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布局概念,分析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的因素,并根据实例说明了南新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特色,最后说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总目标。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相关因素;景观特色
前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对城市各种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为城市提供适宜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环境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游憩休闲、社会文化等生态服务功能。
而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布局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建设与发展,环境空间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对于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决定性因素,其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态环境、景观效果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布局形式
由于每个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形成各异的城市布局,而绿地系统规划在城市总体规划下进行的,其布局受城市布局影响,因此,出现不同的布局形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四种布局形式:
块状绿地布局:分布均匀,使用方便,但对构成城市整体艺术面貌作用不大,对改善城市小气候也不显著,多出现在旧城改建中。
带状绿地布局:利用河湖水系、城市道路、旧城墙等因素,形成纵横向绿带、放射状绿带与环状绿带交织的绿地网。带状绿地布局容易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
楔形绿地布局: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一般都是利用起伏地形、放射干道等结合市郊农田、防护林布置。对于改善城市气候显著,也有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表现。
混合式绿地布局:是前三种形式的综合运用。可以做到城市绿地点、线、面结合,组成较完整的体系。可以使生活居住区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游息,有利于小气候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环境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丰富的城市总体与部分的艺术面貌。目前大多数城市绿地多运用这种布局。
2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原则
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结构,组成了城市的安全防护体系,但如何通过布局来充分发挥绿地的功能,体现城市风貌,获得最佳的人居环境,这就需要在布局中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
匀布原则: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
自然原则: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
地方性原则: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在规划时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性。地方性原则能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并能有效缓解病虫害。
3影响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因素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是城市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成,它决定人与城市及自然的关系。因此,城市绿地布局受到自然因素、社会经济条件、地带性植物、历史文化影响等。只有理顺这些因素,才能更好的发挥城市绿地的各种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规划重建筑、轻绿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但是在具体规划编制中由于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之间是单一的主从的关系导致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常处于次要地位,在规划协调中显得非常被动通常是先依照各种指标规划大面积的买体建筑群,然后再买体建筑群的空地中再进行简单的绿地规划,难以达到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4.2规划协调性不足重建筑、轻绿化的总体规划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环境也从对基本的居住内空间的关注转向对居住空间外的人居环境的关注,重建、轻绿化的总体布局,人们将不会接受,因而只有将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绿地规划协调好,形成绿地专项规划和总体规划的互动,以达到优化人居生活空间环境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4.3规划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城市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的发展历史、城市性质、自然环境、植物种类分布等相结合但由于我国的城市绿地规划理论和买践的发展比较慢,长期以来都是照抄照搬苏联时代的“城市游憩绿地”的规划方法、构图原则以及指导方针,使得大部分城市的绿地规划大致相同,缺乏城市特色,阻碍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4规划区域单一,布局不合理一直以来,大多数城市的绿地规划是以城市为中心,在市内的主要路段或区域及公园进行绿地规划,而忽视了城市郊区、以及河道的绿地规划而且绿地在城市中的分布也不合理,例如公园绿地有的在城市的一角或集中于城市中间,分布不均衡等等,也就是说绿地的区域比较单一,绿地的布局不是很合理,对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不利。
4.5规划绿地缺乏经济效益大多数城市的绿化区域中主要包括公园绿地、居住小区绿地、主要路段或街头绿地等,这些绿地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却无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花圃、苗圃、草圃等绿地却为数不多,如果能合理的增加这些绿地的建设,将大大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5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5.1强化规划协调性,提高绿地规划的地位为了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和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提高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地位,打破以往的被动地位,在规划编制中认真研究它的用地面积、分布情况、绿地的类型及效应,合理科学规划,形成一个专项规划,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和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协调,在不低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标准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就可以提升规划的完整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5.2强化规划针对性,彰显地方特色每一个城市都有特色,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植被种类及分布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布局,营造独特的城市绿色文化,以彰显地方特色城市绿地系统是以人工为主,人工和天然相结合的一个大生态系统在买际规划中要充分利用好自然生态系统,发挥其自然风貌的优势,对其以往的状况进行仔细研究和分析,同时深入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之两者相结合,形成符合当地城市特色的现代绿色景观。
5.3合理布局,增添绿地经济效益在科学合理协调和彰显地域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郊区农业用地、山林、河道等的改造和利用,增加经济绿地的面积,例如在郊区用地改建农业生态景观园、利用山林和河道打造特色的景区等一方面给人们提供了优良的休闲娱乐绿色空间,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学合理规划城市中心的绿地与城市外部绿地的空间结构布局,使其达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4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法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法规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有效买行的保障为了打破重买体建筑、轻绿化的不良现象,必须完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法规,改变以往有关部门无法处理的现象例如在旧城区改造和新建工程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控制指标必须经过主管部门审核项目完成后,要经过主管部门及相关人员组成的专家组验收,买行一票否决制,对该建绿地的少建、缓建、甚至停建的现象一律严惩。
6结语
城市绿地系统布局,通过对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的分析基础上,根据城市规划中的性质、发展目标、用地等因素,制定独特的绿地系统布局,丰富和体现了城市风格,使居民获得最大的绿地接触面,方便居民休憩娱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云,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武汉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7.
[2]范晓琳,不同城市尺度下的绿地布局结构特征分析,河南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1.
论文作者:郑小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0
标签:绿地论文; 城市论文; 布局论文; 系统论文; 总体规划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绿带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