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界信息产业发展态势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信息产业发展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引导下,世界信息产业(IT产业)迅速崛起,并蓬勃发展,在全球经济中形成了一个十分引人瞩目的新增长点,正是突飞猛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驱动着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划时代转变。对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态势作一具体分析,对于全面把握跨世纪全球经济的特点和走向,无疑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信息产业对总体经济的独特贡献
在主要依靠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发展的工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展对长期经济增长虽具有显著影响,但尚不足以发挥主导作用。以美国为例,1929~1957年间知识进展对其总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也只有20%。然而,源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并自80年代以来持续高涨的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造就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信息产业,正是信息产业的独特贡献使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占据了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 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放宽规制、技术进步以及发轫于90 年代初经济衰退的调整清楚地表明,知识,尤其是信息技术(IT),乃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
最具有典型意义的是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美国现象”。90年代初美国经济不景气,甚至发生负增长,可随后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并多年保持着具有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等特征的“新经济”。其实,这个所谓“新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信息产业支撑起来的知识经济,或者按照美国商务部的诠释,是“数字化经济(the digital economy )”。首先,信息产业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增长。20世纪60~70年代,美国企业用于信息技术设备的开支占其全部设备投资的比重平均只有5 %左右,进入80年代后这一比重才迅速上升到30%,而经过90年代初的微幅盘整后于1996年又跃至45%。与此相对应,80年代以来美国GDP 中信息产业所占份额加速增加,1985年接近5%,而1998年将突破8%;同时,美国信息产业一直以至少两倍于总体经济增长率的速度大步向前推进,1995~1997年信息产业对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了三分之一。其次,信息产业明显地降低了通货膨胀。信息产品(IT产品)在质量和性能得到大幅度改进的前提下,其价格却不断降低。正如摩尔(Moore )定律所预言的那样,微处理器这个数字化信息产品的核心元件,其集成度以及性能每18个月就提高一倍。按每秒百万条指令的运算能力计量,1997年微处理器的价格仅为六年前的1.5%,其成本下降幅度之大、 下降速度之快,在全球制造业中是无与伦比的。这种独到的信息技术效应有效地抑制了整个通货膨胀,1995~1997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而减少了近三分之一。再次,信息产业高品质地拓展了高薪就业空间。1996年,在美国信息产业以及其它经济领域内信息技术相关岗位的就业人员已达740万,占就业人员总数的6.2%,而他们的平均年薪为4.6万美元, 比所有非政府部门就业人员的平均年薪几乎高出三分之二。预计1996~2006年,信息产业内的就业机会将每年增加3.0%, 它比全美就业机会的平均增速高出一倍多。从以上三个主要方面看,改变了传统经济结构与功能的信息产业对美国总体经济确实发挥了既推进又稳定的独特作用。就世界范围而言,信息产业由这种作用也正在其它发达国家不同程度地显现出来,并受到不少发展中国家的极大关注。
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向
以因特网(Internet)为标志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作为人类历史上自发明印刷术以来在通信或信息传输领域中的最大变革,它恰恰是当今和未来信息产业中各种数字化技术的集大成者。由于互联网络对信息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要远远高于传统的通信或信息传输体制,它正在世界范围内“爆炸式”地成长。互联网络的跨国性扩张,从根本上改变了物理空间对经济活动的约束意义,人们对它在加快经济全球化进程方面所起的作用无论作多高的评价都不会过份。可以说,互联网络的自身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发的商业化运作构成了世界信息产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向。
孕育于美国国防系统的因特网于1993年真正对公众开放,并开始受到商业和媒体的关注。1993年接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主机数尚不足180 万台,1997年则扩充到2000万台;而同期在因特网上注册的域名数也从2.6万个激增至130万个;1994年底, 全球只不过约有300万人在使用因特网,而1998年底,全球在线人口已接近1.5亿, 其中北美所占比重最大,遥遥领先于在线人口相距并不很远的欧洲及亚太地区。谨慎的预测表明,到2005年前,全球因特网使用人数将陡升至10亿。上述这些指标和数字照耀出一个潜在而巨大的市场,因特网的高速扩展必将极大地刺激信息产业以及各国经济的增长。总的来看,在因特网使用水平方面,西欧比美国落后一年左右,而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大约是三年时间,这其中隐藏着一个发展数字化经济的重大机遇。
一方面,互联网络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巨大市场和经济增长点。现在的因特网不过是未来信息高速公路的雏形,标准不断提高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展开。仅目前美国实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就有三大项目:一是由美国政府直接倡导的“下一代因特网(GNI )”,二是由微波通讯公司(MCI)实施的“超高速骨干网服务(VBNS )”,三是由100多所大学暨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的“Internet2”。这三个分别以官、产、学为背景的宽带多媒体互联网络计划既相互平行又各有侧重,既彼此兼容又互为补充,从而在整体上显示出美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庞大阵容。由于电脑厂商、软件企业、电话公司、移动通信公司、卫星公司、消费类电子企业、媒体公司、有线电视公司、电力公司以及在线服务商(ISP)等纷纷向互联网络投资, 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硬件制造业、软件生产业和信息服务业都将保持强劲增长的势头。事实上,互联网络产品的增长水平已远远超过信息产品的总体增长水平。据测算,1996~2000年间,用于互联网络产品和服务的投资年度复合增长率将高达50%,而整个信息产业的年度复合增长率仅为10%左右。因此,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络就会取代个人电脑成为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络的基础上开发和提供多功能高品质的经营服务,将形成又一个新的更加巨大的市场和富有战略意义的经济增长点——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或在线产业(online industry)。电子商务或因特网商务泛指基于因特网的各种经营和商贸活动,它涵盖了通过电子方式开展广告、交易、支付和服务业务等极为丰富的内容。与传统商务活动形式相比,电子商务能够更加有效地开发、利用和管理信息资源,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实现经营和商贸活动的最小成本化。早先基于专用增值网的电子数据交换(EDI)方式成本高昂、 标准复杂、通用性差,因而将被因特网商务改造乃至取代。据Forrester 研究公司预测,2003年全球因特网商务交易额将高达32000亿美元, 相当于全球总交易额的5%。
概而言之,对传统经济运行模式造成巨大冲击的电子商务将主要从以下两个着力点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第一是通过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降低购买、销售和营运成本,减少库存,缩短生产周期,提供更具效能的客户服务,以及创造新的市场机会。目前,在全球电子商务交易额中,跨国和国内企业之间的交易占据了大约90%的份额。虽然企业之间通过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仅仅始于两三年前,但它却表现出高速的成长性和巨大的市场潜力。1998年,美国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430 亿美元,预计5年内就可达到13000亿美元。即便如此,那时美国企业之间电子商务交易额也许还不到同期美国GDP的十分之一, 而这正意味着电子商务发展的长期趋势看好,它将对美国经济增长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第二是通过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电子交易,消费者可以获得在其它条件下不可能有的相对完全信息,并享有比较合意的购物条件,进而使消费行为大受激励,市场空间变得远为广阔和多样化。据截止于1997年6 月的一项统计,美国有17%的在线人口(约860万人)进行电子购物, 年度在线购物金额达51亿美元。另外,还有60%的在线人口(约3000万人)以电子方式查询商品信息。因此,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电子交易的潜在规模要比其现实的表现庞大得多。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形成,消费者的购物态度、预期和行为都将发生深刻变化,而这一变化比现在几十亿美元的网上销售额更有价值。
以互联网络为技术基础,以电子商务为应用方式,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数字会聚( digital convergence)将衍生和壮大数字化经济这个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潮流。据估计,从1997~2002年,电视机置顶盒(综合接收解码器)、Web(万维网)电话、Web个人数字助理、Web 视频游戏控制台等以因特网为焦点的新一代数字化产品的全球产量将翻三番,并于2004年超过个人电脑的产量。而在1999年底以前,以高清晰度电视为代表的数字广播服务将进入美国十大市场行列,并将于2006年前完成全面实现数字广播的转型过程。由于电信、媒体和计算机这三大行业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一个全新而巨大的数字化市场正等待人们去开拓。的确,一些有远见的世界级企业巨头已经开始行动。1998年6月, 全球第二大电信公司——加拿大北方电信(Nortel)宣布斥资91亿美元,收购全球第三大计算机网络公司——美国贝网络(Bay Networks)。作为世界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企业并购案之一,它提供了一个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三网合一”的范例。这预示着数字化和数字会聚已开始从人们的技术理念和市场的产品形态演进为企业的整合行为,由此世界信息产业界将进入一个以因特网为焦点的大规模行业调整和资产重组新时期。
信息产业竞争中的国家利益
由于信息产业对于推动总体经济持续增长、促进工业经济迈向知识经济具有关键性意义,它蕴含着国家和民族的重大利益。如何应对数字化信息技术革命的挑战,在世界信息产业领域中抢占或分得有利位置,便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信息化意识和意志。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产业以及变化多端的全球经济,国家作为一种经济体,其决策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在通向知识经济的道路上充满着剧烈而无情的竞争。
显然,美国是最早把信息产业作为其战略性产业的国家,它重视发展信息产业的目的在于保持曾一度被动摇的技术领先地位,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增长,不断增加就业机会,并在以经济安全为主的国家安全方面继续增强实力。美国政府继1993年率先提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计划后,1996年发表了下一代因特网(NGI)计划, 并于同年由国会通过、总统签署了鼓励竞争、开放市场的电信法修正案;1997年它又发布了推进电子商务的政策性纲要——《全球电子商务框架》。1998年美国商务部发表的专题报告——《崛起中的数字化经济》对美国信息产业发展状况及其在总体经济中的地位作了深入细致的评估,并重点展望了对未来美国经济起决定作用的电子商务。除制定计划、完善法规外,美国政府对信息产业中的重点领域也进行必要的导向型投资。如在1999财年预算中,美国政府计划开支8.5亿美元, 用于高性能计算机以及网络通信领域中的研究与开发, 其中有1.1亿美元将投入下一代因特网建设项目。透过所有这些举措,人们不难看出,在迈向知识经济的过程中美国政府对于维护其国家利益可谓是深谋远虑至极。与美国相比,日本的信息产业虽曾一度以先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产品而独占鳌头,但今天它已风光不再。问题的症结在于日本在开发和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方面落后了。它不仅缺少由自己掌握主导技术的数字化产品,而且其社会整体应用电脑和网络的水平也相当低。1997年底,美国个人电脑的家庭普及率高达45%,而日本仅为17%;美国工作场所及学校的因特网使用率已接近28%,而日本还不到10%。导致近来日本经济衰退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欠发达的数字化经济不能不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见,即使是对于发达国家,它们之间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竞争态势也显得变幻无常。现在日本等若干工业发达国家已意识到自己的失误或弱项,有关内政调整正在进行之中。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尽管东亚金融危机给新加坡和马来西亚造成的经济困难迫使其放弃许多重大建设项目,但这两个国家的政府却仍在不遗余力地加紧推进其世界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个是覆盖全新加坡的宽带国家网——“新加坡ONE”, 另一个是马来西亚的大型数字化社区——“多媒体超级走廊(MSC)”。 实际上,这些不同寻常的举措反映出这样一个新的国家战略抉择——面对经济全球化,一个国家除必须健全金融体制外,还应及时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着重依靠自身力量发展具有相对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如信息产业。
发展信息产业本质上乃经济利益使然,所以市场将发挥最终决定的作用。1997年初,世界贸易组织(WTO )先后达成基础电信业务协议和信息技术协议(ITA)。前一个协议旨在开放全球电信市场、 取消本国公司对市场的垄断以及对外资电信公司的限制,而后一个协议则要求在2000年1月1日前逐步降低信息产品的关税,直至实现零关税。世界信息产品和服务(含电信)市场早已超过1万亿美元, 这相当于全球农产品、汽车和纺织品贸易额的总和。上述两个贸易自由化协议意味着一个具有高度开放性的全球化信息产品和服务市场即将出现,这将极大地加深各国经济相互渗透和彼此依存的程度。由于发达国家早已完成工业化进程,并在信息产业的驱动下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种贸易自由化当然令它们(特别是美国)占尽先机。毋庸讳言,零关税将导致发达国家的信息产品在发展中国家长驱直入,发展中国家的国产货与进口货之间将有一场生死攸关的激战。以中国市场为例,1997年国产品牌个人电脑在国内家用个人电脑市场占有约60%的份额,在整个国内个人电脑市场的份额约为40%。外国公司由于要为其整机产品付出大约20%的关税,其市场竞争力被大打折扣。如果没有关税壁垒,国产品牌个人电脑将不再具有价格优势,届时美国流行的低价个人电脑很可能就会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热销货。生产国产品牌个人电脑的企业将不是让出其可观的市场份额,就是失去维持其发展所必需的利润。此外,即使是少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也有可能被性能价格比更高的进口软件产品所取代,从而导致本来是最可体现民族性的软件生产业也被扼杀在摇篮中。不言而喻,背负着工业化和信息化双重压力的发展中国家,应未雨绸缪,趋利避害,加速引进和开发先进的数字化技术,逐步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扩大国产品牌信息产品的生产水平和规模,形成不仅具有比较优势而且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信息产业结构,以便积极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国际交换和分工,能动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与发达国家的信息产品和服务展开竞争与合作,在世界信息产业领域中占据应该有和可能有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