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1]2002年在《业务对象管理中恢复机制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高效应用服务器系统中业务对象管理的内存事务恢复机制进行了研究。为达到内存事务处理快速高效而且日志开销低的要求,提出并实现了事务处理在模糊检查点(fuzzy checkpoint)过程中使用物理日志,在其它情况下使用次底层逻辑日志的方案,从而减少了内存事务日志持久化的开销。该方案比前人的方法具有更少的时间和空间开销。本文又提出了标记脏页的方法,解决了乒乓检查点(ping-pong checkpoint)的一份内存脏页要往磁盘上写两次的问题,减少了往磁盘上I/O的数据量。论文还讨论了系统在不同时间点上崩溃后的恢复问题以及恢复策略的应用方法。最后给出了将恢复方法应用于电信计费系统的实例。
李兴勇[2]2008年在《一种多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恢复机制的研究》文中认为信息系统数据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成为企业资产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如何保证数据为企业信息系统提供安全、稳定的服务己成为企业用户的关注点。基于网络的信息系统的流行使得分布式数据库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分布式数据库在备份恢复过程中常常碰到操作流程复杂、数据状态不一致等问题,导致企业备份数据不可用或难以管理,严重影响了数据的安全。因此,提出一种快速有效的多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恢复机制成为当前企业用户的迫切需要。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数据保护的传统理论、研究现状和现有备份恢复机制。在探讨了多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恢复模型应用前提及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模型的体系架构、阐述了具有层次结构特点的备份恢复整体方案并研究了模型的叁种工作机制: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机制、分布式数据库恢复机制和动态任务调度机制。然后,本文研究了实现该模型的核心组件及主要功能的叁个关键技术:分布式事务管理技术方面,研究了分布式数据一致性保证理论;数据库备份恢复代理方面,构建了典型数掘库产品的代理模型;数据捕获技术方面,在现有数据捕获理论基础上设计了完善的数据捕获和存储机制。最后运用模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成果和JAVA EE相关技术,实现了原型的主要功能,并将其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的开发中。
杨武军[3]2002年在《基于用户级锁的业务对象的并发控制机制》文中提出本文以内存数据库和磁盘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关键业务的应用服务器中业务对象的并发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为满足应用服务器高性能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级锁的业务对象的并发控制机制,探索了实现用户级锁的方法,并实现了一种用户级自旋锁和多粒度读写锁。在锁的管理上,采用将锁与被加锁业务对象物理上绑定在一起的策略,引入了事务自治的锁管理机制,该机制的主要优点是:消除了传统数据库中锁管理器的瓶颈,以及加锁时访问Hash表的开销,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度。最后讨论了目前的并发控制机制中有待完善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金子晋[4]2018年在《基于SDN环境的数据传输相关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技术及各种相关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网络用户的需求从单一的数据传输转变为数据、视频、交互及时事多媒体等多样化的网络应用。以微博、抖音、快手、网盘、视频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型流媒体业务的兴起,也进一步加剧了网络需求的多样化,对网络的承载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传统的IP网络架构设备底层具有封闭性,策略部署十分困难,其安全性和灵活性也有不足,在此背景下,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SDN)等新型网络体系结构应运而生。依托于国家863计划课题“软件定义网络体系结构与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本文将研究聚焦于软件定义网络(SDN)中的数据传输技术,利用SDN的全局网络视图能力,重点对数据传输技术中的传输可靠性、故障恢复机制和QoS保障方法进行了研究。具体地,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目前的信息网络已难以承载不同用户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基于目前发展日新月异的SDN环境,利用SDN转发与控制分离、架构灵活等优势,提出了一种点到点传输的服务功能链构建算法。首先,介绍了网络拓扑的结构,将其抽象为有向图进行建模分析。其次,量化指标,设计了相应算法对失效概率的上下界进行界定并采用启发式算法对模型求解。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机制较一般传输机制有效提高了传输的可靠性,可达15%以上,相较最新机制,可靠性方面也有所提高;在算法实现所需时间上,本章机制所需时间对比最新机制能减少50%左右。2.针对SDN环境下的故障恢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OpenFlow的混合弹性机制,采用预留型策略,分两个阶段对路由进行保护。首先,对选取的主路径附加OpenFlow流表fast failover,当故障发生时,启动第二阶段通过对备份路径的切换来恢复网络的一致性并优化故障路径。最后,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使用流条目数更为合理且信令开销较小,同时需要较少的恢复时间。3.针对用户QoS保障问题,引入机器学习中的Q-Learning算法,以业务分类为依据进行路由选择。首先提出一种包含链路发现、链路分类、强化学习训练及Q值表下发四种模块的路由规划系统。再通过数据流包头域中ToS值的不同对数据流进行分类并以链路的时延、可用带宽、丢包率以及带宽利用率等四个因素建立奖励值公式进行学习。最后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规划系统能为四种不同属性业务保障丢包率且有效降低时延,所得结果明显优于现有算法,在会话类业务和数据类业务两种业务方面提升尤为明显。
张继军[5]2006年在《基于SDH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是作者在参与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自动交换光网络节点设备研制与系统实验”(2003AA122120)和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度科研项目“ASON网络规划与优化软件(OTNPlanner)的设计与开发”等科研工作的背景下写作而成的。项目的目标是实现基于SDH的ASON节点设备和ASON网络规划与优化软件。为此,本文主要对基于SDH的ASON相关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归纳起来,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ASON生存性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与传统单纯由传送平面实现不同的基于SDH的ASON保护方案,即ASON保护过程中控制平面和SDH传送平面的协同方案(双向1+1专用保护、带额外业务的1 : 1专用保护),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选择协同方案的具体结论。提出了4种改进的,能够优化ASON恢复时间性能,并适用于不同应用情况的路径恢复机制:执行反向确认等待操作的前向并行(FPC)路径恢复机制、无反向确认等待操作的前向并行(FPNC)路径恢复机制、执行反向确认等待操作的双向并行(BPC)路径恢复机制和无反向确认等待操作的双向并行(BPNC)路径恢复机制。实验证明,改进的ASON恢复机制可以有效地实现相应的保护功能,恢复性能也得到了较大优化。(2)基于共享链路路径恢复机制中共享资源需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共享链路路径恢复机制中备用容量设计的启发式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与分析。(3) ASON的组播与组播恢复技术。本文针对ASON网络中部分节点不具有组播能力或组播能力受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有节点组播能力约束的受限组播路由算法,即受限组播最近树节点优先(LMNTF)算法。为保证ASON承载组播业务的可用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组播树区段恢复方法,即断开树节点区段恢复(BTSR)机制。在BTSR机制中,源节点s负责计算恢复路径,利用组播树失效断开后的残余子树和新子树上的已有连接,将断开树连接起来,尽量减少因新建组播树所需的大量交叉配置操作而带来的时间损耗。我们以实际开发的ASON设备平台为基础,对上述算法和机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证明,新的算法高效地实现了不同应用模式下的ASON组播功能,并可以在网络发生单点失效时在较短时间内恢复组播业务。(4) ASON多径传输以太网业务。本文深入研究了实现ASON多径传输以太网业务和多径传输保护的两项关键技术“SDH传送平面的VC虚级联”和“LCAS”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实现多径传输保护的方案。该方案已经在实际的产品开发和系统测试中得到了验证。进而,本文提出了新的,基于SDH的ASON多径传输以太网业务路由设计的ILP算法和启发式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与分析。(5) ASON网络规划与优化软件。采用Rational统一过程方法,设计实现了ASON网络规划与优化软件:从网络规划与优化对象的分析,到需求分析、用例分析、结构设计,再到关键算法和策略,比较完整地分析了软件开发各阶段的设计思想;基于分层优化的算法思想,综合运用了已有的各类网络规划与优化算法,包括本文针对两类特定的应用模式所提出的共享链路路径恢复机制中备用容量设计的启发式算法和ASON多径传输以太网业务路由设计的启发式算法。最后,我们对本文所做工作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将来可能继续的研究方向。
韩朝炜[6]2013年在《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文中提出在激烈的证券市场利益冲突之中,我国证券交易所因履行自律职责已经被推上涉诉的“风口浪尖”。尽管法院所持立场从“拒之门外”到“谨慎介入”,其中进步有目共睹、令人可喜,但法院在审理案件时所感到的困惑,以及案件背后所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浮出水面。对此,学界尚缺乏深入的理论探讨,无法有效地为探索形成合理的司法介入政策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本文试图在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的法理和司法介入的基本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从自律侵权的民事司法救济、自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司法审查、纪律处分行为的司法审查等叁个方面入手,对司法介入的典型问题予以探讨,进而在全面剖析我国司法介入的现状及权证诉讼典型案例之后,从司法、司法之外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全文除导论外,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理论基础”,共分两节。主要对自律进行了法理分析,并论述了证券交易所的角色定位。“自律”一词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经济领域,通过对自律、市场自律、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层层分析,界定了司法介入对象的基本内涵和外延。从国家与自律组织之间的关系看,自律可以分为四种基本模式,即政府(法定)模式、有限交易所的自律组织模式、强力交易所的自律组织模式以及独立会员的自律组织模式。证券交易所自律是对商人自律传统的传承,有着深厚的制度变迁底蕴。相对政府监管,证券交易所自律具有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等重要优势。政府与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制度安排。随着“无形之手”神话破灭,以及“有形之手”效用受到质疑,自律组织可以起到纠正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润滑剂”作用。证券交易所属于自律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交易所虽然在法律上被定性为实行自律管理的法人,但其与政府监管机构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导致独立法律人格缺失。第二章是“司法介入与证券交易所自律”,共分叁节。主要对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正当性、限度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交易所自律面临的诉讼风险。司法介入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司法干预、司法监督、司法审查、司法救济等含义。而且,司法介入并不意味着突破被动性这一司法的固有性质。司法具有公正性、终局性和裁判性,这为其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证券交易所自律因其存在利益冲突、不透明性和垄断等失灵现象,使司法介入有其必要性。司法所能解决的问题毕竟是有限的,这同样适用于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关于能动抑或克制的司法哲学问题,对于确立司法介入的限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我国应当在复杂的价值取向之间进行妥善的平衡,通常应以尊重证券交易所自律为前提。证券交易所自律职责的多样性导致其诉讼风险的易发性。管理上市公司面临因审核上市申请、准予上市交易、强制退市等与上市企业、投资者之间发生纠纷;管理会员面临因会员资格管理、纪律处分行为等与会员、其他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纠纷;管理证券交易面临因自律规则合法性、交易信息、交易异常情况等与市场参与者之间发生纠纷。第叁章是“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一般问题”,共分两节。主要对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属性、自律管理权的基本结构进行了研究。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属性具有双重面相,公、私法人区分标准运用于交易所出现困境。证券交易所具有私法人基因,在本质上是互益法人。同时,证券交易所带有公法人因素,具有公共机构性质。这是由证券交易所经济功能的演进、会员主导模式的变迁、行政任务的民营化等因素造成的。即使在证券法制高度发达的美国,法院对证券交易所法律属性的认定,往往徘徊于私人组织与公共机构之间。英国法院通过确立“功能属性”标准对自律组织进行司法审查。我国司法实践对该问题的认识比较模糊,深感困惑。由于证券交易所兼具公私法人属性,其自律所引起的案件既有可能是民事诉讼,也有可能是行政诉讼。建议摈弃“行政主体”标准,借鉴“公共职能”标准确定案件诉讼类型。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是权利与权力的混合体。自律管理权作为一种权利,主要是相对于国家权力而言的,是交易所具有独立人格的重要表现,包括“正当性”和“行为”两大要素,并具有派生性、集体性和固有性等基本特征。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的权力属性起作用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律管理权与国家权力的关系;二是自律管理权与会员权利的关系。自律管理权力的来源包括法律授予之权力、契约所设之权力,而自律规则制定权、惩罚权、市场管理权、争端解决权等构成其基本内容。第四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的民事司法救济”,共分五节。主要论述了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基本法理,介绍了美国证券交易所自律民事责任豁免制度,探讨了交易所自律侵权中的归责原则和过错认定、因果关系认定以及交易所自律涉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形态。自律侵权民事责任是证券交易所在履行自律职责过程中违反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以回复权利为目的、兼具强制性和任意性并以财产责任为主,具有补偿、预防功能。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过错、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自律侵权的损害后果属于纯粹经济损失。证券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投资者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证券交易所进行损害赔偿。在美国,默示私人诉权制度适用于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目前,我国法院从务实的角度出发对案件按照民事诉讼程序予以受理。美国证券交易所自律获得民事责任豁免是以主权豁免原则为理论基础的,相关典型案例代表着美国法院将绝对豁免原则适用于自律组织的基本发展过程。但是,美国法院也正在进行刺破民事责任绝对豁免“面纱”的尝试,由此引发激烈争论。对于美国的这项制度,我国学者见仁见智,而司法实践不予承认。我国没有必要全面引进该项制度,因为证券交易所的重要地位要求其有承担责任的压力;适当责任能够促进资源更有效率地分配;适当责任能够有效约束证券交易所的自利性;民事责任豁免违背程序正义原则。自律侵权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可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并采用过错推定的方法来认定证券交易所的过错。在界定证券交易所自律侵权中的过错时,适合采用客观过错说,这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目标相契合、能够合理解释自律管理法人的过错、有利于节省司法资源确保审理效率。按照不同标准,可以将自律侵权中的过错分为故意与过失、作为过错与不作为过错,对证券交易所的责任认定均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证券交易所应就其不作为过错承担侵权责任。对自律侵权中过错的判断宜采用客观标准,包括法定标准和善良管理人标准两个方面。关于自律侵权的因果关系,学界及实务界中主要存在必然因果关系说和相当因果关系说,但居于通说地位的必然因果关系理论存在严重缺陷。建议借鉴二元论因果关系学说,从事实层面考察自律管理行为是否是损害的充分原因,并从法律层面考察此种因果关系是否具有相当性。在涉数人侵权的责任分担中,证券交易所因共同侵权行为、以累积因果关系表现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而承担连带责任;当受害人因交易所自律管理对象从事证券禁止性行为或违反法定义务而遭受损失时,如果交易所没有履行或者没有完全履行自律职责,应当在其能够防止或制止损害的范围内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第五章是“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的法律效力及司法审查”,共分四节。主要对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进行了法理研究,分析了自律规则的效力基础,对境外自律规则涉诉情况进行了考察,探讨了自律规则的司法审查问题。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是交易所履行自律职能的法律渊源,以其普遍约束力维护公共利益,且具有优先适用效力。与法律规范相比,自律规则具有专业性、低成本、灵活性等优势,并具有填补价值、转化价值和共生价值等内在价值。从总体上说,自律规则属于行业自治性规范,但表现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面相、商事习惯的特征以及契约的性质。目前,我国证券交易所已经基本形成与其履行自律职能相适应的规则体系。自律规则的效力由其合法性所生成,反映证券市场参与者对自律规则的认同。内容的合目的性和形式的正当性是自律规则获得效力的重要前提。在自律规则制定的实体性控制方面,制定时应当遵循不得与上位法相互抵触、符合资本市场发展需求、确保规则自身科学有效、维护规则内部体系和谐等原则,内容主要包括上市规则、交易规则、会员管理规则等。在自律规则制定的程序性控制方面,自律规则制定适用正当程序是实现证券交易所自律法治化、提高自律规则理性程度、确保自律规则有效实施的内在需要,程序民主、程序平等、程序理性和程序效率是必须遵守的程序公正标准,但标准的适用与立法相比是有限的。而且,审议机构、提出程序、形成程序和生效程序等制度构成遵循正当程序标准的基本环节。境外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制定程序对我们有重要启示。自律规则对市场参与者具有约束力,有利于确保证券交易所更好地履行自律职责、维护证券市场的交易安全和秩序以及促进证券交易市场的创新与发展。自律规则的规定和合同条款的约定是自律规则约束市场参与者的具体路径。不仅如此,自律规则也是证券市场监管机构行使职权以及衡量市场行为合法性的重要依据。由于自律规则具有法源性、适应性和正当性,其可以作为法院在裁判文书中判断和说理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审判依据。境外证券交易所自律规则涉诉情况时有发生,美国、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典型案例背后所反映出的司法观点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对自律规则进行司法审查,是制约证券交易所自律管理权、保障市场参与者合法权益以及规范证券市场创新发展的需要。而且,国外先进经验可资借鉴、证券市场法治生态环境逐步改善、实现难度不大、实际已经存在等因素,决定了司法审查的可行性。法院对案件的管辖适宜采用指定管辖模式。对自律规则的司法审查,可以采用附带审查方式。司法审查可以遵循以合法性审查为主的基本原则。对法律问题和事实问题的审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明显性审查、可支持性审查、强烈内容审查等标准。对程序问题的审查,法院适宜采用正当程序标准或者“最低限度之公正”要求。关于司法审查的效果,比较恰当的是在具体案件中对该自律规则不予适用。第六章是“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司法审查”,共分五节。主要研究了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法理问题及制约机制,对境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进而对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穷尽先行救济原则和司法审查的强度进行了探讨。社团罚是自律组织制裁的典型代表,其不同于行政处罚、行政处分。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作为一种社团罚,其包括主体、对象、依据和方式等基本要素,其性质是纪律罚。设定具体边界和确定权力运行的正当程序,是对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权的重要制约。在设定边界方面,可以适用法律保留原则。正当程序制约包括无偏私地对待当事人、听取陈述和申辩、说明理由等叁项要素。在境外成熟证券市场,作为证券交易所自律重要组成部分的纪律处分制度比较完备。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和香港联合交易所的纪律处分制度对我国证券交易所相关制度的完善,在独立运作机制、程序繁简结合、调查程序规范、听证审理模式、救济措施完备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由于自律与他律、特权与法治、需求与回应等价值、理念、制度方面的障碍,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受到巨大挑战。但是,可诉性对于解决证券交易所自律纠纷、相对人权利获得救济、保障交易所自律等具有积极作用。在实践中,可以行政法律关系界定纪律处分行为的可诉性,采用“公共职能”标准为实质的受案标准,使司法成为一个必要且适当的救济途径。合理安排司法审查证券交易所纪律处分行为的时机,有利于尊重交易所自律和保障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外证券监管领域存在行政救济制度,比如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美国的行政上诉制度。因此,穷尽行政救济原则在行政诉讼中成为重要制度。该原则适用于证券交易所自律领域,包括穷尽内部救济规则和行政复议前置规则两层含义。其对于纪律处分争议的有效化解、维护自律组织的和谐秩序、提高法院审查质效以及减轻负担等具有重要价值。在设计相关程序时,适宜采用复审和复议“并行制”。司法审查强度是司法审查的中枢神经。在案件事实的审查强度方面,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态度并不相同,建议我国法院在审查时采用相对宽松的实质性证据标准,有利于法院在没有放弃审查证券交易所认定的事实的前提下,促进自律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在处分程序的审查强度方面,适宜采用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因为,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组织,其适用正当程序原则是有限的,是尊重自律、区分程序性质和兼顾自律效率的需要。美国法院的典型判例充分体现了对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尊重,强调了自律遵守正当程序的特定环境。根据“最低限度的程序公正标准”,应当具体确定有关违反反偏私原则、职能混同、律师代理、听证程序、违反说明理由等方面的判断标准。第七章是“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实图景及制度完善”,共分四节。主要剖析了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现状,对权证纠纷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并从司法、司法之外两个方面就如何完善相关制度提出建议。现实需求与制度供给、自律管理与外在干预、转型因素与法治标准之间存在矛盾,是我院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基本现状。基于法院审理的27起权证诉讼案件,就这些案件的每年收案数量、当事人情况、涉案标的额、案件类型、案件处理情况、上诉情况、涉案权证、案由等方面进行了司法统计分析。同时,对涉及权证创设、权证信息披露、权证行权、权证规则效力、权证公告内容、权证交易受限等六种类型的典型案件进行了剖析。总体而言,我国司法介入证券交易所自律的合理定位是有所作为、保持谨慎。司法具有回应社会需求、最终解决纠纷和提供规则指引的功能,使其能够对纠纷的是否曲直作出合理判断。但是,必须对司法的有限介入作出明确的制度安排,包括确定适当的受案范围、充分考虑行业的特性、设置必要的前提条件、重点审查程序正当性以及慎重确定责任的承担等。在具体步骤上,应当个案审判先行,要特别重视案例的示范效应和指导作用,及早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此外,司法规范证券交易所自律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真正改善自律的力量来自司法之外。这些措施主要是完善自律管理权内部运行机制、改善自律管理权外部生存环境等。
杜昀蕙[7]2016年在《档案数据集中存储与灾难恢复管理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及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各类档案数据积累越来越丰富,馆藏档案数据呈几何数增长,如何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已成为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所面临的新课题。本论文采用实证调研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档案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工作建设现状,以福建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数据为研究重点,先后调研了福建省部分市县国家综合档案馆,了解和总结档案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经验,系统分析档案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目标与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以省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中心的各级档案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机制,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档案数据集中存储备份与灾难恢复管理中心的建设方案,以期能够为区域性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数据的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提供借鉴与参考,确保我国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信息的安全,推动并促进正在推进中的我国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
党新梅[8]2003年在《容错CORBA的Benchmark测试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分布对象计算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中间件技术,尤其是CORBA技术在分布式应用开发过程中被广泛采用。宇航、军事、电信和金融等关键领域中复杂的分布式应用,对高可靠性和可用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使得中间件的发展面临了更大的机遇和挑战。 容错是提供软件可靠保证的关键机制。随着对容错CORBA系统研究的不断深入,容错CORBA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越来越丰富,对容错CORBA系统测试的研究势在必行。Benchmark测试是对软件系统进行测试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容错CORBA系统的Benchmark测试,目前深入研究还不多见,并且尚未形成规范的测试标准。本文基于我们自行研制开发的容错CORBA规范1.0容错支撑平台FTBus,对容错CORBA系统的Benchmark测试进行了探索。 首先,基于对容错CORBA规范的详细分析,设计并实现了容错CORBA的功能测试用例集,该用例集基本覆盖了基本容错机制和容错基础设施的测试。 其次,基于一般CORBA的Benchmark测试标准,并针对容错CORBA系统在金融领域典型的应用场景,制定了对容错CORBA系统进行Benchmark测试的各项性能指标,设计并实现了性能测试用例集,研究了自动测试框架。 最后,基于上述测试指标和测试用例集,在较真实的环境中对FTBus系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本文给出的测试分析结果,对于完善FTBus的功能以及提高FTBus的性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周明辉[9]2002年在《面向对象的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分布技术向关键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分布计算对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为分布式应用提供容错支持是增强它们可靠性和可用性的有效途径,因而已经成为当前分布计算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直接开发分布式容错应用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开发者不仅要处理复杂的应用逻辑,还要面对纷繁的容错逻辑,处理不好会弄巧成拙,容错成了“容易出错”。于是,人们开始广泛关注如何为分布式容错应用提供高质量的统一的容错支撑平台。 鉴于面向对象的分布式中间件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和透明的通信支持,基于中间件开发容错支撑平台不仅可以极大地简化容错支撑平台本身的开发,而且更有利于基于中间件的复杂容错应用系统的开发、运行和管理。这种基于中间件的容错支撑平台就是容错中间件。 本文分析了容错中间件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以国际对象管理组织OMG的CORBA模型为实验平台,围绕容错中间件计算模型和容错对象管理框架,容错通信协议和复制协议,以及容错管理的核心机制——复制管理、失效管理、日志和恢复管理等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 1、对当前研究和应用领域中构造容错CORBA系统的集成、服务和截取等叁种方法进行了详细剖析,并针对这些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个新的容错CORBA计算模型FTOUM及其管理框架UMRO。新的模型综合了服务方法和截取方法的优点,能有效地实现对框架中所有应用对象的容错管理,并提供良好的客户透明性和互操作性。 2、现有的分布式容错算法大多缺乏对客户方容错策略的支持,并且很难做到既对客户透明,又能将复制协议和通信协议有效分离,本文基于FTOUM计算模型,并采取检查点设置和模块复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容错算法ORAML。ORAML算法采用灵活的配置管理机制实现动态复制;引入客户方容错策略,使得客户方可以主动参与容错;实现了复制协议与可靠通信协议的分离;并且算法所采用的容错机制对用户完全透明。 3、容错中间件的主旨是为基于中间件开发的分布式应用提供一个容错支撑平台,因此必须为应用解决对象复制、失效检测和通告、日志和恢复等容错管理问题,它们分别对应于复制管理、失效管理、日志和恢复管理。 (1)针对复制管理必须解决的对象组生命周期管理和容错属性配置管理,本文设计了一个能够动态部署和创建对象的对象工厂模型;引入了对用户透明程度不同的两种成员创建模式——基础设施控制和用户控制;并围绕容错系统的共有特征定义了一组容错属性,设计了层次化的属性配置模型,允许应用动态灵活地配置容错属性。 (2)失效管理的核心问题是失效监控和传播。本文引入通告模型实现了失效事件的有效传播;针对对象、进程、主机等不同层次的实体采用树型结构的监控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学位沦文机制增强了失效监控的可伸缩性;并提出一个环形检测算法以解决单点失效问题。 (3)综合采用截取方法和服务方法设计了日志和恢复机制,能有效地实现不同复制模式下的对象组状态存储和恢复处理,并保证副本间一致的状态传输。 4、基于遵循CORBA标准的Starbus分布对象计算平台,设计和实现了容错应用支撑平台刀bus,并进行了功能和性能的测试与评估,验证了上述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测试结果表明,夕bus是开发分布对象容错系统的一个有效的支撑平台,并且性能相对良好。目前,户bu:己经在中创软件的企业应用集成平台中得以应用。
张引[10]2014年在《弹性光网络中的保护恢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现代社会中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的需求的大规模涌现,无止尽的数据流量正在吞噬着有限的光纤带宽。基于波长的粗犷式频谱分配方式已经遇到了网络容量和资源利用率的瓶颈,未来网络需要一种更精细、更灵活的频谱资源使用和分配方式。可变栅格弹性光网络就是这样一种符合光网络发展方向的新型网络,它可以实现多种速率数据流量的有效承载、高效弹性的频谱资源分配,并且可以利用自适应性提供带宽压缩服务。弹性光网络的多种特性也为网络生存性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发展可能,相关保护恢复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OpenFlow协议通过将网络设备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软硬件的分离以及底层硬件的虚拟化,为网络及应用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文中利用OpenFlow协议,为弹性光网络实现了一个简洁易管理的集中式控制平面,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弹性光网络中链路故障相关保护恢复技术方面的研究。我们提出并仿真实现了多种适用于OpenFlow集中式控制平面的弹性光网络生存性机制,同时在低资源冗余度的弹性光网络中,针对故障恢复时的流量迁移过程,提出了并行流量迁移算法。论文对弹性光网络中的保护恢复机制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相关研究与设计开发工作包括:(1)总结弹性光网络相关背景和研究发展,简单介绍弹性光网络的特性和优势,说明弹性光网络保护恢复机制的研究意义。(2)给出弹性光网络的基本架构,基于传统保护恢复技术利用弹性光网络自身特性,研究适用于弹性光网络的保护恢复机制。(3)介绍OpenFlow协议的发展和优势,研究并提出了OpenFlow协议的扩展,使之支持可变带宽弹性光网络中光路的建立、拆除以及网络可靠性等控制平面基本功能。提出并说明基于Openflow协议现实的适用于弹性光网络的控制平面结构以及协议相关流程和重要数据结构等。(4)建立适用于可变带宽弹性光网络的集中式控制平面,介绍本平台的节点和控制器结构。研究了弹性光网络在集中控制条件下的适用于链路故障的保护恢复机制的实现,然后对本文提出的保护恢复策略进行仿真验证。(5)针对故障恢复过程中的流量迁移环节,给出流量迁移的定义和使用场景及研究必要性,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并且提出并行流量迁移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算法性能。
参考文献:
[1]. 业务对象管理中恢复机制的研究[D]. 张振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
[2]. 一种多平台分布式数据库备份恢复机制的研究[D]. 李兴勇.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3]. 基于用户级锁的业务对象的并发控制机制[D]. 杨武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2
[4]. 基于SDN环境的数据传输相关技术研究[D]. 金子晋.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8
[5]. 基于SDH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关键技术研究[D]. 张继军.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6]. 证券交易所自律司法介入研究[D]. 韩朝炜. 华东政法大学. 2013
[7]. 档案数据集中存储与灾难恢复管理机制研究[D]. 杜昀蕙. 福建师范大学. 2016
[8]. 容错CORBA的Benchmark测试的研究与设计[D]. 党新梅.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3
[9]. 面向对象的容错中间件的研究与实现[D]. 周明辉.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2
[10]. 弹性光网络中的保护恢复技术研究[D]. 张引. 北京邮电大学. 2014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证券交易所论文; 容错机制论文; 管理控制论文; 司法审查论文; 纪律处分论文; 光网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