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_为人民服务论文

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_为人民服务论文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多维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论文,根本宗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的重要命题。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从实践根本宗旨必须以政治要求为根本,以道德自律为条件,以制度规范为保证等角度进行探讨,试图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探讨一:必须以政治要求为根本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时起,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写在自己鲜红的党旗上,表明共产党人的政治态度、阶级立场、群众观点和革命目的。因此,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都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圆满地完成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任务,极大地推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这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严肃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的内在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本色和生命线,是同一切资产阶级政党以及冒牌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

自从人类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在历史舞台上出现过形形色色、招牌各异的政党。资产阶级政党尽管也向无产阶级以及劳苦大众作出“福利”政策的许诺,但那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竞选策略和政治伎俩,不过是统治阶级内部“文明”的倾轧。在无产阶级运动的早期,曾经出现过若干贴上无产阶级标签的政党,但他们都没有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思想武装和行动指南,因此都不能从根本上代表无产阶级以及劳苦大众的利益。只有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谋求无产阶级以及劳苦大众彻底解放的共产党,才敢于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自己的最大利益,才具有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负责的品格。

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类的终极关怀,这既是一种社会信念,又是其严肃的政治原则。只有具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觉悟并以它为行为准则的人,才能加入这个神圣的组织。共产党不同于任何资产阶级政党,后者只是实现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也不同于冒牌的无产阶级政党,它们只是少数人借以捞取好处的场所。共产党组织有着自身的职责和庄严的历史使命,这就是通过领导无产阶级运动来达到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包括无产阶级自身,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相同步相协调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解除了物对人的奴役,实现了人的彻底解放,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以人为中心。这同共产党的立党宗旨具有一致性。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概念中,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和努力方向;全心全意,就是“真心实意”、“满心满意”、“心甘情愿”、“完全彻底”,而不是“半心半意”,也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虚情假意”。这是共产党人的人格品质,更是必须遵循的政治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其次是由共产党立党之本的人民性所决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命题,科学地厘清了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它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政治基础,时刻注意团结和依靠群众,在实践中做到了几个辩证统一。

一是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与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的辩证统一。在新民主主义时期,毛泽东多次强调,共产党人要拜人民群众为师,要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但又要善于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0页。)。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邓小平也反复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向人民群众学习,吸收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邓小平还特别肯定了农民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首创精神。他说:“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这不是我们中央的功绩。”“乡镇企业容纳了百分之五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那不是我们领导出的主意,而是基层农业单位和农民自己创造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252页。)人民群众既是社会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同时又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共产党人既要谦虚地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又要及时地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吸收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来。

二是视人民群众为“上帝”与敢于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辩证统一。人民群众是社会进步的力量源泉。因此,共产党只要善于团结人民群众,带领人民群众,就能促进社会进步。这个道理,已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中得到反复证明。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把人民群众尊称为中国共产党的“上帝”。他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2页。)同时,毛泽东又论述了向人民负责的极端重要性,“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于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于人民利益的。”(注:《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1095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指出,一切尊重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就是要有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和政府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和原则。

三是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与善于带领人民群众前进的辩证统一。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共产党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天职,是它与生俱来的崇高品质和与时俱进的行为准则。共产党同人民群众利益的一致性,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天然联系性,决定共产党能够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甘共苦;而共产党性质的先进性又决定它必须带领人民群众不断前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反复告诫全党,要时刻坚持群众观点,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与人民同甘共苦,艰苦奋斗,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他说:“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因此我们才能够团结和动员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叫做万众一心。有了这样的团结,任何困难和挫折都能克服。”(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0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再次是由共产党人的执政地位所决定的。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面临着残酷的阶级斗争的考验,领导人民群众闹翻身、求解放。使人民群众跟着共产党走,这是共产党能够赢得胜利的政治资本和力量源泉。革命胜利后,共产党面临着严峻的执政的考验,但它始终代表人民利益,领导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人民群众信任共产党,这又是共产党执政的政治资本。共产党人的执政地位来自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任何人,只要他放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政治立场,就会背离和损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最后必然被人民群众所唾弃。共产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政治问题。“我们讲政治,离不开人民群众。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始终是我们最大最重要的政治。”(注:江泽民:《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1月2日。)因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注: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求是》1997年第18期。)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共产党的全部责任和义务,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忠实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把握住了政治生命线,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探讨二:必须以道德自律为条件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是一种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又是一种道德境界。在无产阶级队伍中,觉悟与道德自律是有层次的:一般层次、先进层次、榜样层次。无产阶级的普通分子只具有本阶级一般性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道德自律。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则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较强的道德自律,因而他们被吸收到共产党组织中来。优秀的共产党人具有更高的无产阶级政治觉悟、思想觉悟和更强的道德自律,他们不仅堪称无产阶级的楷模,也被树立为共产党人的榜样。但不管怎么说,无产阶级政党为了保证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了保持对奋斗目标的持续动力,总是在无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中提倡和鼓励先进的、优秀的道德。它集中表现为共产党人的道德。这就是邓小平在建国初期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页。)

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觉悟、思想觉悟与道德自律,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来源于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来源于对社会主义前途的信心,来源于对共产党组织的信任,来源于对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刻理解,而最根本的则是来自于对无产阶级以及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江泽民同志指出:“什么叫政治?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注:江泽民:《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办通报》1995年第24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人最根本的道德准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奋斗史上,共产党人总的和最根本的道德准则在各个历史阶段都具体化为带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道德规范体系。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形成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大公无私,先人后己”,革命加拼命,严守纪律,自我牺牲的革命道德。这套道德规范产生了巨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民族凝聚力,使中国人民得以推翻压在头上的三座大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人继承革命时期的优秀道德,推陈出新,又形成了一套有利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道德规范,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诚实守信、恪尽职守,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学习外国、自强不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同心同德、顾全大局,严于律己、清正廉洁,励精图治、无私奉献,等等。共产党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建立起来的道德规范具有突出的特点:一是先进性。由于它是服从和服务于无产阶级运动的总目标和根本任务的,因而它是阶级社会里最进步的道德。二是广泛性。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在全社会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体现了道德要求的广泛性。三是真实性。共产党人的道德准则和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具有真实而丰富的内容,既有崇高的道德境界,又有具体的行为规范。这也是它同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政客所鼓吹的虚假的道德的根本区别。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在不同的社会实践领域,不断提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觉悟,不断丰富共产党人的道德内涵,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共产党人的道德自律意识。共产党人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信奉马克思关于“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刘少奇指出:“我们共产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中国社会中产生的。每个党员都是从中国社会中来的,并且今天还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还经常和这个社会中一切不好的东西接触。不论是无产阶级或是非无产阶级出生的党员,不论是老党员或是新党员,他们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旧社会的思想意识和习惯,这是不奇怪的。”(注:《刘少奇选集》上卷,第103页。)因此,要保持、提高和丰富共产党人的道德素养,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向书本学习,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经验,学习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向社会实践学习,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吸收和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创造。

二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断丰富共产党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中华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蕴涵其间的中华传统美德,博大精深。中华传统道德,有着强大的文化感召力和透射力,世世代代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民族克服内乱、抵御外侮的强大精神力量。共产主义道德同中华传统美德本身具有兼容性,而不是排他性。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一切先进模范人物,在他们身上莫不既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道德,又弘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道德。他们既是一代又一代人眼中的英雄豪杰,又是后世子孙心中的道德楷模。他们的感召力愈久弥坚,影响极为深远。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必须善于继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否则就不能进行文化创新,就不能在世界文化进步的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并对人类文化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总之,无论是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实践的发展来看,中华传统道德始终具有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值得借鉴和继承。

三是借助道德评价机制,不断提升共产党人的整体道德标准。人非生而圣贤。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完美道德也不会与生俱来,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更何况在现实社会中,人们在追求高尚道德的同时,旧时代落后的陈腐的道德总会像梦魇般地缠绕着心灵,因此,必须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道德层次和标准。借助道德评价机制,不断实践共产党人的道德信条,提高道德自律能力。

探讨三:必须以制度规范为保证

共产党人为了真正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经受起执政和改革开放的考验,在严格政治要求、重视道德自律的同时,还必须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纪律约束为保证。这是因为道德自律虽然有效,但它又有限。而道德他律特别是制度和纪律则可以对道德主题起到有效的监督和强制作用。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讲,共产党人干革命、做事业,不能仅仅立足于人的思想觉悟和道德良心;人,哪怕是革命者,甚至是非常伟大的革命者,离开了一定的制度约束,有时也会干出荒唐事来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变脸”现象。制度的重要性,正如邓小平在总结“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以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时所精辟论述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党建形势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党风廉政建设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对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党群、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的严重性不可低估。有些领导干部没有摆正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居功自傲,高高在上,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众的主人;有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有的玩忽职守,敷衍塞责,渎职失职,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有的铺张浪费,奢侈挥霍;有的欺上瞒下,虚报浮夸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一些地方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到了对立的地步。实践敲响了警钟。没有道德他律,没有制度规范和纪律约束,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缺乏有力的保障。

针对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实际情况,结合新世纪的时代要求,我们认为,应大力加强如下几方面的制度建设。

一是完善考绩制度,使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实践具有真实的内容。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制度约束,最为根本的是,党员干部要在自己的工作中创造实绩,给人民群众带来实惠。因此,要树立科学的考绩观,完善考绩制度。要明确考绩目的,规范考绩程序,严格考绩标准,公示考绩结果,完善考绩制度。

二是改革任免制度,切实扩大人民群众在干部使用上的发言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员干部的领导和带动作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靠各级干部来尊重和维护。要把牢记根本宗旨、遵守根本道德的党员干部及时选拔到党和人民的事业所需要的岗位上,淘汰那些不合格党员、不称职干部,革除在用人问题上任人唯亲、宗派主义的弊端,革除在极少数干部身上存在的“跑官”、“要官”、“买官”等等消极腐败现象,走群众路线,按照干部德才兼备的原则和“四化”的标准选人用人,改革任免制度,完善选举制度,进一步拓宽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切实扩大人民群众在干部使用上的发言权,加大群众公认程度对干部升降去留的分量和作用。

三是强化监督制度,确保党员干部的道德自律能力永不退化。作为执政党,共产党要接受多方面的监督,不仅有党对自己的监督,而且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还要接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及社会舆论的监督和法律的约束。监督,既是警示,又是批评,更是约束,能够保证党员干部思想道德免受“病菌”侵害,保证党员干部的道德自律能力永不退化。

四是推行追究制度,使腐败分子在党内和干部队伍中没有藏身之地。根据《党章》要求,强化党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严格党规党纪,对于犯了错误的党员干部要及时严肃处理;健全用人失察追究、事后追究、责任追究、终生追究制度,绝不允许党员干部放松道德自律,存在侥幸心理。对于触犯国家法律的,党的有关部门还要及时送交司法机关处理。当前,由于党员干部的追究制度不严,存在体制性漏洞,一些党员干部违规违纪违法,侥幸心理作怪,玷污了“共产党员”、“人民公仆”的光荣称号,蜕化为全党全民唾弃的腐败分子。因此,我们要一手狠抓打击腐败,一手狠抓学习教育和防范挽救的制度建设。要特别重视加强干部选拔任用上失察失误的责任追究制度,以防止吏治腐败现象的蔓延,防止素质低下甚至品质不好的人得到提拔重用。

五是强化奖惩制度,促进全社会形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风尚。要制定奖励条例,通过表扬、重用、提拔、奖赏等等措施,鼓励党员干部牢记根本宗旨、履行道德准则,为人民群众勤奋工作。同时也要制定惩罚条例,对于犯有这样那样错误,损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员干部要及时惩戒,通过批评、降职、降级、处罚等等措施,戒勉和教育他们务必勤政廉政,多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标签:;  ;  ;  ;  ;  ;  

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_为人民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