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责任审计作为管理相关干部、加强党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也使其自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先对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相关概述,然后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预防措施进行简要阐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朝公开性和透明性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经济审计责任;风险;防范措施
引言:
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性使相应的审计工作充满风险,这种风险虽然不可能完全避免,但依然可以通过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减少风险的存在。笔者接下来将从三方面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进行分析。
一、经济责任审计简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定义及重要性
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种对经济主体承担相应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监督和审查的一种方式,其是由专门的审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负责,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1]。在审计考评中,审计结果会受到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审计结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偏差。不仅对相关人员产生影响,更影响到相应经济责任的审查和划定,严重时使国家审计部门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二)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就目前审计工作来看,我国审计工作现状如下:其一,审计工作具有滞后性。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现今的审计工作大部分都是在相关人员离任时期开展的。这种先离任后审计的工作模式虽然方便了审计工作的开展,但是对大多数人员未产生威慑力,也达不到审计工作的预警作用,导致审计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审计效果。其二,审计工作的质量得不到保证。由于相关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部分人员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审计工作出现偏差。加之审计制度的不完善和经济审计责任时间长的特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其三,审计经费不足。由于我国专业审计人员的不足,导致经济审计工作的实际开展受到限制。加之审计工作的特殊性,审计经费的不足也会使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难度增加,阻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其四,审计工作中相关责任难以进行清楚的划分。相关经济人才的缺乏使审计工作中相关责任制难以划分清楚,现今的大多数审计人员都为审计专业出身,对有关金融和计算机知识了解有限。面对现今复杂的经济现状,相关经济责任的确定更加难以划分。
二、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
(一)主观原因
主观原因主要是由相关审计人员主导的。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所掌握的审计知识、金融知识及计算机知识都会对个人的业务能力有所影响,其中工作人员所运用的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若不能根据时代发展及时创新,则极有可能影响经济审计工作的结果。不仅是对自身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与此同时,审计工作人员审计风险意识的不足也会对审计工作产生影响,导致出现审计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客观原因
客观原因主要是由审计对象、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经济责任审计体制造成的[2]。从审计对象来看,审计对象的个人素质及其复杂性都极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存在。若审计对象在接受审计过程中向相关人员提供不实信息,极有可能对审计人员产生误导,甚至导致人员做出错误的审计结果,使审计工作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受到影响。与此同时,审计对象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风险。经济责任审计对象一般都为相应的领导,部分领导的身份及作风问题导致审计工作遭受到一定的挑战,导致审计风险增加。
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来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间长、任务多,其所涉及的范围又比较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周期一般为3~5年,时间跨度极长,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审计工作人员的耐心,更对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有极强的挑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所包含的内容也较为繁杂,不仅要对审计对象的财务问题进行审计,更要对其相关的经济责任进行核实。其中涉及范围极广,进一步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和审计风险。
从经济责任审计体制来看,现下不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出现审计风险,其中审计评价环节的建立更是至关重要。但是现下的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依然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审计工作中并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在审计工作中没有相应的审计评价指标进行参考,导致审计工作的监管能力有所下降,影响审计结果,产生审计风险。
三、经济审计责任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不仅要有相应职业标准进行参考和规范,更需要审计人员的自身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辅助。相关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行培训,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超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从而降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二)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确保相应的责任划分
在拥有专业化审计人才的基础上,相关单位更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比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制度,是确保经济责任审计质量的前提和依据。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不仅方便了审计人员的责任划分和审计工作的进行,更降低了审计工作的风险,确保了审计工作质量。
(三)加强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确保审计工作质量
在拥有专业化审计人才和完善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更要确保相关制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实施情况,并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和检查,加大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确保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减少审计工作的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法律效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中心,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定义和重要意义进行简要说明,同时又对经济责任审计现状进行说明。接下来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成因进行分析,最后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预防措施进行简要阐述,促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朝公开性和透明性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荣芳.探析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与防范[J].财会学习,2018,No.193(19):142-143.
[2]金仙珍.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6):261.
论文作者:吕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7
标签:审计工作论文; 经济责任审计论文; 风险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经济论文; 责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