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完善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完善_成人教育论文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改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人教育论文,理论研究论文,进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已走近21世纪。世纪之交的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面临着双重任务:总结和开拓。总结和开拓都是为了促进成人教育理论的发展,使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

在我国,成人教育具有久远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但是,成人教育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成人教育作为教育科学理论的一门新兴学科,能够独树一帜并得到较快的发展,则是近20年来的变化。

进入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走向繁荣的起点。此时,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在我国崛起不是偶然的。如果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创造了契机,提供了适应理论发展的土壤和环境,那么,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其一,来自历史的反思。建国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几经曲折和反复,成功与失败交织在一起。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逐渐步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遵循教育内在规律健康发展的轨道,教育科学研究获得了新的生机。特别是经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人们的思想获得了空前的解放,再重新审视历史,总结过去,对已有的重大教育理论进行理性的反思和验证,对成人教育的理解已不能满足于狭隘的经验和浅层表向的认识,渴求深入本质探求成人教育的内在规律,从而提高了对成人教育科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这种理论意识的觉醒,不限于理论工作者,也包括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实际工作者。由此,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有了自己的位置。

其二,来自开放引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国外成人教育思潮蜂拥而入,从思想、理论、法规、制度到手段、技术、方法,以及改革的动向被广泛地介绍进来,这些新鲜的现代教育信息为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的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打开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窗口。开阔了研究的视野,也为正在寻找出路的成人教育改革提供了以资借鉴的经验。诚然,这些理论、经验瑕瑜互见,要有批判地学习和吸收,要在“引进”中结合中国的国情,这就促使理论工作者更广泛地了解世界各国,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由此,推动成人教育比较研究的形成。

其三,来自实践的呼唤。进入80年代,教育改革成为了主旋律。随着改革的深入,成人教育领域不断扩大,形式多样化。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异军突起,远距离教育方兴未艾,岗位培训教育、继续教育、专业证书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等应运而生,使成人教育逐步摆脱“普教化”的模式,拓展了广阔的教育空间。实践的发展为理论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课题。同时,急剧的社会变革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新的挑战,亟待理论给予指导和抉择,现实呼唤着理论。然而,成人教育理论发展滞后于实践,陷入捉襟见肘的窘境。实践的需要是理论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它促使理论工作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改革中提出的大量理论和实际问题作出科学的分析和解答,由此,促成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研究的结合。

以上三个方面相互作用,并且与客观外在环境相结合,构成了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良好开端。

纵观80年代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研究的发展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起步阶段(70年代末至1985年)。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了开拓性的基础工作。

(1)引进、翻译国外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以介绍和描述为主,进行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的普及。1979年5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介绍外国成人教育的文集《业余教育的制度和措施》。继而,孙世路编著的《外国成人教育》,杨连江、蒙定明编著的《国外企业职工教育》以介绍为主,寓评于述,力图揭示成人教育中某些带规律性的东西,以资借鉴。此后,一些介绍美、日、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成人教育的资料和文章见诸报刊,为了解世界成人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打开了窗口。

(2)建立机构,组织队伍,开展群众性的研究。1978年重建后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成立了教育制度研究室(成人教育研究室的前身),有了专职成人理论工作者。1981年华东师范大学组建了成人高等教育研究室,是我国最早的成人高等教育专门研究机构之一。1982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成立,标志有组织的群众性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开端。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建立了成人教育研究机构,初步形成了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在成人教育科学理论的研究、传播和应用上起了骨干作用。

(3)成人教育研究纳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自80年代始,国家实施了以5年为周期的教育科学规划,成人教育被纳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以后,又成立了成人教育学科规划小组。1982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会,在确定的36项全国教育科学“六五”规划重点项目中,成人教育列入2项,表明成人教育作为独立的学科拥有了一席位置。

(4)初期的理论研究侧重成人教育的概念、起源、地位、作用和正规化等基础理论展开讨论,由于研究力量薄弱而且分散,显得“孤掌难鸣”。

2.发展阶段(1986年至今)。1986年12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会后,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该《决定》在总结成人教育历史发展的基础上,对成人教育的地位、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指出“成人教育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明确“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它与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同等重要”。《决定》在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树起了新的里程碑。随之,成人教育研究呈现出活跃的态势。主要特点是:

(1)相继出版了一批有关成人教育基本理论和学科建设的专著。成人教育学方面比较有影响的代表作是王文林、余博、宋文举主编的《成人教育概论》和王茂荣、朱仙顺、李元海编著的《成人教育基础研究——理论与实践》。两部专著从不同的角度,各有侧重地阐述了成人教育的概念、对象、方针原则、基本规律、内容形式等,初步架构起学科理论的框架。作为教学用书,它们填补了我国成人教育学科的空白,并分别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全国职工教育优秀专著奖。分支学科的研究专著以职工教育尤为丰厚。已出版的有周泽林的《职工教育概述》、郭文林的《职工教育学》、罗平基、陈养辉的《职工教育概论》、王茂荣、张正身的《职工教育学概论》、曾辉、王显润的《职工教育管理》、孙世路、曾义祥的《职工教育管理学概论》、叶忠海的《职工教育心理学概论》、陈太运的《职工教学论》、蔡棋瑞的《职工学习学》等。辞典、工具书有《成人教育手册》、《成人教育辞典》、《成人教育大事记》、《职工教育手册》、《英汉成人教育词汇》等。还有系列的成人教育译著和比较成人教育的专著不断问世。这些都为成人教育基础理论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另外,《中国成人教育理论丛书》编纂委员会的成立及成人教育系列理论专著的编辑出版,标志着以成人教育学为骨干的学科群建设已摆上了日程。

(2)课题研究突出以应用研究为主,紧密结合成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如,国家级重点课题《农民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工商企业岗位职务培训研究》、《中国扫盲教育研究》、《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等就有很强的实践性,而《高中后教育模式研究》和《中国岗位培训制度研究》则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宏观决策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各课题组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对大量丰富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的研究和理论的提炼,经验性、诠释性的研究与专题性、决策性的研究结合,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成人教育决策、宏观管理以及教育实验改革产生直接影响。

(3)开展学术争鸣,促进理论的深化。1987年6月,国务院批转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成人教育要以岗位培训为重点后,岗位培训立即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许多论文从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上,从岗位培训与劳动人事制度的关系上,对实施岗位培训的必要性、现实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揭示了岗位培训的本质、特点和功能。进入9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教育的经济功能日益为人们所认识,“社会主义市场与成人教育”成为又一个“热门话题”,形成了广泛的理论争鸣。各地召开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报刊杂志开辟专题论坛。1993年5月首届全国中青年成人教育工作者理论研讨会的主题是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人教育面临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年11月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也举办了“成人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讨会,围绕市场经济对成人教育的影响,培训市场问题,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问题,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目前,学术界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成人教育的立法”、“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等给予极大的关注。尽管这些研讨没能取得较为一致的意见,但并非无益之争。不同观点的争鸣是丰富和推进理论发展的催化剂,而争论的深度和广度则是学术不断成熟的标志。

(二)

近20年来,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探索,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无论是在拓宽研究领域方面,还是在提高学术水准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于指导成人教育的实践,推动成人教育改革,促进理论自身的发展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1.理论研究的进展

我国成人教育基础理论比较薄弱。近20年来,围绕成人教育的本质、基本特点、发展规律;成人教育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地位作用;成人教育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展开了讨论。虽然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科学理论,但是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为突破口,使一些理论问题取得了共识。最突出的就是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以及由其所引发的整个教育理论的震荡和教育实践的变革,它使成人教育在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首先,终身教育打破了传统学校教育是唯一的教育途径的神话。教育不再是一次性的,而是伴随人的一生的连续过程,学校教育仅仅是这个过程的前奏,而成人教育是通向终身教育的重要桥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不再是普通学校教育的附属品,而是终身教育链条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本条件。因此,要求社会必须为成年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并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予以保证。其次,终身教育强调教育是连续不断地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其所追求的教育价值既可以体现在学历文凭上,也可以表现在对工作和职业的适应性上,还可以凝聚在受教育者个性特长的发展上,这就拓宽了成人教育的价值标准,扩大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第三,终身教育要求建立一体化的教育体系,纵向上集学前教育、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身,横向上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为一体,并向学习化社会发展。观念的突破和更新,是教育改革的前提和保证。终身教育思想对我国成人教育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立成人教育作为国家的一种教育制度,规定国家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这是立法的一项重要成果,表明终身教育已不再是一种遥远的理想,而是存在于复杂的教育变化中的现实。

理论的推进主要在以下三个层面有所深入和扩展。

(1)研究成人教育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将成人教育置于社会大系统中,从宏观角度研究成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揭示成人教育与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探讨成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寻找成人教育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方法和途径。比如,对成人教育的功能的探讨。70年代,对成人教育功能的认识,只笼统地停留在成人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途径上。80年代,认识有所深化,冲破了一些禁区,从“阶级斗争工具论”转发对生产斗争工具职能的关注。特别是中后期,比较突出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明确成人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生产力,推动和促进经济和生产的发展。90年代,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引发多维角度审视成人教育功能,强调成人教育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有政治功能、文化功能、道德规范功能。一些研究还提出区别成人教育的社会功能和育人功能,两者不可偏废,辩证地从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统一性来阐述成人教育的基本功能。又如,“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大讨论,通过对“市场经济对成人教育的影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引进竞争机制”、“建立教育、培训市场”等理论问题的争鸣,在成人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走向市场经济上形成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成人教育要进入市场。认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维的市场体系已经形成,其中包括成人教育市场“成人教育商品化、产业化”、“成人学校企业化”则是成人教育进入市场的具体化。第二种观点,成人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通过人才的培养为市场经济服务。第三种观点,认为成人教育要深化改革,引进市场机制。深化改革,就是要改革成人教育管理体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引导成人教育,政府行政部门指导成人教育的新的运行机制。成人学校变封闭办学为开放办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变化,确定成人学校的办学形式、规格、数量、改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引进,是适度引进,而非全面引进。不能简单照搬和移植经济规律,对不同层次类别的成人教育采取不同的调节机制和途径,区别对待。既遵循教育的规律,又引进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办学的多样化。“成人教育与市场经济”的探讨仍在继续,随着实践的发展,对成人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认识的深化,将有助于引导人们走出理论的盲区和误区。

(2)研究成人教育与各类教育的关系。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成人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存在着补充、衔接和延伸的联系,与职业教育有交叉和重合。各类教育之间有共性,也有质的差异性,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是不能混淆和替代的。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成人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远没有引起全社会的足够重视,轻视成人教育的思想仍然存在。研究成人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阐明它区别其他各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现实意义。近期关于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讨论,就是针对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大背景下提出发展职业教育,职前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强调成人教育以岗位培训为重点,造成人们对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关系的混淆,以为职业教育可以涵盖和替代成人教育的认识偏差而展开的。《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研究》(叶忠海)从基础理论和中外历史考略角度,阐述了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异同,明确了两者之间不可替代的关系。研究从教育对象、教育境域、具体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过程、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方法、教与学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比较,指出“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本质属性不同的教育范畴:前者,其实质是终身发展教育,个体人向自由而全面发展——人类社会最高目标发展的桥梁,使人和自然、社会保持和谐协调的统一;后者,在现阶段其实质是生计教育,是个体人谋生的手段,使人和职业活动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从理论上搞清成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从实践上体现出成人教育的优势和特色,将有助于成人教育走出生存危机的阴影,理顺成人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关系,使教育全面协调发展,并发挥整体效益。

(3)研究成人教育内部结构、联系、特点及规律。成人教育是一个多样化、开放化的教育体系。近年来,专题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各类成人教育的研究有:中国扫盲教育的研究,提高乡镇企业劳动者素质问题的研究,工商企业岗位职务培训的研究,成人学历教育的研究,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改革的研究,高等函授教育的发展和管理的研究,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教学手段的远距离教育的研究,社会力量办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妇女教育,老年教育的研究等,综合性研究包括:成人教育发展战略的研究、成人教育结构问题的研究、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各类成人学校办学机制与管理体制的研究、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等。但是,研究发展很不平衡,比较而言,成人教育管理研究颇为活跃,而成人教育教学研究相对薄弱,课程理论、教学法研究、成人生理和心理研究、教育教学评估研究、成人学习理论研究等较少有人问津。

2.应用研究的进展

应用研究是成人教育研究中最为活跃、最为丰富的领域。应用研究突出两个“服务”,一是为宏观决策服务,进行教育决策有直接影响的实证性研究和政策性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可操作的方案,作用于教育改革实践;二是为教育改革实验服务,开展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性研究,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和规范教育改革实践,这一特点在以下几个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中得到集中体现。

“农民技术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关系的研究”(余博等主持)旨在探讨农民教育与农村经济建设的相互关系,探索增强农村吸收和应用科学技术能力的途径和方法。该课题按照经济发达、次发达和不发达地区的分类,在江苏、辽宁、四川和河南省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县23个乡镇进行调查,在取得大量数据和典型材料的基础上,研究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民素质的要求,对科学技术和人才的需求,分析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比较科学地规划了现阶段农民技术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提出了农民技术教育的模式构想的改革和发展农民技术教育的政策建议。该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对农民教育模式的构建,农民技术标准和农民技术教育政策具有独创性,对教育决策有参考价值。

“高中后教育模式的研究”(董明传主持)是一项战略性的应用研究。该研究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调查和综合研究,在确定高中后教育培养规格类型,优化教育整体结构和理顺各类教育的关系方面有所突破。同时为宏观决策提供了综合信息、有依据的分析结论和可供参照的政策建议。课题研究表明,高中后教育模式的建立应着眼于合理开发具有高中阶段程度青年毕业生和在职劳动者的人力资源,培养第一线急需的应用人才,理顺和完善高中以上、本科层次以下教育结构与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高中教育的协调关系。我国发展高中后教育要选择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向非学历教育倾斜的发展模式;建立与学历文凭证书并存并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形成多导向分流、多层次结构和具有开放特征的教育模式;把高中教育会考制度、高中就业教育与培训、就业后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统筹考虑,使职前和职后高中后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我国创建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其特点是将个人自学、社会助学与国家考试相结合,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以高等学历为主的国家考试,培养、选拔人才。其中考试是主导性的一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试科学研究”(潘懋元等主持)运用教育测量学的理论与技术,着重研究现代测量理论在自学考试中的应用,试题的建设,施测过程,评卷的标准与程序以及毕业质量的评估等,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其开拓性的研究是提出了试题“内容难度”和“考试目标”的概念;提出了确定及格线的统计方法,并在命题工作中试用取得成效;题库建设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实验比较,获得阶段性成果,运用于考试实践。管理研究,主要开展了全国建立命题中心的研究,考务管理、考籍管理、助学管理等的研究,以保证自学考试的质量和效益。

教育实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成果实现转化的“中介环节”。成人教育的实验研究已经起步。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推出在全国百家企业进行实验的举措,随后,“企业教育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课题研究启动,各实验企业相继制订企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案,确定了实验起步项目和中长期项目。经过“八五”的实验研究,该课题第一次以崭新的角度提出企业教育的概念,系统地研究和概括了企业教育的体制、机制、结构、类型、投资、效益和政策等问题,总结了五类企业教育实践形式和两种评估方法,推出一批改革实验的典型,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有所创新。

3.研究方法的改进和多样化

理论研究的初期,大多数人采用传统的思辨方法,习惯于坐而论道,闭门造车;由于专职研究人员少而散,研究处于各自为战,零敲碎打的状态;限于个体研究者单一的知识结构,研究思路狭窄,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状态对于成人教育这样一个无限开放的教育领域和一门涉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诸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来说,显然是极不适应的。

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功而进步的。近20年来,教育研究方法本身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个别走向集合,从随意性走向科学化。

(1)不断走向开放。这种开放既包括与成人教育内部各类教育的沟通、联系,从总体上把握研究对象,用系统的方法克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评价诊断;也包括广泛吸收各门学科的新成果,移植、借鉴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使成人教育理论研究有所开拓和创新;还包括面向世界,重视比较教育研究,从单纯的翻译、介绍,逐步变成结合我国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分析比较。

(2)不断走向集合。随着学术交流的增加,科研力量的壮大,研究人员、研究机构之间开展了地区内的协作,以后逐步发展为跨地区、跨学科合作,再以后又以课题为纽带,以专职研究机构为骨干组成联合攻关。这种集合集中了群体的优势,为开展重大综合性研究提供了可能。如,《高中后教育模式研究》就先后集合了300多人参与研究,进行了全国范围的高中后教育的现状和高中毕业生流向的调查,以及人才结构与教育模式的综合研究。经过3年多的努力,成果丰厚,除完成了课题总报告,还撰写了近300篇专题研究报告和论文,出版了《中国高中后教育模式研究论文集》和《国外及中国台湾高中后教育模式研究论文选编》。在集合中团结协作是必需的,但同时又提倡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开展学术讨论。因为重大理论的突破往往是通过民主的学术争鸣来实现的。

(3)不断走向科学化。多年来,许多研究工作者已注意通过广泛的学习,把定向积累与全面开拓结合,以专带博,改变自身单一的知识结构,提高科研素质。同时开始重视在研究中运用教育实验、测量、调查、统计、评价及系统的方法,强化实证研究。如,《中国扫盲教育研究》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结合,在对农村青壮年文盲现状的调查中,采取了二阶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黑龙江、吉林等10个省、500个乡的5000名文盲、半文盲和5000名扫盲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回收的近百万个数据,经计算机处理,进行变量统计分析,为课题研究和宏观决策提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科学的方法也保证了课题研究成果的正确、有效性。当然,不可避免地留有简单化的痕迹,但毕竟是一种改进,一种突破,一种多样化的发展。

(三)

近20年来,成人教育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较之蓬勃发展的成人教育实践、理论仍显得遥遥落后。与教育学众多学科比较,其发展也显得缓慢而沉闷。成人教育是一门正在形成的、年轻的学科,迄今关于这门学科的定义、基本概念、研究范围还存在种种争议,学科体系、范式和总体内容还没摆脱普通教育的模式。一种理论体系的建立是理论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我国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已经历了初创阶段,今后的任务就是要尽快地促使它走向成熟。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的实践,我国有着足以产生伟大理论的丰富的成人教育实践。面向新世纪,成人教育研究任重而道远。

成人教育基础理论的疲软是学科建设内在的弱点。建立符合成人教育发展规律,有中国特色的成人教育体系是跨世纪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和重要任务之一。成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奠定宽厚的理论基础应包括对已有理论基础的深化和对新理论的开拓。既要继承传统教育科学的精华,借鉴相关学科和国外本学科研究的成果,从一系列发展着的现代学科中吸收营养,以提高自身理论的开放程度,开拓广阔的研究领域;又要有所突破,只有更新观念,大胆创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探讨新问题,寻找新解答,或对已有的体系、框架、理论和观点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才能走出普通教育理论体系的束缚,形成体现本质特色的新的学科理论体系。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的立足点是成人教育改革实践。成人教育研究要完成学科建设的任务,必须建构其理论体系,形成科学知识系统,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成人教育研究要满足实际的需要,则必须从现实问题出发,进行大量的应用研究,两者密不可分。理论研究为应用研究提供方向、方法,把具体问题的解决提高到理论层次去思考;而从实际出发的应用研究为理论研究提供充分的材料,提供验证。两方面的结合与统一,形成良性循环,才能有效地推进学科建设的发展。

成人教育研究走向成熟有赖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成人教育研究队伍。从总体看,我国专职研究队伍无论是整体结构,还是个体素质上都存在明显的缺陷。“水之积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知识结构的单一化,无疑限制了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和研究领域,也影响研究水平和方法。因而研究人员要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定向积累和全面开拓结合,以专带博,逐步建立起有主体科学学科知识、相关学科知识、方法论知识和信息知识等合理的知识结构,提高研究的水平和质量。大力培养青年研究力量,培养跨世纪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制定必要的倾斜政策,重点扶持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建立评估体系和奖励制度,更有力地推动增设成人教育硕士点,保证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科研队伍,实现学科专业梯队结构的优化。

改进成人教育科研管理体制,促进研究能力的发挥。长期以来,成人教育研究人员数量不足,力量比较分散,各研究机构之间缺乏稳定的联系和信息来源,研究人员处于封闭的环境,散兵游勇式的研究难以形成高质量的合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在科研规划管理上加强组织协调,建立必要的科研制度和机制,变自发的研究为自觉的研究,变无序的研究为有序的研究,变分散的研究为集中研究。特别是通过课题研究,采取“联合攻关”,力争在成人教育的热点、重点和难点的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努力创新出更多有价值有影响的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精品”。

未来的21世纪,成人教育理论研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将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实践对理论的呼唤,构成成人教育理论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那么,处于世纪之交,这种呼唤则蕴含了更深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期待。为此,成人教育理论工作者应该做出自己积极的贡献。

标签:;  ;  ;  

成人教育理论研究的进展与完善_成人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