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的经济运行--1994年公报1995年展望_国有经济论文

电子工业的经济运行--1994年公报1995年展望_国有经济论文

电子工业经济运行——一九九四年公报 一九九五年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四年论文,公报论文,经济运行论文,九九论文,电子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全行业维护中央关于“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以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带动产业发展,着力抓了关系行业发展全局的重大工程,深化企业改革,积极利用外资,扩大对外开放,组织实施大公司战略,加强经济运行的宏观综合协调,促进了电子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各项改革政策的逐步实施,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工业生产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总体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市场销售稳中有升,产品进出口取得较快发展。实现了生产效益的同步增长。

(一)、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1994年电子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为1858.9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年计划的109.3%。其中投资类产品累计完成了405.4亿元,同比增长27.3%;消费类产品完成809.1亿元;同比增长31.8%;元器件类产品完成644.4亿元,同比增长32.8%。从发展态势上看,第一、二、三、四季度完成工业总产值分别为360.3亿元、458.2亿元、477.6亿元、562.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4%、27.6%、33.9%、29.1%;二、三、四季度与前季度环比增长分别为27.2%、4.2%、17.8%。三大类产品生产总的趋势是:投资类电子产品稳中有升,增速逐月加快;消费类电子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年初高速增长,年中回落,年未回升;元器件类电子产品未出现大的起伏,发展比较平稳。

主要电子产品的产量计划完成较好。全年系统内企业完成电视机2825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571万台,录像机179万台,中小型计算机374部,微型计算机17.6万部,其中32位以上微机12.7万部,打印机20.7万台,显示器207万台。,程控交换机719万线,其中数字程控交换机558万线,显像管2362万只,其中彩色显像管1291万只;电子元件390.2亿只;半导体分立器件107.8亿只;集成电路2.1849亿块。

(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到11月底,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084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0.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93.2亿元。预计全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利税总额分别为1250亿元、55亿元、10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2.6%、27.8%、29%;实现利润和利税指标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0%和105%。综合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到11月底,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97.2。在6项经济效益综合指标中,比上年提高的有5项,即:工业资金利税率为6.69%,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为4.92%,工业增加值率为26.39%,分别比上年提高了0.5、1.02和0.84个百分点;工业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25次,比上年提高了0.03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为22092.9元/人,比上年提高了5068.6元/人,此项超过了国家标准值。

(三)、产品销售逐步好转

1994年共完成工业现价销售产值1500.7亿元,同比增长32.7%。一、二、三、四季度分别完成了277.9亿元、347.2亿元、389.2亿元、486.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8.5%、21.8%、43.1%、30.2%;二、三、四季度分别比前季度增加了69.3亿元、42亿元、97.2亿元;环比增长分别为24.9%、12.1%、25%;工业产品销售率逐步提高,全年达到了94.6%;第三、四季度分别达到了95%和105.1%,分别比上半年提高了4.9和15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基本达到了合理的产销率水平,第四季度达到了今年以来的最好水平。产品库存总额、库存当量环比有所下降。其中元器件类产品的库存当量已降到了比较合理的库存范围。

(四)、进出口工作成绩显著

据海关统计,1-11月份电子产品出口总额为10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5%。其中基础类产品出口19.2亿美元,同比增长60.6%,占出口总数的18.8%;通信广播电视类产品出口57.3亿美元,同比增长41.4%,占出口总数的56.1%;计算机类产品出口25.6亿美元,同比增长66.6%,占出口总数的25.1%。同期电子产品进口总额为111.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4%。预计全年电子产品出口总额完成110亿美元,电子产品进口总额完成120亿美元。电子产品的进出口工作取得了好成绩。

二、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在1994年电子工业经济运行中,三资和股份制经济高速发展,速度、效益均好于其它经济成分;公有制经济在经济总量中仍占主导地位,但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且速度、效益低于其它经济成分;在经济总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企业间的差异明显,生产规模逐步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

(一)、三资及股份制经济发展迅猛

在各类经济成分中,三资企业仍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三资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532.1亿元,占全行业的28.6%,同比增长58.6%,增速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27.5个百分点。股份制经济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比增长34.2%,高于全行业1.1个百分点。在经济效益上,三资及股份制经济好于公有制经济。三资及股份制经济1-11月实现利润41.6亿元,占全行业的81.9%。其中:三资企业实现利润22.6亿元,占全行业的44.5%;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19亿元,占全行业的37.4%。在出口创汇方面,三资企业已成为电子工业的主力军。1-11月三资企业完成出口总额57.6亿美元,占全行业的56.47%,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3.7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59.69%,高于全行业9.19个百分点。

(二)、公有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公有制经济(指国有和集体合计)在经济总量中仍占主导地位,但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且增长速度低于其它经济成份。1994年国有和集体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17.7亿元,占全行业的54.7%,同比增长20.7%。增速低于全行业1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34.6亿元,占全行业的39.5%,同比增长18.1%。增速低于全行业13个百分点。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占全行业的比重分别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9和9.1个百分点。从发展趋势上看,国有和集体经济增速开始回升,年底比6月未增速分别提高了5.2和5.4个百分点。而三资和股份制企业增速有所回落,年底比6月未分别降低了4.9和22.9个百分点。

国有经济比重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有些竞争力比较强的国有企业与外商合资,兴办了合资企业;另有一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变成了国有控股的股份制企业。按现行统计制度规定,国有控股的合资企业和股份制企业不再统计到国有企业中。因而造成国有经济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如果改变统计方法,将国有控股经济计入国有经济中,国有经济的比重仅仅下降1.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经营机制不够活,经济效益不够高,各种负担比较重。对此,我们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国有经济比重下降这一现象,增强搞好国有企业的信心。

(三)、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各地区电子工业的发展不平衡。从发展速度上看,在29个省市自治区中,生产增长速度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的有8个,占总数的27.6%。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生产负增长的省市自治区有5个,占总数的17.2%。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从经济总量上看,沿海12个省市区(含北京)共实现工业总产值1481亿元,占全国电子工业的79.7%。同时,四川、陕西等老电子工业基地也保持了较快的发展。经济总量排在前十位的分别是:广东省384.7亿元、江苏省298.2亿元、上海市151.8亿元、北京市130.1亿元、福建省117.1亿元、四川省114.2亿元、浙江省105.5亿元、山东省101.3亿元、天津市75.2亿元、陕西省74.7亿元,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552.8亿元,占全行业的83.5%。

从经济效益方面看,1-11月实现利润超过2亿元的有8个省市,占总数的27.6%,而实现利润合计达到47.7亿元,占全行业的93.9%。分别是广东13.3亿元、北京7.3亿元、四川5.8亿元、福建5.2亿元、上海4.7亿元、陕西4.5亿元、江苏3.7亿元、浙江2.5亿元。在29个省市区中,全行业统算盈利的有13个,占总数的44.8%。在13个统算盈利的省市区中,有10个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效益也呈现出地区性不平衡现象。

(四)、生产规模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大公司战略的实施,电子工业生产规模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的趋势已初露端倪。在全国电子企业中,进入电子百家企业仅占企业个数的3%左右,而完成工业总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却分别占了全行业的46.4%、63.5%、81.5%和100.3%;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已达到22家,超过20亿元的有10家。在近百个彩电生产厂家中,前十个企业的销售收入、利税分别占了全部彩电企业的70%和74%。生产规模逐步向大公司、大企业集中,使大公司、大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带动和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有利于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三、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在生产快速发展,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矛盾和问题。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与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并存;生产的高速增长与产品库存偏高并存;企业资金紧张与资金使用效果较差并存;部分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与许多企业的面临困难并存。

(一)、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不断上升

在总体经济效益增长的前提下,亏损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亏损额进一步上升。到11月底,亏损企业总数已达到139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5个;企业亏损面达到41.1%,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个百分点。11月底亏损企业亏损额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0.3亿元,累计达到23.3亿元。造成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由于原材料调价,工资过快增长,使生产成本上升,增加了亏损;二是由于新税制的实施,有些行业的税负增加,减少了企业利润;三是由于新财务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折旧率,改变了成本核算办法,长期利息进费用等,加上清产核资后历年潜亏变明亏,使企业帐面利泣下降;车是一部分企业的历史包袱沉重,加之银行信贷中的扶优限劣政策等,使部分微利企业变成了亏损企业,亏损小户变成了亏损大户。从而导致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

(二)、产品库存量大,产销率偏低

1-11月份产成品存货为19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0.5亿元,比年初增加了57.7亿元;产品销售率下半年虽有所提高,但累计产销率仍然偏低。特别是消费类产品和部分投资类产品如:传真机、电视机、电子专用设备类产品、组合音响、收录放机、电话单机、录像机和微型计算机等,库存量仍然比较大。库存量大的主要原因是:进口产品的冲击,产品结构不合理,某些产品不适销对路,部分企业盲目追求增长速度等。对此要继续加大限产、压库、促销工作的力度,把库存量压缩到合理范围。

(三)、流动资金紧张,相互拖欠严重

到11月底,累计流动资产平均余额为1102.8亿元,比年初的973.9亿元净增加了128.9亿元。在这一增量中,主要是由于企业间相互拖欠致使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同时上升造成的。企业自有流动资金实际净减少42.8亿元,银行新增贷款也很少,企业流动资金并未增加。企业资金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造成资金紧张的原因:一是由于企业亏损侵蚀了部分流动资金;二是由于库存上升沉淀了部分资金:三是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原来核定流动资金不能满足需要。资金问题从另一侧面反映出电子产品的结构问题,长线产品库存居多,根本出路还要从调整结构上下工夫。

(四)、资金运用效果差,投入产出比偏低

1-11月份工业资金利税率仅为6.69%,比国家标准值低50.6%,流动资产周转率为1.25次,比国家标准值低31.7%。企业资金紧张和资金使用效果差的矛盾比较突出。1-11份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仅为4.92%,比国家标准值低49.9%,企业成本费用高,投入产出比偏低的问题也很实出。因此,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挖掘内部潜力,降低成本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企业效益。

(五)、三线企业包袱重,运行十分艰难

三线企业曾为我国电子工业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是,进入市场经济以来,三线企业军品生产计划锐减,加上地处边远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生产成本高,产品缺乏竞争力,生产经营十分困难。还有一些三线企业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搬迁。搬迁的资金一般靠贷款解决,企业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生产难以正常进行。有的已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三线企业的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深化改革,完善各项改革措施最重要的一年,经济运行环境将继续有所好转。展望1995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任务的实施,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电子工业将会继续稳定、快速地发展。

四、经济运行环境和市场趋势

(一)、国民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将继续有所改善

1995年全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宏观控制目标是8-9%。总的看,1995年市场发展相对平稳,经济运行的宏观环境将继续有所改善,但市场问题、结构问题、资金问题仍很出,经济运行的环境并不很宽松。一方面,固定资产投资仍然将保持一定的力度,生产资料市场将有所回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消费市场需求也会相应增长。对外经济贸易也将有新的发展,进出口仍会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随着各项宏观改革措施进一步到位,新型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总体上将逐步好转,经济效益有所提高。另一方面,1995年我国经济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矛盾。由于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多数工业消费品面临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有效需求相对不足;企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积压现象难以在近期彻底解决;资金紧张的状况短期内难以缓解。这些都将对经济运行产生较大的影响。总之既要看到宏观经济环境有利的一面,又不能盲目乐观。

(二)、电子工业的经济运行环境将继续好转

随着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三金”工程等金字号工程的逐步实施,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开辟广阔的市场。带来新的契机,计算机、软件、微电子、通讯等方面的一批重点工程的实施,将为电子工业的发展打下基础,并逐步成为电子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项目陆续建成,为1995年经济进一步增长提供了一定条件。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不断调整,将有利于电子工业健康协调地发展。电子行业培育和发展大公司战略任务的逐步落实,将有利于形成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我国电子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我国的电子产业已成为国际投资和寻求合作的热点,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前景十分广阔,这将为电子工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三资企业、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也将为经济增长增加新的活力。因此,预计1995年电子工业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将好于1994年

(三)、电子产品的市场趋势

1995年电子行业的销售形势将进一步好转,产销衔接趋好。据有关部门预测,1995年投资类电子产品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幅度,消费类电子产品增幅回升,将继续稳定增长;元器件类电子产品也将有较快的增长。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的投资类产品,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影响比较大。预计1995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会低于上年。考虑到近年来电子工业投资类产品的增长,一直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十几个百分点,再加上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等因素,预计1995年电子工业投资类电子产品产销比上年增长25%左右。

1994年企业套改新工资标准,职工增资幅度较大;粮、棉、油等农产品价格调整,农民收入也明显增加;加上反通货膨胀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物价涨幅会进一步得到控制。因此,消费类产品市场将是平稳趋升。预计1995年消费类电子产品产销将比上年增长15%左右。

元器件类基础产品市场受投资类产品、消费类产品市场和进出口的影响比较大。1995年投资类产品将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消费类产品稳中趋升,为元器件类产品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再加上目前正在组织的录像机、传真机、复印机、移动电话和“三金”工程的实施也将为元器件类电子产品提供新的应用领域。因此,1995年元器件类电子产品产销将比上年增长20%左右。

(四)、几种主要电子产品的产销预测

程控交换机。1995年市场总的特点是:市场容量很大,数字机将占主导地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据邮电部最近颁布的目标,到2000年全国电话交换机总容量将达到1.4亿门,全国电话普及率将达到8%以上。由此估计,1995年程控交换机的市场需求约为1200万线,其中数字程控交换机将占领1995年市场的95%以上。从生产能力看,预计“九五”初期,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生产能力将达到1800-2000万线。生产能力明显超过市场需求。再加上各地利用国外政府低息贷款进口程控交换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计算机。1995年计算机市场的主要特点是:“金”字系列工程、三峡工程等重点工程对计算机产品的大量需求将从1995年逐步扩大;PC机加快进入家庭和学校;游戏电脑仍是热门产品;为进行传统工业改造,实现工业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很多单位都作出了应用计算机的规划。因此,1995年计算机市场需求将有大幅度的增长。预计销量在100万部左右。

电视机。目前54厘米彩电仍为销量最大的产品;64厘米以上大屏幕、高画质彩电其市场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37-51厘米彩电市场主要是各种招待所、宾馆、城市低收入家庭和逐渐脱贫的农村等消费场所和消费群体。预计1995年彩电总需求约在1300万台左右。1995年彩电市场竞争仍将十分激烈。国内生产能力已明显超过市场需求,近年来新建的一些彩电合资企业以其在资金、技术、工艺等方面的优势抢占市场,加上进口彩电的竞争,一些规模小。质量和牌誉一般的企业逐渐退出彩电市场将成定局。黑白电视机的市场需求是以农村和出口为主销市场的产品,预计1995年市场需求总量为1100万台左右。

彩色显像管。彩管的发展受彩电生产的制约。按照彩电的市场需求,预计1995年彩管总需求量为1400万只左右。估计生产能力将超过1600万只,但是大屏幕彩管还需进一步开拓市场。

集成电路。目前,我国集成电路的市场需求基本上是多品种、小批量。用户所需要的各种通用集成电路达2万多种。同时,还需要一定数量的专用集成电路。预计总需求量为12亿块左右。

五、经济运行的主要目标及综合协调要点

电子工业经济运行总的要求是:继续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金字号等重点工程的实施,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形成产业;做好国有企业“转机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着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施大公司战略,促进形成规模经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保持电子工业生产和效益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

具体目标是:工业总产值2200亿元,增长速度在20%以上;投资类产品增长比较大,消费类产品、元器件类产品也相应地增长;实现利税总额力争突破120亿元,其中实现利润总额65亿元;资金利税率7%;电子产品出口创汇总额超过120亿美元;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6%。

几种主要产品的计划安排是:程控交换机1200万线,其中:数字程控交换机1000万线:小型计算机和工作站3450部:微型计算机132万部,其中32位以上微机95万部;电视机3000万台,其中彩色电视机1550万台;录像机220万台;彩色显像管1406万只;集成电路3亿块,其中大规模集成电路2100万块;电子元件451亿只;半导体分立器件125亿只。

为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加强经济运行的综合协调工作,保证1995年电子工业经济运行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深化企业改革,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按照国家经贸委提出的“转机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的要求,认真搞好企业改革试点。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情况,积极探索路子,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解决试点中的问题,指导行业面上的工作。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深化企业改革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规划和意见”,把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努力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对股份制公司进行调研,总结经验,规范运作,并积极稳妥地扩大股份制改革的范围。继续开展电子行业“百强”活动,定期交流,发挥其示范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管理协会和行业协会的纽带、桥梁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推动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

(二)、推进技术进步,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国有大型企业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技术中心。促进“产、学、研”联合,抓好科技成果的转化。做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加速实现重大装备的国产化。抓紧“双加”工程的组织实施,认真做好“八五”技术改造项目的收尾和竣工投产工作及“九五”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搞好市场预测,积极培育和建立市场

加强市场研究,以市场信息引导企业生产。要逐步建立市场信息网,继续发挥协会、商会等社团组织在在经济运行中的监测分析和市场预测、协调等方面的作用。抓好各类市场建设。探索和培育生产与流通、内贸与外贸相结合的新型流通组织体系。努力开发国际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与重大工程的国际招标;加强对三资企业的管理,按产业政策控制内外销比例。

(四)、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继续组织企业开展“转机制,抓管理、练内功、增效益”的活动。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狠抓扭亏增盈工作;加大促销工作的力度,尽快扭转产销率偏低的局面;按照增畅、限平、停滞的原则,限产压库,把产成品存货压缩到合理库存范围;千方百计盘活企业的沉淀资金,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实施大公司战略,促进形成规模经济

继续按照“多种模式、分类指导、重点扶持、逐步推进”的方针,在市场机制的推动下,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重点产品为龙头,通过联合、兼并、参股等方式,培育和发展大集团、大公司。逐步发展一批电子工业台柱子企业。使之形成规模优势,提高我国电子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同时,积极发挥中小企业的优势,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共同发展的格局,提高电子工业的整体实力。

(六)、加强大行业管理,逐步建立经济运行预测预警系统

要进一步完善行业统计工作,逐步建立大行业统计体系。加强重点企业、中心城市和电子百家企业的信息统计工作。建立信息发布制度,为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提供电子产品的市场、技术、经济等信息。完善经济协调分析会议制度,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协调经济运行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搞好经济分析工作,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预测和政策研究,更好地发挥其对行业的指导作用。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培训统计人员,加快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信息处理的步伐。提高信息质量,更好地为行业服务,促进电子工业的不断发展。

标签:;  ;  ;  ;  ;  ;  

电子工业的经济运行--1994年公报1995年展望_国有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