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网自动化的概述
配电自动化中主要是应用现代高科技的科学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电子自动化技术,同时也应用了一些营销系统和计量系统,并且将这些技术和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为电力配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和前提条件。配电网在长时间运行的高负荷条件下,难免会有一些故障,配电网自动化就能够对其进行自动故障检测,快速查找故障的具体部位,并进行故障排除,为故障检修准备工作准备好的前提。配网自动化主要是对配电网的复杂布局进行优化,同时针对配电网运行的实际状况进行全面充分的检测,从而减少配网故障问题的发生概率。
2配网自动化组成系统
2.1配电系统
配电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配电变电站及相关的电气保护设备。配电变压器是提高电压或者降低电压的装备,不仅可以通过降低电力线路的电压来启动低压装置,而且能够提高来自发电机的电压,从而传输所需要的电力资源,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配电线路运用了宽带技术(broadbandtechnology),该技术可以传输不同数量的特别是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功率资源,许多独立的通道,形成了电信宽带线路,主要的投资组合包括ISDN线路、电缆调制解调器、DSL线路。
2.2故障定位系统
故障定位系统可以自动定位配电网的故障位置,并自动发送故障信息,提高了维修自动化系统的效率。组装故障定位系统必须与人工智能相结合,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故障定位系统,以识别故障能力。
2.3调配一体化平台系统
该系统具有2大功能,也就是自动调度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GPON技术、IEC61850系统、GIS系统、计量系统、计算机技术和营销体系等,可以有效地实现系统的功能,优化配电网运行,提高配电网的工作效率,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4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
就地馈线系统也叫智能馈线自动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主站、子站层、终端层和设备层、终端层设有故障隔离系统,可实现急救通讯和控制故障的目标,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紧急通信和控制故障的目标,辅助站层,子站层、断裂层解决问题的设备。其次,就地馈线系统和自动化开关相互配合,在发生故障时,自动开关将打开,当故障被解决时,自动开关将自动关闭,以恢复正常供电系统。
2.5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首先,电力设备的运行是通过通信技术收集的,并实时发送到上位机,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功能。然后,根据反馈回相关数据,远程电力设备运行,不需要来回有关人员进行信息传输。一旦远程监控中发现配电网出现运行故障或者潜在隐患,就可以对其进行暂停运行或者进行故障隔离减少影响范围,进而避免重大电力故障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配电网自动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彰显出社会的进步,更是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人类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供电行业的必然需求。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供电的可靠性,更能有效防范电力故障造成的风险和带来的损失。
3.1提升供电安全性
安全是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首要考虑。配电网自动化将需要大量的电力企业投资,应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可维护性和可靠性的更完善的设备作为建筑保护的基础。所以,和普通的配网建设所使用的配网设备相比,配网自动化所使用的设备安全更高、技术更先进。此外,大多的配电设备都是在室外,室外环境往往是很复杂的,各种恶劣天气都会导致配电设备的破坏侵蚀,配电自动化的实现可以使用网络技术来监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大量的不确定因素。在对配电设备选择相应的零部件时,电力企业要对市场中的零件进行多次调查与评估,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零件坚决不使用,防止因质量问题导致的配网事故发生。
3.2优化整体配网架构
从供电可靠性方面来说,配网的架构对其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合理的配网架构,是提供可靠电能的基础保证与必然措施。为了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我们必须从配电网规划和优化现有的电网进行。首先,对配电网进行全面的规划,合理调整规划内容,根据目前的分销网络进行对现有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要充分考虑现有的结构、布局布线和布线要确保供电站有可靠的电力供应水平的科学。其次,对现有的可靠性相对较差的线路,在原线路上对熔断器和隔离开关进行所有分支机构的基础上进行安装,并进行合理的划分,其中接触开关的安装时需要加强系统的调整和改造工作,在相邻的电路安装在未能确保其他线路可以正常供电时断路器接触,有效地保证了供电的可靠性。
3.3保证电压稳定性
通常而言,大多数的供电企业仅仅是对供电系统具有的功能加以重视,但是对企业内部的核心价值却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对配网自动化没有一个科学、完善的规划,将配网自动化运用在实际配网管理中能够有效地提升供电可靠性。例如,利用配电自动化来实现电压等的实时监测,并及时发现故障,可以大大降低由于电压波动较大而导致用户功耗不高的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进。
3.4配网自动化建设提升了管理质量
在传统的对电力企业的用电设备进行检测与评估的过程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主要是由于电力设备分布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山区、农村、平原等地,用电的区域范围也比较广,用电设备的繁杂性使得电网的分布不均匀,这在无形中也增加了电力企业的管理难度。配网自动化的建设实现了对电力设备综合状态的高质量管理,不仅对设备的综合状态进行了动态化检测,更对广大电力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了实时监控,从而避免了由于电路超负荷运转和工作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电损失,提高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力消耗逐渐增加,工业生产的电力需求也在增加。配电网自动化可以弥补传统配电网带来的缺陷,不仅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而且在电源的情况下,为了保证供电安全及时自查,以便进一步加强其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马浩.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
[2]邓隆智.农网自动化可靠性刍议[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4):255-256.
[3]王晓辉.如何实施配网自动化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3,(18):87-88.
论文作者:王仁让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3
标签:故障论文; 可靠性论文; 配电网论文; 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技术论文; 电压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