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及其质量的需要变得愈来愈高。高支模的施工技术作为一类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其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不但可以有效的帮助改进建筑工程的性能,并且还可以更好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对于高支模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与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土建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内涵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现代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一种新型施工技术,主要是指在较高的高度搭设支撑性模板,这属于高空作业的范畴,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水平方向的混凝土模板构建需要保持高于8m的支撑高度,横跨要求超过18m,垂直方面构建的独立支撑高度应该要高于6m。采用浇筑的方式进行模板的设计、测算、制作以及安装等方面的施工工序。高支模施工技术,在现阶段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重点需要保证承载力和稳定性方面的规格。
2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技术要点
2.1高支模的检查
在土建施工中,应用高支模施工技术,需要做好检查工作。具体来说,在支架规划以及安装之前,施工单位需要安排专业的施工技术工作人员,科学组织开展施工工作。技术人员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保证施工现场的后续施工能够很好地衔接。要对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支架安装情况进行细致检查,按照高支模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并结合施工项目的具体特点,保证高支模规范安装,不能出现超出允许范围的误差。高支模的规划设计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检验高支模施工,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此外,还要建立一套严格、科学、规范的土建工程监督系统,对高支模施工操作的流程进行规范,提高施工的专业化、科学化水平。在关键环节的高支模安装施工阶段,要由经验丰富、技术能力强的技术人员进行协调组织,统一指挥施工,并定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提出下一阶段的施工策略以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尽量避免出现由于施工技术不规范、监督不严导致的高支模施工质量问题。
2.2高支模安装工艺
高支模的安装工程比较复杂,其涉及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多。在进行安装前,技术工作人员必须熟悉高支模安装操作的流程。在高支模的安装过程中,其工艺流程内容主要包含放置梁的位置线、轴线、安装手脚架立杆、安装水平纵横杆,设置剪刀撑、设定标高安装梁底水平木档及模板、设放纵横梁侧模板、安装平板底模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高支模的支顶过程当中,需要将回填土压实,必要情况下必须设置有效垫块或提前硬化地面,预防支顶下沉现象的发生,其威胁到施工的安全,这项内容要求在设放脚手架之前进行详细查验;②检查高支模的安装材料质量,发现钢管有生锈腐蚀与变形弯曲的现象必须及时进行材料的替换,严格确保支撑材料的可靠性;③高支模的安装过程中,严格要求支撑体系的稳固性,全面检查并规范要求支顶间距与定位,检查剪刀撑是否满足要求,保证不能有偏差现象,确保支撑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④专业工作人员要严格地监督整个浇筑的过程,遵循方案既定的混凝土浇筑顺序及要求,防止超载问题引起发支撑体系的安全事故。
2.3高支模的检查验收
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高支模施工部分需要指定专门的负责人进行监管,这些监管负责人通过专业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支模施工技术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保证土建施工的整体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而言,土建施工单位也应该具有一个专门负责监管的部门,这样一来既能够保障高支模的安装能够达到规定的效果,同时对高支模的施工验收工作也有很大的好处。
2.4高支模技术模板拆除
从工程施工的具体操作规定和要求出发,保证高支模拆除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首先,需要注意到高支模拆除的条件,即是跨度超过8m,同时混凝土的强度大于85%可以进行拆除工作,如果高支模本身的跨度不超过8m的话,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3%的时候就可以开展拆除施工。其次,混凝土浇筑工作完成8天之后,需要检测高支模混凝土的强度,只要强度要求满足条件的话,就能够进行拆模作业。再者,高支模的拆除作业,需要严格按照先浇筑后拆除的方式进行,同时还需要保持着分级分段的原则,并遵循次梁模板——侧模板——主梁模板的拆除顺序进行拆卸。再者,拆除作业实际进行过程中,需要搭建起良好的拆架平台,待到拆除模板和木枋之后,需要针对模板、支架、松枋以及散板等方面进行分门别类的放置和整理。最后,在高支模拆除作业全面完成之后,还需要充分检查好已经拆除过的模板质量,针对出现质量问题的模板需要及时做好相应的维修工作。
3提升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的意见
3.1严格执行高支模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在高支模方式施工前,应仔细检查相应的施工材料。检验的重点是高支撑模块的脚手架材料是否达到安装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设备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在安装前混凝土的高模量,除了这些材料和设备的检查工作外,还需要专业的技术进行早期检查,施工人员可能会在工作中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及时分析工作。高模型的设计工作者可以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分析,及时设计和调整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高支持模式的设计是最好的。
3.2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高支模的施工技术其危险系数比较大,所以要求在进行施工前要将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写完善,而且还要经公司的技术负责工作人员的审核经过,还要组织专家来对专项的施工方案进行论证,论证过了之后才能实行施工工作。另一方面,关于高支模的工程施工状况与其验收的环节上,必需做好检查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工作,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仔细地检查每个阶段施工中的每个环节,检查是否认真地依照施工方案进行的施工。工程脚手架支撑体系,其稳定性牢固性和整体性是整个高支模体系的关键,因此必需要确保受力杆及各零部件的强度、厚度与扣件的扭力、握裹力等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满足方案中的设计要求。在施工的过程之中当发现了不符合规定的地方,必须要第一时间的提出并进行整改,预防遗漏现象的发生。同时,还需把操作记录全部记录在案,而且需把每个检查位置做详细的登记,从而便于后期检查。高支模搭设、拆除及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设专人在现场监督管理。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不但能够保证土建施工的质量达标,同时还为土建施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中,需要更加重视相关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业务技能,从而促进土建施工的安全、顺利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陆胜伟.谈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J].商品与质量,2015(51):234-235.
[2]李明.土建工程施工中的高支模施工技术浅谈[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30):95.
论文作者:龚莉莎1, 吕骁聪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土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模板论文; 过程中论文; 工作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