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格与能力的社会心理学透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心理学论文,透视论文,人格论文,能力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B84-05;C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300(2002)01-0019-04
人格,指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涵盖三层意思:其一,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其二,个人的道德品质;其三,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的资格。[1](P1062)本文主要从个人的道德品格的视角探讨人格品质与能力的辩证关系。
一、人格与能力的基本内涵
人格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它是多学科研究课题的交叉点,它不仅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而且也是伦理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的对象。对于人格的界定,各学科都有不同的诠释。柏桦在其《人格——确定自我魅力》一书中对人格释义为:“人格——一个非常复杂的内在组织,它包括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能、人生哲学以及体格和生理特征等。”[2](P18)他进一步认为“人格对人而言,是个人的社会化”。[2](P18)这样,柏桦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高度对人格概念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界定,拓展了人格概念的内涵。笔者以为,在人格诸因素中,人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潜能应该是其核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和选人用人准则上,应该推崇和恪守“人格本位”价值观,关注高水平强能力的智慧者,摈弃“能力本位”的惟能力论。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胜任某项工作或完成某种任务的身心条件。它既包含一个人的现实能力,也包含个人的潜在能力。哲学范畴的能力则指,主体的人所具有的为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而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对象性活动的内在可能性,它是在人的自然素质基础上产生的人的社会力量和潜能。能力作为社会主体所必备的能够实现并确证自己的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也是人的社会主体地位与价值得以确立的基础。物质世界之所以能够存在,就在于其内在的和谐与协调运转。同样,社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就在于存在一批又一批既有优良道德品质,又有较强能力的社会主体的辛勤劳作。能力作为社会主体的必备条件之一,不可或缺,但倘若仅仅强调个人能力,而漠视其道德品质的优劣,是不科学的,更是不可取的。正如我国宋代司马光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所言:“自古昔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致于颠覆者多矣。”这充分印证了德在其首、德才兼备的必要性和科学内涵。同时,这也是我党“德才兼备”用人准则的极好佐证。
二、人格与能力的一致性与非一致性
人格与能力之间的关系密切,但并非杠杆关系,其间既存在一致性,又具有非一致性的复杂性。
1.二者的一致性
人格品质是能力生成的前提基础,并为能力的发挥、施展提供良好的内在条件和宽阔空间;而能力的提升,又反过来对人格品质的磨砺起正向推进作用,从而形成高品质高能力的社会人格范式。当社会主体的理想和信念符合时代的节拍,追求为人类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的共同利益而生死相搏之时,其人格品质是高尚的,在此过程中所凸显的才智和能力才具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和终极意义。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富民安、社会进步抛弃了个人利益而追寻高尚的理想与信念。文天祥在被害之时,从心底呼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至今熠熠生辉。司马迁在遭受酷刑之后,强忍悲痛完成了他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史学名著《史记》,其功德不可没。纪晓岚是清朝乾隆年间一个“德才兼备”的大臣,他不仅具有高蹈不群的心态和主持正义、敢于直谏的人格魅力,而且也具有超凡的才智和能力,为皇上治理国家献计献策,协助皇上处理诸多棘手问题。鲁迅先生在黎明前的旧中国,为了拯救民众的麻木精神和失却的心灵,毅然“弃医从文”,手持寸笔尖锐而无情地鞭挞了旧中国的种种弊病,向民众发出了惊人魂魄的呐喊,引导人们向光明的中国进发,为此而将自己的安危得失置于不顾,这是一位革命者的伟大情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保尔·柯察金,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奉献了他年轻的生命,留下了永久的激励后来者的至理名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悔恨,在你临终的时候,你会说:我将我的全部心血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共产主义。这一桩桩、一件件感人肺腑的史实,树起了高尚人格与能力智慧结晶的丰碑,他们伟大的人格力量昭示人们:凡代表社会发展方向和要求,并为之奋斗不息的志士仁人,其功德彪炳于史册。
2.二者的非一致性
人格品质与能力智慧的非一致性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大致有三种情况。
其一,有能无德——能力较强,德性很差。此类人格范式之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人生的价值,信奉“能力本位”,漠视优良人格品质的培养和塑造,为了达到自己某种预定的目标而不择手段,甚或以丧失人格为代价。此种人格范式就是司马光所批评的“才有余,而德不足”的“国之乱臣,家之败子”,皆属颠覆者。这种人格范式之主体,其能力越强,对社会造成的负面效应就会越大。因而,有能无德的人格范式是选人用人之一大忌。
其二,有德无能——德性较好,能力很差。此类人格范式之特点是:具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人格品质,但缺乏能力智慧,往往心比天高,而不知从何处着手,这里边有方法原因,也有动力原因。此类人格范式之主体应该加强目标性,讲求方法,增强动力和自信;积极探索,不断习染和磨砺,苦练内功,增强自身能力。对这类有德无能之主体要慎用。
其三,无德无能——德性很差,能力亦很差。此类人格范式的特点是:人格品质低劣,专业技术能力低下,但拍马功夫却很深。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臣和珅,对皇上表面上毕恭毕敬,惟命是从,在皇上面前吹拍有加,有时也得到皇上的青睐。但实际上,他却贪赃枉法,陷害忠良,给皇上和国家添了不少乱。在治理国家上,毫无睿智和真诚,可谓无德无能者也。反观现实,此类人格者大有人在。这种群体对社会发展必然起阻滞作用,对此,社会、教育、法律等都应予以关注。这种人格范式是选人用人之又一大忌。
三、优良人格品质与高水准能力智慧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内驱力
从宏观角度上讲,社会的发展是社会机体健康运作,社会群体优良的人格品质与高水准能力智慧的和谐一致;从微观角度上讲,社会是由一个一个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的人格品质与能力的优劣与高下,直接关系社会文明程度及社会的发展,这种促进或阻滞效应是渐进的,潜移默化的,而且是永无休止的。因而,在关注人及用人方面,国际社会的专家与学人都在积极地探究,寻找真谛。
风行一时的能力本位主义,最早始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继而出现于人类历史舞台上。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能力本位主义发生了畸变及转向,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的社会文化主流价值观已经由“能力本位”转向“功德本位”和“人格本位”。这种转变是西方社会发展之必然。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一定能力的劳动者,同时,更需要劳动者具有健康的道德品质、忠诚勤勉的奉献意识。因而,能力与德行并重,“功德至上”就必然成为不少发达国家现代文化建设的发展趋势。
从我国现实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体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优良的人格,使他们能够协调好人际关系,能够把握好自己在社会当中的位置,能够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大小,并能尽心尽责地工作。因而,具有优良人格的社会群体,对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必然起推进作用;对于个体自身而言,能够激发自身不断进取,并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智慧。与此同时,社会主体中也存在一些支流,这些支流是重利轻德之人组成的,这种人格低劣者,在市场经济利欲熏烤下,德性失却,人格支柱倾斜,甚或为谋取“一官半职”而煞费苦心。在工作中,人为地制造矛盾且嫁祸于人,攻击诬蔑他人,蛊惑人心,欺骗领导,乱中取胜。这种鄙劣人格所肆意造成的歪风,小则对于单位造成恶劣影响,误导人们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工作的展开;大则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起阻滞作用。这与我们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法则是相悖的。对此,我们更应该关注和重视优良人格品质的培养和教育,更应该加强做人的教育力度。这不能不使人想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语重心长的话语: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力度不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自身发展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能力的产生与发展,依赖于社会性品质的发展,而且能力因素本身并不决定一个人的现实发展。造成人与人之间发展与成就差距之根源在于个体的品德、性格、意志、情感和不断进取的意识等非智力因素。也即真正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成就,决非能力超凡的结果,而是人格健全的杰作;不是单纯个人奋斗的结果,而是群体和集体力量的凝聚。
四、现代人格塑造的特点和途径
1.人格塑造的特点
首先,现代人格具有社会性、民族性和人类性。人格塑造不只是个体自身的事,而是社会的时代的发展使然。各民族因文化的差异,在人格塑造上必然打上民族特色的烙印,这就赋予了人格的民族性。但同时,各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所以能够进行友好交流与合作,还因为诸多民族、国家和地区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也即人类性。从全球经济一体化开始的国际社会必然要求人格塑造上的趋同。无论国之大小,不分强弱,都应予以尊重,这是人格上升为国格的一种鲜明体现。
其次,现代人格主体应该具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并努力为社会历史的进步奉献聪明才智。马克思指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脱离社会生活而单独存在的个体。也就是说,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于社会的意义。因而,人所拥有的人格范式也应该最大限度地体现其理想、信念的崇高性。人格范式的优劣决定着人格主体对社会、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的大小。
再次,现代人格主体应该具有克服困难、战胜邪恶、不怕挫折的坚强毅力。在实现理想和信念的征途上,在完成一项艰巨任务的过程中,困难与坎坷在所难免,甚或存在一些人为的滞障因素,这就需要人格主体具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事业的成功。
复次,现代人格主体应该具有不断进取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从终极意义上讲,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内驱力。人类社会历经沧桑,从低级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级社会形态乃至更高一级社会形态的发展,根本上在于具有高度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优良人格主体的不断创新。可以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不断创新的历史。无论是人类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更迭和文明发展,还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都浸透着人类自身自强不息的抗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正如江泽民总书记所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足见创新对于社会发展和国家繁荣的重大意义。因而,作为现代优良的人格主体,一定要具备优质的创新意识,并不断在实践中磨练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现代人格塑造的途径
第一,从客观上讲,家庭是个体启蒙阶段的重要认识空间,也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环境和教育水准对于个体的一生都至关重要。因而,作为父母,应该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和优良的人格品质的养成和塑造。
第二,学校教育是现代人格塑造的主课堂,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基本上在学校受教育阶段。因而,各级各类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应将学生的优良人格的培养和塑造置于学校教育的首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最新的文化科学知识、最新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教书育人”的基本内核。同时,学校教育还应从心理学的视角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校正学生认识上、心理上的误区,这就要求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多层面多角度地体察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学生感悟到学校的温暖,促使其优良人格品质的生成。
第三,优化社会环境,为个体优良人格品质的生成,创造优良的社会氛围。人是社会的人,无论其年长年幼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优良的社会环境对于人格的塑造必然产生正向效应,而污浊的社会环境也必然将种种毒素潜移默化地侵渗于社会主体特别是年幼者的机体内,这必然阻滞优良人格塑造的进程,且对人格主体带来伤害。为此,各级政府应该加大对社会各方面的整治力度,净化和优化社会环境。比如,可通过各种媒体,对违法违纪事件进行曝光,并加大对其惩处的力度;对娱乐场馆进行不定期的突查,对其中不健康的娱乐场馆进行查封,并追究其负责人的刑事责任。同时,要纯洁执法者队伍,对少数执法不力并与不健康的社会沉渣有重要关联的执法者进行清理。从而净化社会环境,以利于优质人才的脱颖而出,为社会主体的优良人格的养成和塑造创设健康的外部环境。
第四,家庭、学校、社会所形成的良好氛围,无疑是人格塑造的必要前提,不可或缺,但同时,还必须经过人格主体的不懈努力,才能最终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内因与外因关系原理的基本要求。作为人格主体,应该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并注重内在的优良品质和能力的互动互进,不可一味地指责外部条件和环境的不尽人意或沦为客观环境条件下的奴隶。
收稿日期:200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