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临床治疗中,采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既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气血指标,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支气管扩张;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56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038-02
支气管扩张属于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周围组织出现纤维化、慢性脓性炎症,直接破坏了支所管壁的肌肉的弹性组织,从而引起支气管出现持久性扩张或变形。临床表现为腔痰、反复咯血、慢性咳嗽等症状,致病因素有支气管牵拉、感染或阻塞,部分患者还会有遗传因素[1]。在临床治疗中,此病症通常易引发下呼吸道感染,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基于以上背景,探讨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应用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随机选择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36~70岁,平均年龄(53.6±8.4)岁,病程1.6~10.4年,平均病程(6.5±2.7)年;研究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4.3±8.6)岁,病程1.7~10.5年,平均病程(6.6±2.8)年。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即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营养支持、抗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对症治疗等。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在胸CT下明确感染的肺段或肺叶,在病变处对痰液采用间歇负压方式将其吸除,于灌洗的肺段处,通过活检孔将2%利多卡因注入对要灌洗的肺段实施局麻。如患者痰液较粘稠不易吸出时,应对病变肺段应用生理盐水实施支气管肺泡灌洗,20ml/次,时间不应超过20s,冲洗后将其吸出。灌洗结束后,在感染较重的肺段保留10ml生理盐水+0.4g阿米卡星。操作过程应对患者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每隔3~4天灌洗1次,每次10~20分钟,直至将感染控制。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血气指标。临床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胸部CT显示炎症全部吸收,痰培养呈阴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指标明显下降,胸部CT显示炎症有所吸收;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指标无变化,胸部CT显示炎症没有吸收,病情甚至在加重。临床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本文选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研究组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95%(38/40);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80%(32/40),组间对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χ2=4.114。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研究组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 例数PaO2(mmHg)PaO2/FO2
研究组40 78.9±15.2 352.0±21.0
对照组40 70.0±13.3 276.0±26.0
t/2.78714.382
P/<0.05<0.05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1/40),其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5%(6/40),其中出现窦性心动过速4例、血氧饱和度下降2例;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χ2=3.914。
3.讨论
支气管扩张是指支气管持久性扩张并伴有支气管壁的破坏,属于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此病症是由于支气管壁出现损伤,导致其出现不可逆变形及扩张,再加上周围肺组织出现炎症,从而引起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在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此病症的不可逆特征,当抵抗力下降时会引发继发性感染,易导致呼吸衰竭。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以清除分泌物、提高抗生素应用效果、保持呼吸道通畅为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临床治疗中,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有研究发现,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中,临床疗效显著。
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具有以下优点:对病灶进行直接吸痰,有效防止炎性代谢物的吸收,清除气道分泌物、血块、致病菌、痰淮等,从而增加药物浓度,进一步提高袪痰效果;通过局部注入抗生素灌洗液,可促使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发辉较强的杀菌效果,从而降低不良反应;此治疗方式能有效留取痰液,有效减少支气管镜抽吸的污染物,对病原菌进行针对性培养,从而提高捡出率,有效指导临床用药[4]。此外,通过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还可有效治疗微小肺脓肿,复张塌陷肺小叶,提高患者咳嗽的反射性,有助于痰液的排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效果显著;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15%,可见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首选方案。
综上,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楚俊利,赵志伟.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22):33-34.
[2]庄明.沐舒坦经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2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9):122-123.
[3]莫剑.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1(5):59.
[4]苏毅.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3):369-370.
论文作者:赵奇光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肺泡论文; 灌洗论文; 对照组论文; 支气管扩张论文; 患者论文; 有效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