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对策论文_杨月影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对策论文_杨月影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红峰镇中心校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具有较强的广泛性,但如果仅局限于教材本身,便会出现学生阅读面狭窄,阅读兴趣、阅读理解能力差的现象。因此,在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加强对拓展性阅读对策的探讨。本文笔者先对局限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有效的提升对策,旨在为相关教育研究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提升对策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曾明确指出:阅读教学需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不断进行情感体验,积累丰富的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阅读方法,能合理理解与鉴赏课文,不断接受高尚情操及趣味的熏陶,给予学生个性阅读与发展的机会,使学生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而想要实现这种种的教学目标,除了学习语文教材外,还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拓展性阅读,这是培养学生语感、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的关键所在,当然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良好阅读习惯及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局限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问题

1、阅读范围小

通过对目前较多小学生的调查发现,她们的实际阅读活动只停留于课文与相关文章的阅读中,在课下时间并不会去阅读各种课外读物,使得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对课外知识了解甚少。长期以往,会存在学生由于无法感受阅读的价值,从而逐渐对阅读失去兴趣的现象。

2、阅读内容与生活关联性小

对于每篇作品而言,其实都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但从目前较多老师的小学语文阅读现状来看,往往存在阅读教学外延性不断萎缩的现象,使得学生的阅读资源匮乏,阅读视野仅局限于基础性阅读范围中。长期的阅读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脱离,会使得学生自主阅读、体验生活的意识逐渐消失,这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是无任何帮助的。

3、未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反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便只会机械的读,没有思考的意识,难以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无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加强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使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意识,要善于将所读到的好词、好句及段落记录下来,并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及时写下来,不断深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技巧,有效总结文章的中心情感,养成良好的读、记录、交流、思考等阅读习惯。

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策略分析

1、善于借助阅读情境激趣

众所周知,未见意趣,必不乐学。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意识到此点,并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并点燃学生的热爱知识火花,从根源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动机。首先,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明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借助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中外成名作家的写作之路与故事,给学生提供榜样,激发学生强烈的自我阅读需求。其次,要善于借助教室后黑板定期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读物,让学生逐渐具有自主阅读的意识。最后,要善于运用课文教学过程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观潮”课文时,老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观潮的短视频及激动人心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图片及视频的美之时,更好的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2、借助多媒体拓展性阅读途径,训练学生的语感

学生想要灵活驾驭语言文字,就需要不断的阅读,提升自身的语言。究竟什么是语感呢?语感即指一种文学修养,是在长期的语言感受、运用之后,形成的一种快速感受领悟文字的阅读能力。所以对学生进行语感的训练过程中,要善于借助信息技术来让学生对其进行深入品读与品味,促使学生在朗读中更好的推敲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功力,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积累、感悟、模仿,培养与提升学生的语感,循循渐进的提高学生的朗读与鉴赏能力。

拓展性阅读需要老师给予学生多样性阅读的机会,让学生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网络资源具有信息量大、类型丰富、时效性强等特征,都能为学生的拓展性阅读提供有利条件。比如可以给学生推荐“鲁宾逊漂流记”、“一千零一夜”等课外读物,让学生在网上自主搜索并阅读,读完之后在线与同学、老师、网友等进行讨论、交流与分享,既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拓展视野,还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3、合理展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拓展阅读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拓展阅读能力,不仅需要依靠课堂时间,还需要借助课外实践活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只需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即可,通过师生共同遨游于书海之后,学生能更好的分享与感受读书的乐趣所在,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比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读书节,并对每次读书节的主题进行限定,如“传承中华语言美,扬我中华魂”。让每个班级中的学生都有机会提高自身的拓展性阅读实践能力。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根据主题进行角色扮演课外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为人处世道理;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进行演讲、经典对话等,让每个阶段的学生都不断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相信此种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阅读视野得到了拓展,最为关键的一点是通过全校师生的读书心得交流之后,学生的阅读能力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4、组织学生比较性阅读,提高拓展阅读效果

比较性阅读是提高学生拓展阅读效果的关键所在,并且能使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更丰富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在学习“静夜思”古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情感,老师需要找一些类似“静夜思”的思乡诗文让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更好提升学生的鉴赏及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习惯。

【总结】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较强的课程,想要学好此门课程,必须要学生进行不断的拓展性阅读。因此,老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及学生的阅读实情,从多角度着手来设计拓展性阅读活动,确保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感、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等得到共同性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策略[J].庄圆红.学苑教育. 2015(02)

[2]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研究[J].王小坚.语文教学通讯. 2017(03)

论文作者:杨月影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6

标签:;  ;  ;  ;  ;  ;  ;  ;  

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的对策论文_杨月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