任次长的林修竹兼该京师大法科学长;清末任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监督的江瀚任文科学长;原北京大学数学教授秦汾任理科学长。
9月20日,该京师大举行总开学典礼,刘哲讲话, 宣称他的“办学宗旨”,首要者“即保存旧道德”。
由于奉系军阀暴虐统治,北大及其他各校教授纷纷南下,留京者不过十分之二、三。刘哲于是延揽一批昏庸官僚及钻营之徒来滥竽充数。这些人不学无术,信口开河。例如,一个文科教员竟说孔德(A.Comte,法国思想家)是孔子四十八代孙。〔39〕一个教哲学的,自称“我不晓得中国有哲学”。师资如此低劣,学生不得不“修函拒绝或当面讽刺”,或“要求学校更换”,或“全堂故意缺席”〔40〕。
该京师大设校务会议及教务会议,但成员均不经全校教授互选,而是按所任职务奉命出席。“校务会议议定事项,关系重大者,……呈请教育部核定。”其职权极为有限。这和蔡先生苦心经营而蜚声中外的北大“教授治校制”毫无共同之处。
刘哲等对蔡先生在北大首倡的男女同校制,极为不满,打算将男女学生“彻底隔离”,因事实困难,迟未实现。但他还是下令“男女要分座听讲”〔41〕。
以蔡先生为首的原北京国立各大专校长对学生和教师爱护备至。在五四运动中,在反对中日直接交涉中,为被捕学生奔走营救,尽力保释。而刘哲则不仅为虎作伥,还在校内实行恐怖统治。一个学生反对某教员的专横,刘即恫吓说:“勿捣乱,我有三法令汝死:一、诬汝为共党,送往天桥(当时杀害革命者之处);二、逮捕后,命狱吏将汝毒毙;三、用汽车运往南口,埋之炭坑。”〔42〕
早在该京师大成立之前,1927年4月28日, 奉系军阀已将北大教授李大钊等师生二十人杀害。该京师大组成开学后,9月28日, 又将北大教授高仁山等师生多人逮捕,并于1928年1月15日杀高于天桥。5月24日,蔡先生在南京发起并主持追悼高仁山烈士死难的大会,他报告高为国牺牲的事略,“并忠告后死者之责任”〔43〕。
1928年6月3日,北伐军兵临城下,刘哲继张作霖之后,逃离北京。该京师大文、理、法三科原北京大学学生立即与母校教职员一起,接收原北大的第一院、第二院及第三院,并开展复校运动。
北伐军抵定北京后,不久改称北平。6月8日,大学院长蔡元培在国民政府第70次会议上提出,国府已定都南京,北方京师(京师大学)之名不能沿用,拟请仍名北京大学。但易培基委员却提议任蔡为中华大学校长,未到前以李煜瀛(石曾)代。决议:“京师大学改为中华大学,任命蔡元培为校长,未到任时,以李煜瀛署理。”6月19日, 蔡先生在国府第73次会议上,提请辞去中华大学校长兼职,推李石曾充任。“决议:照准。”〔44〕
9月21日,国府第95次会议时, 李石曾代表大学委员会提请改中华大学为北平大学区,当即决议:通过北平大学区组织大纲、“改中华大学为北平大学”〔45〕。随后,任命李石曾为北平大学校长,李书华为副校长。
北大学生立即具呈国府,反对北平大学区制,要求按江苏大学区内同济、暨南、劳动三大学独立之成例,保存北大原有校名及组织,直属于中央最高教育机关。并一再呈请“立派蔡校长元培先生来平,主持校务”。
李书华、李石曾于11月3日、20日先后到平, 将原北京国立九校及天津北洋大学、河北大学、天津工专、河北法专等校合并改组为文、理、法、工、农、医、艺术、师范8个学院, 文学院拟设在原北大第一院,理学院拟设在原北大第二院。
11月29日,原北京大学学生一百余人为恢复校名及组织,到怀仁堂北平大学校长办公处请愿,二李均不在,学生将门窗器具捣毁。12 月1日,平大文、理、法三院负责人,由军警会同前往原北大第一、二、三院接收,北大学生集合三百余人,分赴各院把守,阻止进入。军警及接收人员各自回去,未再前往。蔡先生闻讯后,立即发电慰问李石曾及李书华,并与蒋梦麟联名发出长电,对原北大学生进行劝诫。〔46〕
此时,北大复校学生代表李辛之、赵子懋到南京,面见蔡先生与蒋梦麟、陈大齐、余文灿等前校长及各前代理校长。李石曾亦由平南下。于是请吴稚晖出面调停,议定:校名用“国立北平大学校北大学院”,原文、理、法三科称第一、二、三学院,又称文、理、社会学院。其英文校名仍称National Peking University。北大学院院长为陈大齐,文学院主任由陈兼,理学院主任王烈,社会学院主任何基鸿。北大学院院长为北平大学区当然委员,各院主任可出席平大院长会议。经费仍按从前北大最高预算支给。上述办法,经北大学生全体大会通过接受,风潮遂告解决。〔47〕
陈大齐于1929年2月27日到院任职,当即聘定王仁辅、王尚济、 温宗禹、经利彬、樊际昌、邓以蛰、刘半农、刘文典、杨丙辰、周作人、温源宁、黄右昌、张凤举、徐宝璜、秦汾等三十余人为教授,于3 月11日开学上课。
3月17日,北大学院召开全体教授的会议,决定组织评议会, 进行选举,开票结果,何基鸿、王烈、夏元瑮等七人当选评议员,并选举何基鸿为教务长。
6月17日, 国民党三届二中全会议决:大学区制由教育部定期停止施行。6月25日,教育部电令北平大学区“于本年暑期内停止”。27 日,北平大学区复电称:“自七月一日起遵令停止。”〔48〕
五、蔡元培再次居校长之名阶段
1929年8月6日,行政院第32次会议议决:北平大学区的北大学院改为国立北京大学;第一师范学院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北大师生立即电请教育部从速任命蔡先生为北大校长,并推派教职员代表王烈(霖之)、刘复(半农),学生代表陈泽恩、余锡嘏,会同南京北大同学会代表舒光宝、郭容才,邀请蒋梦麟、陈大齐(百年)同到上海,恳切劝请,始获同意。蔡先生当于9月2日发出三函,一致北大教职员,一致北大全体学生,一致南京北大同学会,告以九个月之后,到校办事;“最近九个月,敬请陈百年先生负责进行。”惟于致北大全体学生函中,特加一段话:“希望诸君特别忍耐,……对于学校当局,设身处地,知其难处,勿轻发无责任之言论,以取快一时,而妨碍全局。至于校舍之扩张,经费之筹画,诸君即有所见,亦可条陈于学校当局,……诸君决无直接行动之必要也。”
9月10日,行政院第37 次会议议决:任命蔡元培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在未到任前,派陈大齐代理。〔49〕
9月11日,北大举行开学典礼,到会教职员、学生五百余人。 代理校长陈大齐在开会词中略谓:“前之希望蔡校长回校、及恢复校名,今已达到目的,惟当此际不要……过事乐观,须努力探求学识,冀保过去荣誉。”
北大原国文系主任马裕藻、原史学系主任朱希祖因曾被学生会攻击,均愤而请辞系主任之职。蔡先生闻讯,迅即致马、朱各一函,告以“前晤学生代表时,曾剀切劝告,彼等亦以为然。……愿先生不咎其既往,勿再耿耿。……务请慨然允任……系主任,协力进行”。马、朱二人接蔡函后,并经校内负责人及各该系学生挽留,均允复任。
复校后的北大,开学后,迅即组成评议会,10月17日,由到校教授42人投票,开票结果:何基鸿、王烈、马裕藻、关应麟、夏元瑮、朱希祖、刘半农、沈兼士、徐宝璜、胡濬济、马衡、王仁辅、李书华十三人当选为评议员。11月14日的评议会会议,审议各行政委员会的委员长及委员:组织(贺之才[长]等)、图书(周作人[长]等)、财务(徐宝璜[长]等)、聘任(何基鸿[长]等)、仪器(经利彬[长]等)、校舍(王烈[长]等)、庶务(胡壮猷[长]等)、学生事业(关应麟[长]等)。“议决:照校长提出名单修正通过。”从此,蔡先生奠立的“教授治校制”得到了认真的恢复。〔50〕
1929年12月17日,为北大创立三十一周年,蔡先生未能北上参加纪念活动,特为《纪念刊》撰写序文,提出应注意两点:“(一)要去尽虚荣心,而发起自信心。——有一部分的人,好引过去的历史,北大的光荣,尤以五四一役为口头禅;不知北大过去中差强人意之事,半由于人才之集中,半亦由于地位之特别,盖当时首都仅有此惟一之国立大学。……今则首都既已南迁,……北大不过许多大学中的一校,决不宜狃于已往的光荣,妄自尊大。要在有日进无疆的自信心。”“(二)要以学术为惟一之目的,而不要想包办一切。——以前,在腐败政府之下,服务社会者又不可多得,自命为知识阶级的大学,不得不事事引为己任。……今则……正好乘党政重任尚未加肩的时候,多做点……学术上的预备。……所以应守分工的例,不想包办一切,而专治学术。”
北大各系学生拟出《北大月刊》,函请蔡先生撰写发刊词。他当即致函陈大齐,认为“既以北大名,应由学校当局负责主持”(当然可收学生作品),“或由学生自出杂志,而不用北大名义。……此事未可放任,请注意”〔51〕。陈将此函提交评议会讨论,曾决议由教职员及学生代表组织委员会,但意见未能一致,学生遂召开大会,决定将《北大月刊》改名《北大学生》,仍由同学自办,创刊号于1930年5月出版。
蔡先生对于北大各种社团,特别是有关美育的社团,关怀备至,闻悉新组音乐研究会敦请杨仲子、刘天华、唐赵丽莲等名家为导师,未获首肯。蔡先生即分函杨、刘、唐三人,请其“允任导师,以广布乐术”〔52〕。杨等得蔡函后,即接受北大之聘,分别担任钢琴、琵琶、二胡及歌唱的讲授。
1930年4月11日,北大评议会召开会议,第(二)项议案为, “蔡校长来函,……主张无需改办高中,即以停办预科所省之经费,移用于研究所,本会一致赞同此项意见。议决:不办高中,并不设补习班”。
蔡先生这封信是复陈大齐的,云:奉“惠函,以教部训令,自本年起,停招预科学生,如有困难情形,可附设高中云云。征弟意见,弟以为预科生当然停招,改办高中,亦可不必。北平中学颇多,……所急需而尚少者,大学之研究科耳。本校本有增设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外国)文学研究所之议,因经费无着,……今若乘停办预科之机会,而即以预科所省之费,移用于研究所,则预定之计画,似不难次第实现。总之,吾人为北大发展计,与其求诸量,无宁求诸质;与其普及,无宁提高。……如承先生赞同,请提出评议会。”〔53〕
法律系教授何基鸿,多次被选为北大教务长,此次又以多数票当选,但何拟摆脱行政事务,辞谢连任。蔡先生迅发一电,谓“执事当选长教务,闻之欣慰,敬请慨允就职,以慰群望”。在蔡先生电劝及校内同人挽留下,何仍允续任。
在北大追随蔡先生多年的徐宝璜(伯轩)教授,突于1930年5 月29日在北大授课时晕厥去世,终年仅三十七岁。蔡先生深感悲痛和惋惜,特撰《徐伯轩行状》一篇,详述徐的生平,〔54〕永留纪念。
1930年9月19日,国务会议第94 次会议议决:“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辞职,照准。遗缺以陈大齐代理。”〔55〕
这是因为国民政府取消校长遥领办法,不得不辞,虽经北大师生多方挽留,无法复任。于是,北大评议会于12月6日召开会议, “(一)议决:研究院章程第三条,修改为‘本院设院长一人,综理院务,或由校长兼任,或由校长推举经评议会通过聘任之’。[原第三条仅为‘由校长兼任’]……(二)代理校长提出聘请蔡元培先生为本校研究院长,议决通过。”〔56〕从此以后,蔡先生便以研究院长的名义和北大保持着一定的关系。
综计蔡元培先生与北大的关系,前后约为十二年有奇,但亲自在校主持校务的时间,不过五年半左右。尽管为时不长,但他在北大所奠立的民主与科学的优良传统,由此而形成的北大精神,却一直绵续下去,垂诸久远。而且它的影响极为深广,远远超越北京大学一校的范围。
诚如杜威(John Dewey)所指出:“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分,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57〕
注释:
〔1〕胡适:《从私立学校谈到燕京大学》,见《独立评论》第108期,1934年7月8日。
〔2〕吴玉章:《纪念蔡孑民先生》,见《中国文化》第1卷第2 期,1940年4月延安版。
〔3〕中国驻法使馆转来范源廉电报原件。
〔4〕北大档案室存件:蔡校长到校就职通告。
〔5〕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 《我在北京大学之经历》。(本文中所引蔡先生自己的论述,均见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1—7卷,中华书局1984—1989年版)
〔6〕蔡元培:《我在教育界的经验》。
〔7〕〔8〕蔡元培:《自写年谱》。
〔9〕萧瑜:《毛泽东与我》,见《艺文志》,1967年5月台湾版;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32页。
〔10〕见《国立北京大学廿周年纪念册》,第217页。
〔11〕《北京大学日刊》1917年12月11日。
〔12〕《教育杂志》1917年12月号;商务印书馆1931年编印《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第105页。
〔13〕余毅(即顾颉刚):《悼蔡元培先生》,见《贵善半月刊》1940年3月16日。
〔14〕重庆《新华日报》社论:《怀念蔡孑民先生》,1943年3月5日。
〔15〕张元奇向国会提出弹劾教育总长及北大校长案,因附和者少,未能通过。
〔16〕叶景莘:《五四运动何以爆发于民八之五月四日》,见天津《大公报》1948年5月4日。
〔17〕上海《民国日报》1919年5月8日。
〔18〕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上大总统书》,见北京《晨报》1919年5月20日。
〔19〕《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3月15日。
〔20〕顾孟余:《忆蔡孑民先生》,见重庆《中央日报》1940 年3月24日。
〔21〕蔡元培:《中国现代大学观念及教育趋向》。
〔22〕凡有括号()的学系,均在筹设之中。
〔23〕蔡元培:《跋爱因斯坦来信》;心云:《爱因斯坦为什么不来》,见北京《晨报副刊》1923年1月15日。
〔24〕《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3月11日。
〔25〕蔡元培1921年7月12日致美国国会图书馆长普特兰(H.Putnam)英文函打字副本。
〔26〕1920年春,蔡先生曾应聘兼任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育研究科教授,讲授《美学》课程。
〔27〕重庆《新华日报》1943年3月5日社论。
〔28〕在这份提案上,蔡先生建议劝告与会各国于小学校中十岁以上的学生,均教授世界语。
〔29〕见南开学校《校风》第67期,1917年5月30日; 《敬业学报》第6期,1917年6月。
〔30〕见长沙《大公报》1920年10月30日至11月9日。
〔31〕《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戊编,第31页。
〔32〕蔡先生于1889年与王昭女士结婚,王于1900年病故。1902年与黄仲玉女士结婚,黄又于1921年病故。此时,与周养浩女士结婚。
〔33〕陈洪等编印:《吴稚晖先生大传》,1964年台湾版,第86页。
〔34〕北大评议会于1925年初复函同意蔡先生续假一年。
〔35〕《北京大学日刊》1925年6月27日。
〔36〕《教育杂志》1926年8月号。
〔37〕北京《晨报》1926年7月10日。
〔38〕北京《晨报》1927年8月7、8、20日。
〔39〕〔42〕艾和薰:《我们复校的经过》,见《国立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第43页。
〔40〕K·Y·生:《京大新写真》,见天津《大公报》1928年4月23日—24日。
〔41〕北京《晨报》1927年8月15日;天津《大公报》1928年4 月23日。
〔43〕上海《民国日报》1928年5月25日。
〔44〕上海《民国日报》1928年6月9、20日。
〔45〕天津《大公报》1928年9月22日。
〔46〕《申报》1928年12月9日
〔47〕天津《大公报》1929年1月4、29日。
〔48〕天津《大公报》1929年6月18、28日。
〔49〕上海《民国日报》1929年9月11日。
〔50〕《北京大学日刊》1929年10月19日、11月6日。
〔51〕〔52〕蔡元培手札。
〔53〕《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4月12日。
〔54〕江西九江《徐氏宗谱》。
〔55〕上海《民国日报》1930年9月20日。
〔56〕《北京大学日刊》1930年12月8日。
〔57〕这是杜威对胡适说的话。1946年5月底,在纽约, 胡适告诉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