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价值分析论文_高燕 吴雯菁 刘稳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影像科,214000

【摘要】:目的:探索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价值性。方法:在2014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8日期间选取110例疑似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增强CT检查,随后分析此项检查的诊断价值性。结果:增强CT在多形性腺瘤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97.56%,在腺淋巴瘤中诊断正确率为97.37%,在腮腺囊肿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87.50%,在血管瘤患者中诊断正确率为87.50%;从病变位置角度分析,CT对病变左侧诊断正确率为96.30%,右侧诊断正确率为95.12%。同时其对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特异性、敏感度、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3.33%、95.79%、4.21%、6.67%。结论:对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实施增强CT诊断价值性较高。

【关键词】: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价值

腮腺属于人体最大唾液腺,富含丰富脂肪组织,容易引起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发生,主要是指单侧或双侧腮腺出现两个或以上的原发性肿瘤,具有复发率高、发生率高、病残率高等特点,早期常实施CT检查,其能够明确神经血管侵犯程度,了解有无淋巴结转移现象,从而确定病情,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 [1]。而本文旨在探索对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实施增强CT检查的临床意义,具体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此次研究人员选择110例疑似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均在2016年2月18日至2017年2月18日期间收集。平均年龄(38.95±5.47)岁,58例为男性,52例为女性,发病至就诊平均时间(5.43±1.05)月,临床症状:48例患者存在无痛性生长肿物,31例患者存在肿块渐进性增大,44例患者存在发热现象。入选标准:(1)患者均能够完成正常交流,且无沟通障碍、听力障碍现象;(2)患者均知情本次实验目的,且签署协议书;(3)患者均无精神家族史;(4)患者均同意进行本次各项实验检查。

1.2 方法

增强CT检查:CT扫描仪选自东芝公司生产的64层旋转CT,检查前,将螺距调整为0.984:1;层距为5mm;层厚为5mm;转速为每秒0.5r;管电压为200kv;管电流为350mA,扫描范围自眶耳平面至锁骨上端。随后增强扫描频率,并经静脉注射对比剂,总剂量为85ml,保持每秒2.5~3.0ml的速度,并将图像传至工作站。

图像分析:记录病变强化程度、密度、边缘、形态、分布范围、淋巴结肿块、囊变坏死情况以及邻近结构的侵犯情况。在测定病灶CT值时可利用ROI,求均值,且对同一病灶保持形状及大小一致性、增强扫描层面、保持平扫,避开囊变区域和硬化伪影。强化程度以扫描增加值评价:明显强化:增加值≥40HU;中等强化:增加值20~40HU;轻度强化:增加值<20HU。

1.3 观察指标

分析CT对病变类型、病变位置的诊断正确率。

分析增强CT的敏感性、特异性、误诊率、漏诊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0.05代表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CT对病变类型的诊断正确率

110例疑似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中,确诊的有95例,其中41例为多形性腺瘤,38例为腺淋巴瘤,8例为腮腺囊肿,8例为血管瘤,CT诊断正确率为95.79%(91/95),与确诊结果无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分析CT对病变类型的诊断正确率

 

2.3 分析增强CT诊断价值性

增强CT的敏感度为95.79%,特异度为93.33%,漏诊率为4.21%,误诊率为6.67%。如表3所示:

表3. 分析增强CT诊断价值性

 

3 讨论

腮腺多原发性肿瘤发生率高达3.4%~4.8%,主要是指单侧腮腺或双侧腮腺发生多个原发性肿瘤,若干预不及时,可导致恶性肿瘤远处转移、术后复发、术中残留的发生 [2]。目前常实施影像学检查,包括CT、超声、X线、MRI等检查,其各存在优势,但通过分析往期多项报道,可发现CT检查特异性最高 [3]。

增强CT具有无痛苦、无创性、操作简单、价格低廉、诊断正确率高等特点,能够清晰显示病灶强化情况和内部结构,方便对肿块的定位和清晰显示肿块轮廓,且能够了解肿块周围结构有无移位、受侵犯现象 [4]。腺体导管和腮腺腺体大部分集中在浅叶,因此肿瘤常位于浅叶位置,通过CT检查,可以面神经划分,以颌骨升支后缘8.5mm作为弧线,判断面神经走向,从而能够清晰显示、区分浅叶肿瘤和腮腺深 [5]。腮腺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转移癌、腺样囊腺癌、恶性混合瘤、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等,其均表现为侵犯周围肌肉神经、血管,肿块疼痛,边界不清,质硬,肿块形态不规则,生长迅速,且表现为张口受限、疼痛、面部麻木等,腮腺良性肿瘤主要表现为形态规律,且呈均匀样,边界存在囊变或不清晰状态,为轻中度强化 [6]。本次实验中,1例误诊,4例漏诊,主要是由于面神经在CT中无法直接显示,因此在检查过程中,还需加强以下几点的注意:(1)位于腮腺和茎乳孔间的脂肪在CT乳腺中表现为透亮区,且提示为面神经受侵犯;(2)若患者面后静脉受累移动,便可提示为面神经受侵犯;(3)茎突或乳突尖的骨质受到破坏,可显示为面神经干受累 [7~8]。

总而言之,增强CT具有操作简单、利用价值性高、无创性等特点,用于腮腺多原发性肿瘤患者中,能够发挥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临床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且能够降低临床漏诊率和误诊率。

【参考文献】:

[1]余韵,颜雨春.多层螺旋CT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13(3):374-377.

[2]温晓玲,沈江,伍东升等.腮腺少见肿瘤的增强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5,85(4):414-418.

[3]高润涛,苏莎.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3):168-170.

[4]王芳,王慧,张云清等.不同类型腮腺少见肿瘤的增强CT表现特征[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8):899-901.

[5]奚广伟,刘影.腮腺造影螺旋CT检查在腮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2,28(4):521-524.

[6]华奇峰,胡碧波.腮腺肿瘤中囊性病灶的影像学表现及其与肿瘤良恶性的相关性分析[J].浙江医学,2015,37(8):685-688.

[7]薛鹏,史大鹏,张伟等.CT灌注成像及增强扫描在腮腺多形性腺瘤与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9):1334-1337,1353.

[8]朱旭娜,苏丹柯,刘丽东等.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腮腺常见上皮性良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31(12):2082-2085.

论文作者:高燕 吴雯菁 刘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2

标签:;  ;  ;  ;  ;  ;  ;  ;  

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价值分析论文_高燕 吴雯菁 刘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