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如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人类离开电能几乎寸步难行,所以对于电力技术人员来说,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是至关重要的。为了提高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本文主要对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配电线路;接地装置;施工技术
在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接地装置的施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接地装置的施工出现了质量问题,当出现较为的严重的雷电天气时,配电线路就很有可能遭受雷击,从而导致电力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对此提起高度重视。
1 配电线路中的接地装置
1.1 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主要作用
在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属于一种保护装置,主要发挥着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配电线路中的接地装置一共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接地线和接地体,而接地体也分为两种不同的种类,分别是人工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简单的说,人工接地体其实就是一种电气装置,但是这种电气装置却是由人工来进行架设的。在人工接地体中,有一种保护性接地体专门发挥保护作用,当人类或者动物在无意中接触到配电线路时,这种保护性接地体可以让人类或者动物不会受到电击的伤害,从而保护人类或者动物的生命安全。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则完全不同,自然接地体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本来就存在的一种接地体,在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这种自然接地体也是很常见的。
1.2 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主要原理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保护形式也有所区别,一种保护形式就是零线接触保护,而另外一种保护形式就是接地保护。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采用了零线接触保护这种保护形式,那么配电线路中的接地装置就必须选择三相四线制的零线系统,为了充分发挥这种接地装置的保护作用,电力技术人员必须把电器的外壳和中性点进行连接,连接完成之后,整个接地系统的框架与PE保护线、电器的金属外壳都会连接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配电线路遭到了一定的破坏,那么配电线路的某个部分就一定会与电器的金属外壳进行接触,此时相线与零线之间就会发生短路现象,在瞬间产生非常大的短路电流,直接就会导致跳闸现象的发生,保险丝也会因短路电流过大而熔断,从而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保护作用。
1.3 三相五线制中接地装置的主要原理
在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三相五线制也是一种常用的接线形式,在这种接线形式下,其接地装置也会与普通的接线形式有所不同。当采用三相五线制这种接线形式时,位于变压器二次输出端的工作零线必须要与PE线分开,只有这样才能组成一个有效的接地装置。当配电线路受到破坏时,由于工作零线与PE线是没有连接的,所以电器的金属外壳只能与大地相连接,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2 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施工技术的探讨
2.1 正确选择接地材料
在进行配电线路的施工时,正确选择接地材料是提高接地装置施工质量的重要方法。对于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来说,如果想要正确的选择接地材料,首先一定要对配电线路的施工环境进行仔细的考虑,如果错误的选择了接地材料,不仅不能发挥接地装置的保护作用,而且也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当配电线路需要进行水平接地时,接地装置的接地材料就必须选择截面积为50mm*6mm的镀锌扁钢,然后还要将这种镀锌扁钢进行一定的处理,将其加工为圆弧状,圆弧的半径应大于压带距离,否则将无法进行接地装置的施工。除此之外,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这种钢材的厚度也是有要求的,由于这种镀锌扁钢是接地体的主要施工材料,所以这种镀锌扁钢的厚度必须均匀,如果钢材的厚度凹凸不平,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接地装置的保护作用也会被极大的削弱,所以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必须对此提起高度重视。
2.2 正确选择水平接地技术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地理环境十分复杂的国家,因此在进行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施工时,电力施工人员必须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一定的考虑,然后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正确选择接地技术。对于我国一些土层较薄的地区来说,在进行接地装置的施工时必须采取水平接地技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平接地技术一般都是采用镀锌扁钢或者是圆钢作为接地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将所需的钢材焊接在一起作为接地装置的接地体,然后施工人员需要把焊接好的接地体埋入事先已经挖掘好的深坑之中,这些深坑的深度一般都在2米以上。在将接地体埋入深坑的过程中,电力施工人员也要注意这些接地体之间的间距,最好让接地体和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保持在2米到4.5米之间。只有这样进行施工,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才会得到保障,接地装置也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保护作用,保障电力系统的持久稳定运行。
2.3 正确选择垂直安装技术
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不同,接地装置的施工方法也会区别,因此在某些地区,配电线路的接地装置必须要采用垂直安装。垂直安装技术一个重要的施工要点,就是要让接地装置的接地体与地面保持垂直关系,而且对于一些多极性的接地装置来说,不仅需要让接地体与地面保持垂直,还要让接地体与地面保持一定的间距,最好在2.5米左右,接地体和接地体之间的距离也应保持在2米以上,这样一来,屏蔽作用带来的影响将会被大幅削弱,接地装置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保护作用。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垂直安装技术一般都是采用环形安装的方式,环形安装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效率,但是,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对环形部位提起高度重视,因为在这个部位中很容易产生缺口。为了避免这种缺口的产生,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对接地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最好将这些钢材制成锥形体,之后进行环形安装时就不会产生任何缺口。
2.4 正确选择架空施工技术
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几乎都是在露天的环境下进行的,所以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外界环境有着巨大的关联。对于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来说,在进行线路的架空施工之前,首先一定要对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进行一定的考察,不能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配电线路的施工,尤其是对于线路的架空施工。如果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就已经对该地区的各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那么选择出来的线路架空施工方法就会更加科学合理,施工效率将会被大大增加,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也能提前进行一定的考虑,即使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真的出现了这些问题,也能及时的进行解决。但是,如果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没有提前对施工环境进行一定的了解,那么在实际的线路架空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最终的施工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在配电线路的施工过程中,线路的架空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贯穿于整个配电线路施工过程的始终,一旦线路的架空施工出现了问题,那么后续的对于接地装置的施工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2.5 正确选择排水技术和杆塔施工技术
在接地装置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了雷雨天气,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一定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雨水及时排走,否则雨水的积存将会对接地装置的施工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一定要正确选择排水技术,将施工场地的雨水及时排走,最常用的排水方法是选择在接地装置施工场地的周围挖设一些排水沟,当遇到雷雨天气时,雨水可以顺着这些排水沟直接流走,而不会在施工场地积存。而且,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还要做好排水设施的维护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除了要做好排水工作之外,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还应对杆塔的施工提起重视。杆塔的施工也是接地装置施工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进行杆塔的施工时,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首先一定要正确选择杆塔施工技术,这是保证杆塔施工质量的前提。而且在进行杆塔的施工时,一定要做到杆塔与配电线路完全适配,严禁出现杆塔下沉或者是变形的现象。
2.6 加强勘查监督工作
与其他工程的施工相比,配电线路的施工非常注重整体性,如果前面的施工出现了问题,那么后续的施工将很难继续进行,所以如果想要提高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那就必须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都不出现任何问题。因此,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加大力度做好勘查监督工作。在进行勘查监督工作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保持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对待任何问题都要实事求是,不能进行任何的隐瞒。如果勘查监督人员没有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从而得出了错误的勘查结论,那么将对后续的施工过程产生极为严重的影响。所以,勘查监督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提起高度的重视,要认真完成勘查监督工作。
3 总结
总的来说,配电线路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对配电线路施工中接地装置的施工技术提起高度重视,要在施工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努力提高配电线路中接地装置的施工质量,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蒲建国. 配电变压器及配电线路设备防雷保护方式探讨[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7(32)
[2] 刘广庆. 10kV配电线路管理技术措施[J]. 黑龙江科学. 2016(21)
论文作者:黄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线路论文; 装置论文; 杆塔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过程中论文; 作用论文; 也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