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模式规化探讨论文_吴晓君

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模式规化探讨论文_吴晓君

黑龙江省伊春市 153000

【摘 要】我国目前急诊流程现状堪忧,急诊医学工作中的“急难险重”、工作环境的脏乱差、人员素质的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低、性价比低、流程僵化与缺少差异化、人性化服务等使得急诊科成为医疗纠纷的重灾区。为了更加充分的了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现况,发现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可行的整改政策,为今后急救系统的建设规划、资源的分配、人才的引进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对我国现有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急诊急救;医疗体系模式规划;探讨

急救医疗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是指在紧情况下,集院前急救、院内急诊科诊治、重症监护病房(ICU)救治和各专科“生命绿色通道”为一体的各急救环节的总称。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人们对疾病救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急诊医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急救人员必须做到及时、有效、快捷的服务,也极大地促进了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工作的水平不仅体现着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及文化底蕴,而且成为该医院的门面或窗口,因此,急诊医学的学科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否具备良好的急救医疗服务能力也已成为世界各国衡量城市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急诊流程对于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急诊医学有着重要意义。

1.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现况及其重要性

1.1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现况

医院急诊科是院内急救第一线。我国目前一般5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都建立了急诊科,有固定编制的医师和护士,并配备了相应的急诊设施和急救设备,方便急危重症患者的就诊。然而,急诊科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老化的问题,很多时候已不能承担现代急诊医疗需要。2003年SARS期间国内不少医院急诊室反而成为疾病传播的场所;院内急救的专业运转模式各地混乱不统一,不能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群体群伤的急救需要等诸多问题。另外,在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地区,医院急救科的仪器配备相对薄弱;全国范围内,急救科的设备配置普遍不均衡。国家卫计委对于急救机构准入制度的规定仍有待完善,一些城市出现不同的急救系统,如医院急救科,红十字急救中心等,重复建设造成通讯资源、车辆资源、人力资源等的分散和浪费。此外,对群众急救常识,旅游、乘务、公安等部门对大众的急救知识普及没有相应的培训和规范,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急救网络。对大众急救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亟待加强。

1.2建立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疾病谱的转变,急救医疗服务的需要和需求快速增加,不断增长的急诊医疗需求,给急救医疗系统带来了挑战。缺乏急救医疗保障是社会弱势人群无法得到急救医疗的最主要原因;而巨额的急救费用也可能导致病人及家庭愈加贫困。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急救医疗不应是富裕国家或富人的奢侈品,而是减少中低收入国家可避免的人口伤亡和残疾的重要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建立完善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是急诊医学的核心工作,将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和 ICU 完整紧密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急救医疗体系,为各类急危重症患(伤) 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并在发生意外灾难时立即提供紧急医疗服务意义重大。

2.完善我国急救医疗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2.1加快急救医疗体系的建设,完善医疗服务

服务人口是急救医疗体系和院前急救机构建设的首要及主要基础性依据,在应对突发灾害情况下,由于急救站点过少,使得出现中重度伤患情况下,急救中心的急救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的地区内的重度伤患的急救效果。因此,政府应当做好调研,通过各方面了解相关信息,解决急救中心(站)数量的问题,增加大市范围内急救中心(站)的数量,以初步解决地区内急救服务需求,此外,还需要加强急救体系基础设备、设施的建设,完善和建立急救中心与其功能相匹配的有线通讯系统、无线集群系统、计算机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本区域电子地图和卫星定位系统以及 114 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等。

2.2立法保障急救医疗服务

制定相关国家和地方法律,强制急救医疗供方为急救病人的医疗服务承担法律责任,禁止供方因病人没有支付能力而拒绝提供急救医疗服务。

2.3针对不同人群提供相应的急救医疗保障服务

对于没有医疗保险的公民,急救医疗保障基金将覆盖所有急救服务产生的医疗费用。对于有基本医疗保险保障的公民,使用急救服务时可由急救医疗保障基金先行垫付,之后再从基本医疗保险报销相关费用。成立的急救医疗保障基金,可由负责全民医保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和国家卫计委继续负责,一方面这些组织掌握基本医疗保险数据,很容易了解病人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情况;另一方面,避免设立单独的机构管理急救医疗基金,有利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2.4拓展急救医疗保障的筹资渠道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进步,国家财政积累不断增加,可由国家财政适当补贴急救医疗服务。同时,急救医疗保障基金来源可以多样化,减轻政府补贴的压力。

例如,积极吸收社会慈善捐赠,也是筹得急救医疗保障费用的重要来源。另外,可以积极探索创新性的筹资渠道,比如发放社会彩票及纳入烟草、酒等税收收入。

3.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急救医疗的需求与供应,急救医疗保障的现状和挑战,对我国现有的急救医疗体系现况、推进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更好的解决我国现有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中的不足,我国医疗事业才能更好、更快地发展,才能更好的保证公民的健康,提高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陈锋,秦姗姗,吴志东,等.医学救援体系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2):101-103.

[6]郑静晨.美国国家应急医疗救援体系的建设与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14(1):119-123.

[1]兰迎春,王敏,徐秋云,等.新医改背景下政府卫生投入的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J].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1-3.

论文作者:吴晓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急诊急救医疗体系的模式规化探讨论文_吴晓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