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建设 江苏 210037
【摘 要】如何控制项目成本就成为了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点。只有真正有效地做好工程项目成本的控制与管理,才能使企业实现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才能使企业健康成长,使企业获得持久性的发展动力。本文笔者对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论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房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措施
前言:现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在逐渐增大,而且,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上升,伴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的,造价管理模式落后、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仍沿用当前造价管理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当前“节能”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要求,解决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已成为当前建筑工程管理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为此,本文基于对造价管理中存在的些许问题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期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降低工程造价成本。
1房建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造价管理模式有待创新
在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比较粗放问题,而且管理模式也没有根据市场的形势及时更新,管理模式比较单一,还是以静态管理为主,在对建筑工程的造价进行管理的时候存在着暂时性和静止性的特点,所以,工程造价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及时地调整。而且,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后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造价进行控制,这样就会导致造价的管理出现割裂的局面,在不同的环节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存在脱节问题。这样,建筑工程往往是在发生造价问题的时候才及时进行处理,不能做到提前预防造价问题的发生,给工程造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如在工程材料的采购上,由于不能对工程全程进行动态的把控,对工程材料的市场价格行情没有进行充分的把握,经常出现在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下降时,没有采取集中批量采购的决策,而当工程材料市场价格上升时,库存又出现短缺,不得不进行采购,加大采购成本的同时也加大了工程建设的成本。再如由于工程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等工程建设相关主体在工程投资、设计、施工预算方面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也加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静态性与断层性,经常导致工程预算不合理、设计概算不正确甚至是施工预算不准确。
1.2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制度存在缺陷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体系的不完善问题以未调动工程建设全员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和工程建设验收工作的不合理两个方面为突出表现。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承担者并不仅局限于指定的专门人员进行,而更加强调的且需要的是工程建设的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共同承担起工程造价管理的职责。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相关的部门的责任意识不强,还没有认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突出作用,当出现问题时各个部门采取相互推诿的态度。同时,要仔细的对工程建设阶段的所有材料进行严格的审查,通过仔细审查,及时发现工程造价中数据、报告上的失误问题,及早对其进行处理,避免发生更大的损失。但是,当前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相关材料审核工作不到位现象严重,对工程材料审查不认真、不仔细,对工程建设相关开支、费用审核不严格,导致无法准确的确保建筑工程的相关用度,造成极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上的损失。
1.3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存在缺陷
现在,我国建筑工程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所以,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时候就面临着复杂的问题,不同规模的建筑工程在进行造价管理时的方法也是不同的。现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人员的知识水平和素质存在参差不齐的问题,在大多数的管理人员中,很少有专业的,这些人才几乎都没有相关的资质,也没有取得相关的证书,所以,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是比较缺乏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当前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有关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培训机构,为建筑工程行业输送了很多工程造价管理岗位的人才,但是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内容却比较局限,导致受训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掌握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也十分有限,仅仅局限于采用套定额和单价的方法来完成工程决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而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投资控制、组织协调和事故索赔等方面工作却比较少。这极易造成工程施工出现超出预算、增加造价成本的结果。
1.4造价预算编制工作不到位
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造价管理人员在进行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时,大多都只是根据先前得出的相关数据来进行估算,而不是深入工程现场,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预算编制,从而导致编制出的预算数据无法准确的衡量出工程建设用度,无法有效的对工程建设进行指导,进而影响工程预算的执行。容易导致工程建设出现预算超标、预算不足等问题。同时,当工程建设的预算执行不合理时,也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不合理问题,对相关违规责任人的追究也不到位,造成工程建设成本偏高,发生极大的损失。
2房建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改进工程造价管理的模式
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时,应该打破静止的管理模式,应该实现全程的管理,不能只是进行工程后期的造价管理,应该抓好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同时,要实现动态的管理方案,按照施工现场的情况,及时调整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法。同时与工程建设后期控制相结合,避免前期和中期造价管理失误问题的突发。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对造价进行管理,分析工程的进度,在对造价管理中能够推进工程的进程,在问题出现的萌芽阶段将造价问题遏制,如在进行工程材料采购时,要充分、准确、全面的把握好市场行情趋势,尽可能的在市场价格较低的时候采取集中采购的策略,减少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对材料使用的控制,做好材料领用登记,确保材料以最合理的方式使用,提高材料使用效益。
2.2完善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制度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要不断完善工程造价的控制体系,鼓励并授予工程建设的全体成员参与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当中,而不是指派小部分专门的人员或部门进行。充分调动起全体人员负起工程造价管理的责任,使他们认为工程造价管理是与每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的,自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积极践行合理使用工程建设用材,仔细检查工程建设资料,避免工程造价数据出现错误,确保工程建设的准确性。为了更好的调动全体成员参与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对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表现良好的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以此更加激励工程建设人员投入到工程造价管理中。同时,在检查工程造价管理相关材料时,要仔细、认真的对工程造价管理数据进行审核和复核,重点检查数据是否存在不准确、不正确等问题,及早发现问题,避免问题带来更大的损失。
2.3加强对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完善
工程造价管理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素质的人才至关重要。因此,面对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市场呈现出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而工作素养较低的矛盾现象,要培养出具有专业工程造价管理素质的人才,相关教育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应相互配合,行业管理机构与教育培训机构应对行业的实际需求相互沟通交流,让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程造价的管理中。培养工程造价人员的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造价管理中,根据工程的进度,采取合适的造价管理方法。
3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中出现的管理模式落后、控制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工程建筑方要不断改进工程造价的管理模式,并完善工程造价控制体系,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培训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我国建筑工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穆静亦.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4,04∶122-124.
论文作者:李承姝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低碳地产》2015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