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居民企业的发展_所有制论文

上海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居民企业的发展_所有制论文

上海市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的发展状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上海市论文,服务业论文,入驻论文,发展状况论文,物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物流业是上海“十一五”期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建设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是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载体。目前已重点规划并分期建设了一批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包括: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浦东空港物流园区、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

入驻的物流企业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为此,我们对集聚区内的物流企业作了专题调研,对它们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

调研方法及样本特征

在上海市重点规划的4个物流服务业集聚区中,我们以已进入运作阶段的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作为研究对象。

上海西北综合物流园区位于普陀区的桃浦镇,在《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中,规定“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属陆路口岸型物流园区,以省际物流集散功能为主,集货运配载、交易、信息服务、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展示等物流服务于一体”。目前西北综合物流园区已经建设了“未来岛”物流科技园区和槎浦物流基地两个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已经入驻国内外物流企业110多家,另外还有位于真南路上的1500多家中小型物流企业,它们共同构成西北综合物流园区。

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根据《上海市“十五”现代物流产业发展重点专项规划》要求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转口贸易四大功能。目前,外高桥保税区从事物流经营的企业近1000家。

我们的调研,在两个物流园区管理部门的协助下,采取访员上门问卷调研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4份作为本次的分析样本。

表1的样本特征显示了本次被调研企业的基本特征。从所有权结构看:以民营企业居多,占到42.5%;从以雇员人数反映的企业规模看:规模相对较小,雇员在11人~50人的企业最多,占42.5%,200人以上的仅占13.8%;从企业的业务类型看,第三方物流所占的比重最大,为67.2%。

表1 样本特征

项目 所占比率

民营 42.5%

企业所有权结构外方独资、中方合资28.7%

国有、集体28.7%

10人及以下23.0%

11人~50人42.5%

51人~100人

11.5%

企业规模结构

101人~200人 9.2%

201人~500人 4.6%

500人以上 9.2%

第三方物流67.2%

制造业务 6.3%

入驻园区业务类型

企业的配送中心30.5%

物流相关科研、咨询服务7.5%

表2 入驻企业销售额的变动情况

总体比率 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

民营 外合 国集

≤50人 >50人

增长的 61.0%57.1%

78.3%

50.0% 49.1% 82.8%

基本不变12.2%20.0%

4.3%8.3%

15.1% 6.9%

波动的 25.6%22.9%

17.4%

37.5% 34.0% 10.3%

下降的 1.2% 0.0%

0.0%4.2%

1.9% 0.0%

*表中的名称进行了简化,如“外合”是指“外资和合资企业”,“国集”是指“国有、集体企业”。

表3 入驻企业利润的变动情况

总体比率不同所有制

不同规模

民营 外合 国集 ≤50人 >50人

增长的52.5%

39.4% 73.9%

50.0%

41.2%

72.4%

基本不变 13.8%

18.2% 8.7%12.5%

17.6%

6.9%

波动的28.8%

33.3% 17.4%

33.3%

35.3%

17.2%

下降的5.0%9.1%

0.0%4.2%5.9%

3.4%

表4 不同所有制与销售额变动卡方值贡献率·

民营外合

国集

增长的 0.91%(0.17) 12.20%(2.29) 5.12%(0.96)

基本不变19.00%(3.56) 12.35%(2.31) 3.27(0.61)

波动的 1.08%(0.20) 6.53%(1.22) 14.10%(2.64)

下降的 4.80%(0.90) 3.20(0.60)17.44%(3.27)

*每一格中括号内是这一格的卡方值,括号外是这一格的卡方值对所有制对销售额分析的总卡方值的贡献率

表5 不同所有制与利润变动卡方值贡献率

民营外合

国集

增长的14.10%(2.18) 25.65%(3.97)

0.37%(0.06)

基本不变 5.97%(0.92)

5.43%(0.84)

0.35%(0.05)

波动的3.06%(0.47) 13.24%(2.05)

2.27%(0.35)

下降的14.28%(2.21) 14.86%(2.30)

0.43%(0.07)

入驻企业的发展状况

我们主要通过入驻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动情况来体现它们的发展状况。表2和表3分别体现了样本中人驻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动情况,可以看出不管是销售额还是利润,“增长的”所占的比率都是最高的。

为具体比较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动是否有显著差异,使用列联表方法进行了进一步分析。

首先是根据所有制情况进行了分析。表4显示销售额变动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销售额“增长的”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与外资合资企业之间的差异,结合表2可以看出,民营企业“增长的”所占比率远少于外资合资企业;销售额“基本不变”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的差异,民营企业中的比率高于国有集体企业;销售额“波动的”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的差异,民营企业“波动的”比率少于国有集体企业;销售额“下降的”所占比率在国有集体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之间有较大差异,国有集体企业“下降的”比率高于民营企业以及外资合资企业。

所有制对利润分析的卡方值为15.559,近似概率为0.016,期望频数小于5,蒙特卡罗模拟方法计算的确切概率值为0.014,表明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利润的变动上有显著差异。为具体判断这种差异的主要来源,分别计算3种所有制水平对应利润的4种情况所形成的12个格对卡方值的贡献率。表5显示利润变动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利润“增长的”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以及国有集体企业之间的差异;利润“基本不变”的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的差异;利润“波动的”所占比率在民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之间的差异;利润“下降的”所占比率在国有集体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之间的差异。

其次是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分析对销售额和利润的变动是否有显著差异。统计表明不同规模企业的销售额变动情况有显著差异,计算两种规模水平对应销售额的4种情况所形成的8个格对卡方值的贡献率,见表6。

可以看出销售额“增长的”对应两个格卡方值贡献率的差异和“波动的”对应两个格卡方值贡献率的差异最大,因此它们是两种不同规模的企业销售额变动显著差异的主要来源。结合表2可以看出,规模“>50人”的企业销售额“增长的”所占比率显著高于规模“≤50人”的企业,而“波动的”所占比率显著低于规模“≤50人”的企业。

表7则表明不同规模企业利润的变动情况有显著差异。两种规模水平对应利润的4种情况,形成了8个格对卡方值的贡献率。

可以看出“增长的”、“波动的”、“基本不变的”所对应的两个格的卡方值贡献率差异较大,表明不同规模企业利润变动的显著差异。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入驻企业规模较小,业务类型主要集中于第三方物流。分析显示,规模“≤50人”的企业占到65.5%,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占到67.2%。

针对这一问题,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在招商对象的选择上要与集聚区长远的发展目标相协调。作为上海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西北物流园区和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招商对象的选择应与园区的发展前景相一致。一方面,现代化的物流园区需要有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支撑,应该尽量吸引竞争能力较强、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入驻,而不是吸引众多的小型企业;另一方面,入驻企业的业务类型也应当是招商对象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内容,物流园区内企业间应该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关系,而不应仅仅是同一业务类型的企业的集中。

表6 不同规模与销售额变动卡方值贡献率

≤50人>50人

增长的 13.38%(2.45)24.47%(4.48)

基本不变4.04%(0.74) 7.37%(1.35)

波动的 15.94%(2.92)29.00%(5.31)

下降的 2.08%(0.38) 3.82%(0.70)

表7 不同规模与利润变动卡方值贡献率

≤50>50

增长的 17.14%(2.51)

29.60%(4.34)

基本不变7.80%(1.14) 13.65%(2.00)

波动的 10.46%(1.53)

18.35(2.69)

下降的 1.08%(0.16) 1.91(0.28)

第二,从总体上说,销售额和利润呈现增长趋势的企业居多。研究表明61.0%的企业销售额是增长的,52.5%的企业利润是增长的。尽管有超过半数的企业的销售额和利润是增长的,但对一个有着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来说,这一结果并不能令人满意。下一步如何发挥集聚区的优势,体现出集聚区的效应是很关键的。集聚区的效应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集聚区中良好的合作和竞争关系,集聚区管理机构应当引导和鼓励入驻企业之间的合作,合作可以以正式的契约关系模式,也可以借助于集聚区内的社会资本而采取非正式的形式。在引导合作的同时,也要创造集聚区良好的竞争氛围。服务业集聚区内适当程度的竞争是塑造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动力源,竞争能促使企业间产生追赶效应和拉拨效应。

第三,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企业在销售额和利润的发展状况上有显著差异。其中外资、合资企业中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的企业所占的比率都是最高的,规模“>50人”的企业在销售额和利润方面增长的企业所占的比率都高于规模“≤50人”的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和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具有较好的绩效可能来自于它们更好的管理水平、更好的技术设施或更好的经验。为了提升所有入驻企业的发展状况,从集聚区的角度来说,创造一种使集聚区中企业相互学习的氛围是很关键的。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制造业从需求和供应等角度来探寻集聚效应,生产性服务业更应该从集聚学习和创新环境等角度来探寻集聚效益。

标签:;  ;  ;  ;  

上海物流服务业集聚区居民企业的发展_所有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