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困惑与对策建议_科技成果转化论文

科技成果推广中选项的困惑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成果论文,困惑论文,选项论文,建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科技进步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已成为科技管理工作的热点话题。“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进一步明确了富国强民之路。国富要有雄厚的经济基础,经济的发展要依靠科学的进步,这已被历史的发展所证明,也是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的总结。科技成果转化是加速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作为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之一,“科技成果推广工作”在加快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矛盾就是一面是高产的科技成果量;一面是难寻的可推广成果源。

一、正确认识技术研究的三种形式及其成果的开发应用

科技成果是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需要指出在此讨论的科技成果是指技术研究成果,它产生于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因此也就分成了基础性技术研究成果、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和发展性技术研究成果三个方面和层次的问题。

基础性技术研究成果,实质是技术原理的发现或基于原理性的技术发明,它们对技术的发展具有放大效应,会引发该领域或其它领域的技术变革,是应用性研究及发展性研究的基础。

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是在技术发明的基础上使其逐步发展、完善,进入更加实用化的阶段。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处于技术进步全过程的中间层次,它以技术原理的整体性不变和技术功能的局部性变革而显示出来技术发展的阶段性为特点。

发展性技术研究成果是对现有成熟技术的改进提高,如改进产品的形状和质量,开发产品的性能和用途以适应各种需求。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技术研究中,大约有50~60%属于此类型,因此该类研究是大量的、广泛的。发展性技术研究成果与前两种研究成果的区别在于其技术原理和功能基本不变,但其产品结构或形状的某些变革、性能或用途的某些增强,不仅可以延长其技术产品的寿命期,同时也提高了技术的经济效益,因此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技术研究形式和阶段。日本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开发工作,如其生产的微型化的录像机及其更新换代产品、系列化的电视机产品以及汽车技术的发展等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这也给日本的经济带来了繁荣。

从以上对科学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和层次的分析可以看出,作为技术推广的核心主要就是应用性和发展性的技术研究成果,它既包括新元件、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这样的应用性技术研究成果,也包括对原有元件产品、工艺设备进行革新和改造的发展性技术研究成果。而其中最主要的应是发展性技术研究成果,因为这类技术成果更贴近于生产和生活,实用性更强,经济效益也最大,因此也最具吸引力。但基础性研究成果是其它研究成果的源泉,因而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及时跟踪其发展的方向和进度,使趋于成熟的先进技术和发明尽快物化,转变成现实生产力。由于基础性研究处于技术研究三个阶段的最前期,因此这种技术更具有先进性,从而依据其开发研究的成果生命力更强,开发潜力也更大。

二、如何认识技术开发与技术推广之间的关系

技术的推广过程实质就是技术的转移过程。技术转移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企业之间的技术转移,行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和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但无论哪种形式的技术转移都是技术开发成果从发生源向吸收源的转移过程,造成技术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技术水平之间存在着技术位差。从技术发生源的角度,其技术开发本身不是目的,它除了要满足社会需要外,在很大程度上是谋求经济收益的重要手段。在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目的驱使下,技术开发成果的转移一般在技术持有方的控制下按着对技术持有方经济最有利的三步曲进行,即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技术输出。技术持有方通常要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持其技术垄断地位,并按经济利益最大的原则去决定技术成果的输出方式。一般来说,最能维持垄断地位的手段是商品输出,此时获取的经济利益也最大;其次是资本输出,即以直接投资取代简单的商品输出,从而获取更大利益;当以上两种技术成果输出方式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后,效益出现明显下降时,技术输出才会开始。按这一规律,一项成熟的技术开发成果,做为开发的主体——技术持有方,开始并不向外提供技术转移,而是要维持其技术的垄断,只有当他感到需要借助其它外界因素或直接输出技术本身才能获取最大利益时,才愿意提供技术的转移。过去,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人们缺少技术的商品意识和竞争意识,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差,对科技成果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认识不足,因此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科研单位只重视科学研究,不重视科技开发与推广,此时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开发推广工作还是计划的模式,无论是单位或科研人员都有一种等靠思想,所以那时产生的科研成果都是按计划登记上报,统一组织开发推广,因此适合开发推广及效益好的成果源相对好寻找,开发推广潜力也大。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知识、技术就是财富,这已被人们广泛认知,科研单位在技术研究的同时,同样重视技术的开发和推广,那些开发、推广前景好的成果,技术持有方首先要自行开发和推广,以获取最大经济利益,当该技术的市场占有率和普及率达到一定规模和程度,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的协助来继续扩大该技术的市场占有率,以获取更大利益时,技术持有方才愿意提供技术,并寻求能帮助他的伙伴。这样就势必造成要么按计划报上来的成果在技术寿命上已过黄金时期或技术已趋普及和落后,要么该项技术的成熟程度还不够,尤其是其工艺及工程开发成熟程度还欠缺,开发上还需大量投资,推广也就较为困难。由此也就不难理解在推广工作选项上越来越难的原因了。正是因为这样,在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推广机制和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再按着过去的推广模式,只是等待各部门和单位上报,势必造成具有推广优势的项目越来越少的局面。

三、对策与建议

根据技术成果的三个发展阶段及成果转移的三步曲,在成果的管理和推广选项工作上就应注意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科研成果调研跟踪;二是做好现有成果的筛选。加强对科研工作的调研和跟踪,可以及早发现和了解有开发、推广价值的成果,掌握第一手材料,提前其开发、推广期。做好现有成果的筛选工作,可以使成果管理更加有序,便于成果的开发、推广使用。对现有成果的筛选工作,初步可分成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成果管理人员对成果的分类,第二阶段是专家对项目的评估、打分,确定项目。下面就成果推广中的评估进行探讨。

一项科技成果有无生命力和推广价值主要由两大方面所决定:一是技术;二是市场。

从技术方面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

1.成果的成熟程度,其中包括技术成熟程度,工艺、装备成熟程度,工程开发的成熟程度;

2.成果先进程度;

3.成果效益性,包括投资回收期,成果的规模效益和推广收益率。

从市场引力评价主要应包括:

1.市场(需求)增长率;

2.市场容量(规模);

3.成果(技术)寿命周期;

4.技术成果对国计民生的重要程度。

对以上影响成果推广的两大方面七个要素要分别给出恰当的加权系数,制定出评分标准,然后组成专家组(10名以上)进行打分,最后得出每个项目的技术实力分值和市场需求分值,从而确定出该项目在由技术实力与市场引力所构成的矩阵中的位置,以确定出对处于不同“区位”中的项目的不同推广策略。见表1矩阵图:由两大技术指标——技术实力和市场引力组成矩阵图的横坐标和纵坐标,每项技术指标又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划分。定性分为大、中、小,定量划分每项指标的最高分值均为100分,技术实力综合分值在0~50定为“小”,51~75定为“中”,76~100定为“大”;市场引力综合分值在0~33定为“小”,34~66定为“中”,67~100定为“大”。

分析:通过打分使项目落入不同的9个区域。1区的项目要立即投资推广。2、4区的项目要进行选择性的评估,也可进行试验推广,对于2区的项目要注意分析外部需求的变化,对于4区的项目要注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决定投资推广力度。3、5、7区的项目主要进行跟踪,其中3区项目一般不投资推广,因为市场较差;5区要灵活掌握,看有无发展机会,5区的项目可以通过技术实力的增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到1区,有条件也可试验推广,但7区应主要考虑跟踪技术的发展,不考虑推广,因为技术还不成熟。6、8区成果每二年可以重新评估一次看其有无发展。9区成果不具备推广条件,应从推广项目中剔除。

标签:;  

科技成果推广中的困惑与对策建议_科技成果转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