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独生子女培养观念的更新:献给子女父母_亲子成长论文

谈谈独生子女培养上的观念更新——献给孩子家长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独生子女论文,家长们论文,观念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施行和人们思想、文化、科技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妇特别是城市的年轻夫妇只要一个孩子。短短几年,独生子女已经真正形成了一只浩浩荡荡的队伍。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总数已达五六千万人。这些独生子女生逢其时,成为家庭的“小太阳”,也有人称之为“小皇帝”或“小公主”。他们受到优惠的待遇,成为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得天独厚的条件使他们具有不少长处,可是就像任何事物都一分为二一样,优裕的生活环境也使他们容易出现不少弱点,这已经引起了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了数以亿计的孩子的家长及亲友的思考与忧虑。怎样扬长避短,使这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许多人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发表了许多颇有见地的文章。

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至少是还没有放到重要的地位上,这就是在对独生子女的培养与施教上要更新观念。即只有破除与科学与新时期和新情势不相符合的培养孩子的陈旧观念,抚育者和教育者(首先是孩子的家长)才有可能以科学的标准判断孩子,才有可能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从而为把这些“小皇帝”和“小公主”培养成为真正的人才——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人”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独生子女的培养上需要更新哪些观念呢?

一、健壮≠健康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沿袭着对孩子健康与否衡量的独特标准。即把健康混同于健壮。错把健壮当健康。而尤其可悲的是健壮的标准又狭窄地理解为胖,以胖为壮。我未经考证不敢断言其原因。但我想这有如人们因千百年来不得温饱,食不果腹而特别关切吃饭,见面打招呼总以“吃饭了吗”为词一样,因千百年来由于营养不良孩子面黄肌瘦居多,所以对刚出生的孩子道喜及对少儿多以“胖不胖”发词。古语有:“民以食为天”,民俗中便有“小儿以胖为安”,所以孩子胖即成为一些孩子家长追求的目标。孩子胖不起来决不善罢甘休。虽然近年来有些人对成人发胖隐约感到未必是好,但对孩子的胖却较少忧虑,为让孩子胖起来,许多家长不惜破费,买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不但零食确保,并随时开饭,强迫孩子多吃,据调查表明,100 %的独生子女家庭完全满足孩子在吃的方面的要求,城市95%以上的七岁以下的独生子女从未吃过粗粮。90%的独生子女家长都曾为孩子吃得少发愁。并且近70%的家庭因孩子吃得少抱怨孩子或打骂过孩子,将近一半家庭因孩子吃的少发生口角,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受到这种被旧观念武装起来的家长的“关照”,在向胖这个目标进军中,孩子们是卓见成效的。已经出现了7 %的小胖墩。更为严重的是,根据检测,目前我国儿童有50~60%缺锌,其原因都是因为孩子偏食所致。这其实不是健壮的征兆,而只能称为以陈旧观念为标准的“虚假的健壮”。大发明家爱迪生说:“吃饭过量,血液都跑到胃里,头脑不够用。”所以过量的食物无助于孩子。日本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家木村久一教授也认为:“父母无规律无限制地让孩子进食,倒使孩子食欲紊乱,以致使孩子的精力仅仅用于消化,大脑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早期教育和天才》)。做为孩子的父母或教育人员应该懂得,要使孩子的体格健壮就应根据儿童发育的规律,适当进食,按时进食,不但要注意营养的供应而且还要保证营养的比例协调。反映在外表是壮实而不是肥胖。即便如此,这种壮实也只是健康的内涵之一。

我们讲一个孩子健康,科学地理解应是身体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个性品质的优良。所谓的心理健康是指孩子在心理上能保持平衡,个性品质的优良则表现为个人与社会及他人关系处理的得当。可是由于目前一些家长受传统观念影响,往往把自己的心理偏差转移到孩子身上。钟启泉同志在一篇文章中指出,“由于家长怀有补偿心理,望子成龙心切,社会压力大等,对孩子期望过高,期望过甚,在家以孩子为中心,吃最好的,拿最大的,可到幼儿园的教育又是应拿最小的,按老师的分配吃东西。使孩子产生心理异常,即心理上的不平衡,又由于家长的“高标准”超过孩子的能力,致使一些孩子失败多于成功的时候,自尊心理受到严重的伤害。(参见1986年6月13日《光明日报》)。 有的甚至因心理压力过大而使孩子离家出走。有些家长对于本来缺乏兄弟姐妹的独生子女又偏偏禁锢于家中,使他们更加孤独,这其实是变相地鼓励这些孩子的心理与个性的偏斜。使他们的自私任性、不敬他人、不爱惜东西、胆小孤僻、过分挑食、独立生活能力差等不良心理和个性品质迅速成长,这些心理和个性品质上的毛病都是孩子不健康的表现。美国学者里恩提出十七项健康标准鉴别真正健康儿童的标准,其中就包括坚持性、想象力、思维灵活流畅、独创性、兴趣广泛、关心集体、情绪稳定等,也应值得所有孩子家长们的借鉴。一切有志于使独生子女成才的家长们,都要把握健康真正的科学的涵义,切不可对健康理解得过于狭窄。

二、记忆力≠聪明

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的观念中,有一个不成形的公式,即记忆力强就是聪明,将来必定成才,家长想方设法让孩子聪明这并无过错,但可怜的是因为家长受传统观念的支配认为聪明与否的标准就是记忆力。家长们炫耀孩子的“本事”也往往是这种机械的记忆。许多家长为此让孩子背古诗、背外语单词。记忆难字,三岁的孩子背了“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尤嫌不够。又强迫孩子背诵“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小的孩子背出长诗,或模仿说几句外语,有的表现出一连串老成的言行举止,客人觉得好玩,有的还不免称赞几句,孩子家长们往往此时格外欢心。社会上孩子家长往往又互相攀比,于是乎一传十,十传百,一带十,十带百,小小儿童开始忍受着“灌输复灌输”的压力。给孩子带来了莫大的负担,有的孩子常常满足不了家长的过高要求而受到责罚,这其实是在给孩子制造痛苦。日本的儿童研究专家山下俊郎说:“父母辈居然对孩子的这种畸形发展感到喜悦,并且孜孜以求,这恰恰表明了父母辈的无知。”因为这种填鸭式的硬灌和孩子鹦鹉学舌式的死记硬背不但不能使孩子聪明,而且连表示孩子聪明也说不上。这种方法恰恰是压抑了儿童的智力发展。根据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独生子女最容易受到这种灌输,它至少引起了三个不良后果。第一,“早熟”。这种“早熟”不是真正的发展,因为他所获得的是缺乏实际体验而又完全没有理解的一鳞半爪的知识,是徒有其表的装饰,一碰到实际情况就一筹莫展。第二,容易导致“神经质”。表现在幼儿期情绪不安,不合群,身体容易疲劳,缺乏耐久力,甚至出现腹痛,发热一类二体症。第三,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

而我们所说的聪明恰恰表现为智力和创造力。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就要树立科学的观念并施以科学的方法。真正以成才为目标培养孩子。什么是人才?它是指在社会劳动中,以自己较高的创造力,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某种比一般人较大贡献的人。这是一个复杂的工程。虽无捷径可走,但却有科学可言。其中一点是必须把握住成才的几个关键期和关键环节。幼儿时期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为孩子的家长要积极正确地培养孩子,使孩子聪明的真正表现——创造力得到良好发展。

德国的法学家和教育家卡尔·威特把自己的一个智商令妻子伤心的孩子培养成才,九岁考入莱比锡大学,十四岁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十六岁任法学教授。作为父亲的威特他牢记哲学家爱尔维修的名言:“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关键是得法的教育。”他设想孩子的天赋千差万别,而自己的孩子天赋无疑是低下的,但孩子的天赋大多都由教育不当而萎缩和泯灭了,只发挥出50%以下,而威特决心以得法的教育,使孩子较低的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培养孩子的决窍之一,就是努力启迪孩子的创造力和智力。他对孩子的培养与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充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及时耐心地解答孩子的疑问,循循善诱,开阔孩子的眼界。他坚信“孩子从玩具中学不到什么知识,给孩子一些玩具就不再过问是错误的”(《早期教育和天才》)。这和我们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我们虽不能与威特对玩具蔑视的态度完全苟合。但他提出的问题却颇值得一些家长们借鉴。一些独生子女家长迷迷糊糊地认为对孩子智力投资就是玩具的投资,所以热衷于购置玩具,而且往往以贵、多、新等外在形式为主。忽视了根据儿童这一时期的实际,即为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智力这个根本目的选择玩具和利用玩具。我们应想方设法通过玩具使孩子的想象力得到充分伸展,使孩子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比如对于各式各样的积木,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塑料的又买木块的,买了插装的又买平摆的,买了小的又买大的,只让孩子按给的图型去模仿摆。而有的家长则重在充分利用一套积木,让孩子按给的图样摆完后,又鼓励孩子自己动脑筋设计图型去摆。实践证明,后者对儿童智力的启发与创造力的培养大大优于前者。又如孩子都爱听故事,有些家长就天天给孩子讲,买了一套书又一套书。可有的家长讲了几个故事后,就让孩子复述一个故事,并给大人讲一个故事,调查表明,后者对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效能远胜前者。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到外面玩出意外,于是把孩子天天关在家里,而一些聪明的家长则鼓励孩子到户外玩,并经常带孩子到公园、广场、田野、树林、山岗、海滩等处游玩,边玩边给孩子介绍一些知识,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大大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而开阔的视野正是创造力和智力发展的桥梁。所以作为孩子的家长或阿姨在培养孩子时,切不可剥夺孩子们广泛接触大自然与社会的机会。抑制他们独立活动和主动探索的积极心理。决不能再抱着仅仅满足于“灌”“背”式的陈旧教育观念。错把死记硬背的显示记忆当聪明,而忽略了孩子大有作为的决定因素——智力和创造力的培养,须知真正的聪明恰恰是智力与创造力的发达。

三、听话≠有出息

中国是一个经过漫长封建社会的国家。有些中外学者认为中国可称得上是“封建社会的超级大国”,这话并不过分。封建社会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程,其意识形态发展得相当完备,渗透到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中。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地武装着人们头脑,一代传一代,经久不衰。而且在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以后,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包括其原则与规范仍然残留在人们的头脑中。就连80年代年轻的父母也难以摆脱其影响。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以及其规范、灌输和倡导的是服从和听话,并潜移默化为不成形的戒律。即上对下,老对小的绝对权威,以及由此派生出的反向戒律——下对上、少对老的绝对服从和依附心理。合此者受褒,悖此者遭贬。这一传统观念也反映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有相当多的家长认为孩子乖就等于听话,而听话就等于有出息。君不闻,家长们常常如此对待孩子吗!:“别动,怎么闲不着你!”孩子没动什么,则常常看到妈妈的笑脸:“唉,真乖。”否则就要听到家长的训斥:“怎么不听话,没出息!”其实让孩子尤其是幼儿完全不动,完全听父母摆布,那对孩子是很苛刻的,因为它违背了儿童的心理和生活规律,是对他们活泼好动的本性的压抑。而这种活泼好动对孩子将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大有益处的。国家心理卫生协会理事彭有方指出:家长对小孩管束过严是引起儿童神经官能症的重要原因。家长应该在这点上特别理解孩子。让他们活泼好动的天性不但得到正常发挥,而且还要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我国有句话说:“心灵手巧”,其实反过来更确切,即手巧心灵,智力与创造力来源于实践。大脑发育与手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一再证明,手脑协同活动,可以大大促进脑子发育。尤其是少儿时期,正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期让孩子多活动,特别是训练孩子的手的功能,是绝对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而处处限制孩子,则有害于孩子茁壮成长。《天津日报》刊登了一对工程师夫妇培养独生女儿的体会,他们认为,女儿现在之所以有出息,是因为他们从小着力发挥她活动的志趣。不但引导她玩让她多动,而且让她做力所能及的事。从不放过每一个动手机会。出了小差失不埋怨和责备女儿,而是讲清道理,鼓励孩子再去做。结果小女儿聪明伶俐,活泼可爱,德智体美胜他人一筹。所以在新的时期,我们要注意肃清封建主义遗毒,决不能有意无意地把封建主义的伦理纲常带到对孩子的教育中,以禁锢他们好说好动好玩的天性。

四、保护≠爱护

目前,对独生子女的溺爱已是普通出现,有的同志甚至认为可能出现“溺爱公害”。辽宁省的《新家庭》杂志结合实际对独生子女问题进行社会调查,发现了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普遍存在。有个独生子女上三年级了,可由于偏食,早晨不爱吃饭,奶奶便冒雨站在教室外面,趁下课时往孩子嘴里填大块的巧克力。上海教育局负责人撰文说,目前中国小学生每天参加劳动时间只有0.2小时,相当于美国的1/6,英国的1 /3,日本的1/2,孩子家长替孩子做值日生已屡见不鲜,甚至出现雇人替孩子做值日的现象,有的孩子家长整天对孩子忧心忡忡,出门怕车撞,游戏怕摔跤,与别的小朋友玩怕受欺负。许多报刊杂志都刊登了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的事例,其中不少事例看来可笑,其实可悲。家长们错把保护当爱护,错把溺爱当关怀,把孩子紧紧地囿于狭小天地之中看管起来。已使数以万计的独生子女从小就普遍存在明显的缺点。娇、骄气多,而“社会性”和“独立性”少。所谓社会性是指孩子能够适应社会并学会做社会成员。本来少儿在性格上容易产生以我为中心,几乎认识不到自己之外还有他人,更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与他人想法的差异和冲突。做事缺乏耐性和持久性,随心所欲,好依赖他人。即溺爱的结果恰恰使孩子的这些弱点发扬光大。这种爱决称不上是对孩子真正的关怀与负责。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一种“变态的爱”,只能使孩子畸形发展。他还列举了这种变态的爱的种种表现。包括1.娇纵的爱:对孩子宠爱纵容,培养孩子任性,结果使孩子心灵受到腐蚀,只知随心所欲,不知在人们共同生活中还有“不可以”,“不应该”这样的概念,结果使孩子成为自私自利近乎病态;2.专横的爱:对孩子就像对待贵重器皿一样,摸不得动不得,结果使孩子要么变得胆小如鼠,要么变得异常凶恶;3.包办的爱:认为保证孩子的一切需要,就尽到了父母关心孩子的义务,这只能使孩子的依附性更强。他认为这些“爱”是有害无益的。这样“爱”孩子的家长决称不上明智。真正的爱应是“能激起孩子对周围世界的关心,对周围他人的关心,对人们创造的一切的关心。”同时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避免懒惰和简单,而特别应注意言传身教,任何不能为孩子做出示范的家长都无权对孩子的揭短恼羞成怒。孩子善于模仿,而家长或他人的正确言行使孩子在模仿中培养出良好习惯,反之便产生恶习。同时教育家和社会学家一致认为应把孩子放到孩子们的世界去。日本横滨国立大学的依田明教授在其《独生子·末子》一书中论述独生子女性格时,指出两点值得借鉴,第一,独生子女缺乏兄弟姐妹关系,因此容易发展出难于同他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性格。第二,家长的态度问题。家教过严或亲情不足,不能安定孩子的情绪,结果容易导致儿童采取“不适当行为”。日本的幼儿教育家山下俊郎在《独生子女》一书中强调,要“以儿童教育儿童”。让孩子们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在接触他人与集体的过程中,在和同龄小伙伴的游戏、作业等活动中经受锻炼,发展社会化的性格。孩子只有在同其它儿童的交往中,才最容易从“自我中心”的壳中解脱出来。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和联系,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进而养成尊重他人、理解社会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他人这一类良好习惯和社会品德。

所以真正爱护孩子的家长应当解放思想,把孩子从独立的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让他们走到孩子们的世界与集体去。在活动与接触他人中正确施教,再也不要把孩子变相“软禁”起来。

作为独生子女的培养者(首先是家长),应放开眼界,适应新形势,更新观念,科学而负责地施教,使孩子真正健康茁壮成长。

标签:;  ;  ;  ;  

论独生子女培养观念的更新:献给子女父母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