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价值体系_市场经济论文

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价值体系_市场经济论文

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价值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论文,市场经济论文,体系论文,价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就在于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准确定位上。

社会历史的进程愈来愈表明,无论是离开精神文明搞市场经济,还是离开市场经济建设精神文明,都不可能取得成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没有经验可循。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一部分人一谈到市场经济,就联想到资本主义制度,认为市场经济是万恶之源,因而谈“市”色变;而更多的人则在饱受计划经济体制弊端之苦以后,走向另一极端,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万能之力,因而崇洋迷“市”。这两种极端化的误识,究其根源都是离开精神文明看市场经济,把两者割裂开来,进行非此即彼的“单打”选择。其后果,不是以牺牲市场取向的改革为代价来换取精神文明秩序的回归;就是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来换取市场经济的一时繁荣。

无论是精神文明建设,还是市场经济发展,要想二者协调发展、共同前进,就只能紧密配合,实行“双打”,着力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价值体系。

其一,在价值取向上,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互容性的结合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价值取向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而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是为顾客服务,顾客至上。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顾客与人民在内涵与外延上均得到统一。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原则与集体主义的精神也日益一致。因此,精神文明指导思想与市场经济经营思想是互容的。这种机制统一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中。唯利性的弱化,共富性的强化,已显示出现代市场经济的动态特征。山东的农民王廷江当上村支书后,把当个体户时赚来的600万元私有资产无偿献给村集体,带动全村共同致富,使村民人均收入从300元增至6000元,他说:“俺当沈泉庄的家,就要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要老百姓打心眼里说共产党好”。他出自“一个富了不算富,共同富裕才幸福”的价值观念指导下的行动,就体现了在这种互容结合机制作用下所表现的精神境界。对此,江泽民总书记在用“不简单”、“了不起”、“好样的”赞美之后,对王廷江说:“你思想好,有本事,又有追求,对钱没有看得那么重,这样将两个文明结合起来,太好了”。

其二,在价值核心上,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互补性的结合机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以“义”为价值核心的,讲究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讲究理想信念;而市场经济则是侧重以“利”为价值核心的,讲究等价交换、追求最大盈利。市场经济又是一种社会行为,市场经济健康有序的运行,内含着活动主体为社会服务的道德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包括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和道德规范,要求人们发扬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深化这种互补性的结合机制,所谓“无商不奸”必将被“无商不雅”所取代。

其三,在价值转化上,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互换性的结合机制。精神文明,作为软环境与无形资产投入到经营过程之中,是一种能够转化成巨大物质力量的精神力量,可现代市场经济也显示了一种能转化为更高精神文明的物质文明。其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是在相互转换中,推动现代社会全面进步的。建设精神文明,说到底就是社会经济主体即人自身的现代化,发展市场经济,则是社会经济客体的现代化。其两个现代化,集中体现在“以人为本,立业为重”上面。河南新密耐火材料厂创造的“以人为本,以德治厂”的经验,通过营造精神文明的小气候,使职工干部的市场观念与美好道德风尚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人均实现税利2.23万元的生产率,经济效益从亏损2000万元到盈利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出现“人贤厂兴”的新局面,这也就道出了精神价值的物质意义。

其四,在价值标准上,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互制性的结合机制。在市场经济中,物质的“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恩格斯);而在精神文明中,精神的价值可以说是奉献对索取的关系。这两个定义表明:在市场经济生活中,物质的价值与金钱成正比,侧重从创造财富的角度看,金钱越多,物质财富的价值就越大;而在精神生活中,精神的价值往往与金钱成反比,侧重从索取角度看,索取越少则精神的价值越高。这两个价值标准显然是背反的。但背反,并不说明不能结合。无论在自然界还是社会界,相结合的东西,并非全是同质的,异质结合的东西也比比皆是。这是因为结合的形式和结合的结果,都可以是多样的。这里的关键是必须互相制约,在制约中促成结合。这种结合难度虽大,但一旦结合往往产生新质。吴天祥能够在市场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新环境中,“时刻牢记自己只有两种身份:一个是共产党员,一个是人民公仆”。就在于他信奉“人生在世,奉献二字”,始终能够以高标准的价值尺度来要求自己。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面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侵蚀,要经受住市场经济趋利性的考验,就要倡导精神价值的标准来约束市场经济中的见利忘义行为。同时,也要用物质价值标准来约束那种漠视精神转化成物质成果的坐而论道行为。

标签:;  ;  ;  

构建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价值体系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