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体系运行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民银行论文,运行机制论文,内部审计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下图所示,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体系体系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九项要素。四个层面分别为:平台门户层、应用系统层、运行基础层和交互连同层。具体功能与运行机制如下:

      一、平台门户层

      主要指应建立起统一的系统门户,将分散的各项内部审计管理应用系统整合至统一门户,将包括总行现有两个系统和分支行可继续使用的系统作为子系统嵌入其中,为人民银行各级行审计管理和审计作业提供集成化的工作界面。

      二、应用系统层

      该层面集中体现了对审计管理信息化功能的响应,包括三个系统和一项单机程序,即审计管理系统、审计作业系统、风险预警系统与单机版应用程序。

      1.审计管理系统。对应审计管理功能,主要负责审计基础信息和审计成果的收集和储存,具体可包括审计项目管理子系统、审计知识管理子系统等。

      2.审计作业系统。对应审计作业辅助与审计分析处理两项功能,可包括现场审计作业系统、辅助审计子系统、风险分析子系统等,通过提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和辅助工具,支持现场或非现场的审计业务,并及时完成对审计发现的风险分析,形成较为成熟、完整的审计结论。

      3.风险预警系统。对应风险预警功能。在审计管理系统收集审计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功能梳理人民银行主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监测指标和监测模型,实现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持续跟踪,对风险点和敏感领域进行预警。

      4.单机应用程序。该程序是对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线下延伸,主要便于审计人员在无法接入内联网系统时,仍然能够实现对辅助工具和相关数据库的应用,并能够在可以接入内联网时,便捷地将审计成果导入系统数据库,实现网络审计与单机辅助审计的有机结合。

      

      三、运行基础层

      该层面主要包括审计数据库和信息化基础设施。

      1.审计数据库。既是审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也是审计信息化的一项重要表现。从内容上看,应当包括审计组织和人员信息数据库、审计项目数据库、审计作业数据库、审计依据数据库、审计案例数据库、审计对象或者相关业务数据库等。

      2.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审计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外在表现主要为电子设备配置、系统开发等,基础设施状况直接影响系统运行程度与效果。

      四、交互联通层

      该层面通过预留系统接口,实现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主要包括与人民银行内联网的互联互通以及与人民银行各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1.与内联网的互联互通。通过与内联网办公系统、邮件系统建立互联互通,可以实现风险预警功能的延伸,针对特定邮箱用户或IP地址,推送风险提示信息,达到风险事件实时预警效果。

      2.与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与业务系统建立互联互通,实现业务数据向内部审计系统的导入。同时,使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和风险预警向业务部门的及时反馈成为可能。

标签:;  ;  ;  ;  ;  

中国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研究_内部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