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青岛 266034)
【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肝功及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分别给予氯氮平与氨磺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肝功及血常规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ALT、AST、WBC与NE均优于治疗前,同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与氯氮平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氨磺必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氯氮平;氨磺必利;精神分裂症;肝功;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749.0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47-02
精神分裂症作为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其高危群体为青壮年,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危重,从而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威胁了其生命安全。据统计,此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具有年轻化,但目前,此疾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精神药物治疗,传统的典型药物逐渐被非典型药物所替代,常见的临床一线药物包括氯氮平、氨磺必利等,其属于二苯二氮卓类药物,具有广谱性,将其用于慢性或急性精神分裂症,效果显著。为了明确二者对患者肝功、血常规的影响,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对照分析证实,氨磺必利对患者肝功及血常规的影响少于氯氮平,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了124例患者,其中男64例,女60例,最小18岁、最大68岁,平均(32.5±1.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1个月,平均(5.2±1.3)个月;纳入标准:①均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60分;③均无严重器质性疾病;④均无药物过敏史或滥用史。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显著。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口服,初始剂量25mg/次,逐渐增加用药剂量,200~400mg/d,2~3次/d,研究组给予氨磺必利治疗,口服,初始剂量25mg/次,逐渐增加用药剂量,400~800mg/d,2~3次/d。
治疗前后,利用全自动化检测仪,观察患者肝功及血常规变化。
1.3 观察指标
随访12周,观察患者ALT、AST、WBC与NE[1]。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以SPSS 18.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肝功
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LT、AST均优于治疗前,同时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精神类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为了提高治疗效果,满足患者治疗需求,抗精神病药物种类日渐丰富,特别是非典型药物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目前,国内外学者报道多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疗效,未能关注用药前后患者肝功及血常规的变化[2]。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氯氮平与氨磺必利用药后,肝功及血常规指标的改变,与氯氮平相比,氨磺必利对相关指标的影响较少,此药物值得推广。
本研究采用的两种药物,均属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其具有光谱特点,通过与中脑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结合后,保证了治疗效果。经国内学者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不同亚型患者经氯氮平或氨磺必利治疗,疗效确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或复发,特别是青春型、幻觉妄想型,效果显著。
经调查发现,临床上氨氯平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通过及时与有效的用药,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了其致残率与病死率。经学者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因早期发现、早期诊治欠缺,导致死亡率高达40%。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患者病死率大幅度降低,特别是在血常规检测机制建立与完善后,挽救了患者生命,延长了其生存时间。同时,国外学者[3]经研究认为,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异常率约15%,特别是ALT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显著,经深入探讨发现,肝功变化与用药方案有着直接联系,此情况常见用药后4周左右,同时患者肝功受损,常无明显症状,而经血常规检测发现,用药后,粒细胞及白细胞均少于用药前,差异显著,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现阶段,国内外学者均十分关注氨磺必利的研究报道,其作为多受体阻断剂,可用于急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长期用药后,疗效确切,安全可靠。虽然此药物与氯氮平均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但前者拥有较强的亲和力,利于结合多巴胺受体,而后者缺少亲和力,难以准确识别多巴胺受体,其主要是通过脑内DA受体而达到治疗目标的[4]。由于氨磺必利优势显著,因此,得到了广大工作者及患者的高度关注,但有关其对肝功、血常规的研究仍缺少系统性与规范性。而经本研究,证实了氨磺必利对患者肝功及血常规影响少于氯氮平,值得推广。但实践中,因氯氮平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与经济性,利于减轻患者身心负担,因此,日后推广新药过程中应注重药价。
【参考文献】
[1]张永梅,陈卫霞,柳烨,等.氯氮平和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肝功及血常规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21(03):138-139.
[2]亓高超.六种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2,12(03):197-199.
[3]程林.氨磺必利对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功能和催乳素的影响及治疗措施[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4:9-12.
[4]鱼爱和,张小澍.氯氮平、奥氮平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2(02):106-110.
论文作者:李永明,王丹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31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肝功论文; 药物论文; 血常规论文; 受体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