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人与人的现代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人论文,与人论文,现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①]对人类自身的认识——人的哲学,既是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也是我们时代的伟大课题。人是什么?中国先哲说:“天地之间最为贵者”;西方哲人说:“人是万物之灵”;德国19世纪的资产者感叹道:“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人类始终未能完成对自身的科学界定。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人们,无时不在关注着自身和身外的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给社会,也给我们自身带来了一个个新的课题。新的世纪将赋予我们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尽管人们在日常的烦忙中有许多关怀之事,但是对自身及其命运的关怀——终极关怀是最本真、最切近的。我们必须而且应该本着求实、求新的态度,关注着“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关注着人的发展与人的自我完善。
现实的人的界定
正是由于马克思发现了“现实的人”,就使得人的自我认识发生了划时代的转向,使人对自身存在的研究从此摆脱抽象人性论的思维框架,找到了科学的基础。我们要想对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研究有所突破,就必须以“现实的人”为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现实的人”作一科学界定。人对自身清醒的认识,首先要弄清现实的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条件下活动着的。”[②]而费尔巴哈将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我们所要谈论的人,是以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既得的,现成的和他们自己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为前提的。
“现实的人”首先是能够实践的主体,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人。他能够在自然面前作主,用自己的智慧之光和实践力量去照亮和改造周围的自然客体,使之由“自在之物”变成“为我之物”。费尔巴哈从抽象的人出发,他不了解实践活动是整个现实世界的非常深刻的基础,把整个现实世界理解为“感性直观”,而不是劳动实践的对象,所以在“抽象人”的基础上,谈论人的现实性,“真理不象一种经验的对象,它必须被理解为是一种社会活动的产物。”[③]古希腊苏格拉底说:“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予理性回答的存在物。”把人看作只从事理性活动的存在物,把人抽象为“理性”,这必然导致他只能在空中对话。马克思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
“现实的人”不仅是实践的主体,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属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人。他能够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方面作主,用自身的力量来改造人与人的关系,使之由“自在状态”变为“自为状态”。德国哲学家卡西尔说:“我们绝不能用探测物理事物的本性的方法来发现人的本性。”物理事物可以根据它的客观属性来描述,但人却不能根据“生物学”或“物理学”原理来描述。研究人,不是就人本身研究人,而是在这种庞杂的社会现实土壤中发挖人的本性、本质,研究处在社会联系、变革中的人。离开社会条件,现实的人就会变成“虚幻的人”、“抽象的人”。人与社会作用的过程是双向的、相辅相承的过程,即主体在创造新的自觉的社会关系的同时,也将自己创造为新的社会主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⑤]亚马逊河流域的野蛮人有力地说明了“社会性”于人的重要。人的社会关系愈广阔,那他生存的空间就愈美丽、广阔。我们所说的“现实的人”是可以实证的一种存在物,一种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之统一的一个个的“我”和“我们”,是被我们所经验或所体验的,不是人之外的什么东西如上帝、理念、自我意识等幻影。
因此,“现实的人”可以这样界定:是为我们所经验或所体验的,其生活可以实证并能精确描述的,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中实践的、社会历史的主体。
“现实的人”的特征
对“现实的人”的界定,必然要深入到“现实的人”的特性的探究上来,只要对其特性作全面的分析,才能最本真地把握“现实的人”。在一般意义上,本人将“现实的人”的特性概括如下:
主体性。从根本上说,主体性就是指人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主体即现实的人或人类,主体性是人作为实践的、历史的主体的根本特性。在广泛意义上讲,人之区别于动物,就在于人本身是一种主体性的社会存在,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价值及其特殊性。主体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人性之所在,表现在信仰、理想、意志、价值观、道德、人格尊严诸多方面,作为主体性载体——人,他是社会存在物,这就决定着其主体性不是主观自生的,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获得和形成的,我们应当站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分析、理解主体性。马克思曾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态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⑥]。现实的人处处表露和体现着能动的、实践的主体性特征。
世界不会满足人,人经常面对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及至精神枷锁的压迫。然而,人总是努力挣脱其束缚、压迫,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解放思想,求得自由和发展。“现实的人”在其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表现出在活动中的优越的主体地位。“将世界踏在自己的脚下”,这是现实人的一种追求和愿望。为了达到目的,人在现实中总是时时体现着主体的实践能力、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人之所以能僭越其它的动物,使自己从动物分离出来,成为活动的主体,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是主体能动性的最高表现,也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人离动物就越来越遥远。列宁说:“人的意识不仅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世界”。[⑦]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前提是主体的自主性。人类劳动应该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在其活动中只有切实感到自己是活动的主人,才能产生出活动的热情,关心活动的结果,迸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充分体现主体意识。主体性是现实人的内在尺度,是在认识和在改造世界时体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是基于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之上最集中、最深刻的本质特性,是人性的精华。
批判性。人们对人类所面对的现实总不能满足,总是带有某种挑剔,带有某种理性的审视,这种不满足、挑剔、审视敦促人们去批判旧世界、创建新世界。人类这种理性的批判渗透到人类所有层级的普遍理性之中,渗入到人类所有的、科学、社会的、实践的、生活的现实具体活动之中。现实人的批判性是推动人类向前迈进的一种最主动、最积极、最革命的实在因素。社会体制的更替、经济模式的重建、文化观念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科学范式的革命,无不体现着现实的人的批判性。当然,现实人对现实的批判,不是自满自足,自圆其说和自成一家的批判,而应当是站在客观真实历史的立场上,来对一切进行重新估定和创造,马克思说:“对任何科学的最初批判必然要拘泥于这个批判所反对的科学的本身的种种前提。”[⑧]对现实的批判,必然立足于现实的土壤。现实世界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类的理性批判,并通过批判而不断改变、进化自身,不断揭示那些被现象所掩盖的现实理论和实践中所蕴涵的更为普遍的本质,从而使世界更加完美。现实的人如果失去其批判性,就无所谓进步与发展。
开放性。“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交织起来的画面。”[⑨]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着的。现实的社会要求人们要以开放的眼光关注社会及自身。主体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总是在人类开放性系统下运作。人类活动目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求真、求美、求善。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总是追求自由力图摆脱必然,现实的人处处都在实现着自身的超越、解脱。他不是“笼中鸟”,总在现实中挣脱羁绊、体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也完善自身。人所面对的世界,大至客观世界的宇宙天体,小至微观世界的基本粒子,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及人的认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无不与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处于广泛的、普遍的联系之中。
人离不开社会,人在社会共生关系中才能存在。正是由于这一点,人对于他人,对于其周围的世界体现着开放性。这种开放渗透到人们的交往实践中。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类文明程度越来越高,各行各业专门化程度高,交往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另外,个体的物质生命活动本身依赖于社会交往,所以,我们可以合理推出,人在社会本性上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合群的。交往这种现象横跨社会生活的各处领域,渗透在人类的一切社会关系之中,交往体现着人类的开放性。“我们无须问谁将他社会化,因为他自己最深的需要之一就是与人近与交往,当他变得完全成为自己时,他是完全开放时的。”人的一生是不断社会化的一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功利性。功利,简单地说,就是功效和利益,比较确切地说,功利是实践活动过程中外部世界(主要是被改造的客体)向主体生成和呈现出来的某种有实际功用、效用的价值关系。实践主体的内在物质需要,是功利产生的源泉。
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成为实践的主体,客观世界也不会莫名其妙地成为被改造的对象。人之所以把周围世界作为自己的改造对象,是因为周围世界是人的生活环境,人只有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人正是为了把周围世界的“自在之物”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为我之物”,才去积极从事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具有自觉意识和能动理性的人,总不会干那些与自己、与社会无利无益的事。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人为了自身特定需要和利益而从事于变革世界和创造世界的自觉的物质活动,它要按照主体人的需要、利益、愿望把客观世界改造成为“人的世界”,创造出合主体需要的、合主体目的的、合主体利益的人造客体。因此,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⑩]“需求渴望”是人们一切行为活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动因。
不断扩展着的人的需要系统,包含着丰富而多样的具体内容,但构成基础和轴心部分的则是维持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性需要。人一旦把这种物质性需要现外化为行动时,就表现为主体从被改造的对象中获取一定功利利益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这样,功利就成了主体性活动直接的、主要的基础。不管主体是否自觉地意识,他总是不可避免地把功利、利益作为衡量自己和外部世界的一个基本尺度。
马克思说:“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物质功效、利益是这种需要的对象化过程或现实的物化。因此,功利尺度指导下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就是“创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活动、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的活动”。这也就是说,功利——利益尺度是限定、制约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一个最基本的尺度;人类的实践创造活动,就是一个使自在的外部世界从无用向有用,从有害到有利,从有价值向有更多价值的转化过程。
“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前提”是“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就以及其它的一切东西。……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11)人们这种功利性的物质生活需要本身,在得到满足后又会引起新的需要,而且,在生存的需要的基础上又必然会生发新质和更高级的需要。人们的需要具有再生活和放大性。”“人不仅为生存而斗争,而且为享受,为增加自己的享受而斗争。”(12)
功利性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动力,我们在把握它时记住这段话:“我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功利主义者,我们是以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最广大群众的目前利益和将来利益的统一为出发点,所以我们是以最广和最远为目标的革命功利主义者,而不只看到局部和日前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者”。(13)
现代人的偏狭性
随着生产力和人们之间交往关系的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当然,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主体性,然而在其发展的背后却隐含着深刻的危机。在这貌似“繁荣”的世界中,一方面物质文明极大发展,另一方面却被一种与人的人性、人格、尊严相异化的文化氛围所支配。
人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被一种巨大的异己客体力量所支配。现实的人和自己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相异化。劳动者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实践“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14)“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15)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和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6)
偏狭性首先表现在:人的主体性迷失。在某种意义上人本身是一种具有主体性的社会存在。然而,随着现实的人的进步,人的主体性迷失现象日渐暴露:拜金主义、颓废主义、腐败风气、价值颠倒、道德滑坡、社会责任感下降,人性在物化,人性在泯灭。我国正处在现代化转型期,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自身意识加强了,但人们在价值观、道德观、情感、人格、理想等方面的认识有些偏差。我们只有从现实人的主体性建构的视野中去寻求解决办法,才能走出这“迷失的误区。”
迷恋功利性也是现代人的一种偏狭性。汉代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趋功利性是人类天性,但不能急功近利,过分迷恋功利。功利主义者则往往无节制地使用“功利”概念,他们一般都是把财富、金钱、权力、名誉、声望、幸福、快乐等归入“功利”范畴。功利主义集大成者边沁认为:“功利原则就是追求幸福,就是趋乐避苦。而且是人类行为的最高原则”。这样,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活动中,同自己劳动产品相异化,人对物的独立性,仅仅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实质内容上的,从而形成单面独立的人,人成为物的奴隶,“拜物教”“拜金主义”是物对人统治的表现。现代人过分地迷恋功利性,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一种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种对物的膜拜,使物质生产过程处处左右现实人的命运。而单个人犹如汪洋中的一条小船,完全在社会总环境的普照之下,漂浮不定,不能掌握和决断自己的命运。
人的现代化
对“现实的人”的分析必然要转到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这一问题上来,这似乎是一种内在的逻辑要求。对“现实的人”的探究,对自身深刻的反思,其目的的还是要反映到人自身中来,古希腊哲人高喊:“认识你自己。”然而认识自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认识自身的目的是为了改造自身、发展自身、重塑自身。“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7)因此,我们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人的现代化这一问题。
现代化是当代世界的主旋律。我国当前的宏伟蓝图就是努力实现现代化。从哲学意义上讲,现代化表示的是对现实的超越,显示着人的发展。从广泛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素质的现代化;从认识论意义上说,就是适应现代实践发展需要的人们的主体能力的现代化。“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的自己的全面本质”(18)现实人的发展的最终所需求的是人类在类本质方面的改变,这种改变是获得更大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方式,同时也是发展过程自身的伟大目标之一。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人的现代化比物的现代化更为重要。在这一点上,许多人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国家发展的问题上,认为引进现代化设备和技术,现代化就成功了。然而,铁的事实告诉我们:人是首要因素,是最终决定因素,物必须通过人起作用。美国主体论者英格尔斯在谈到人的现代化时曾说:“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够赋予这种制度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化理论基础,如果执行和运行这些现代化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方式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和畸形发展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19)
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而且是社会现代化的目的。社会现代化是主体客体化过程,而人的现代化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社会现代化最终是为了改善人的素质,满足人的需要,提高人的自由度和主体性。因此,把社会现代化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片面的,生产力的发展不等于社会的整体发展,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不等于全部因素,更不等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从根本上说,只有满足了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的生产力,才能充当历史发展的动力。社会的现代化是依靠并且为了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说,也就没有经济正常、持久的发展,二者是辩证的统一。
人的现代化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有许多表征:
1.有个性的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始终是作为主体而存在,人作为主体是个体和类的统一。在现代化条件下,主体扬弃了传统和现实的种种弊端,更大地发展了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分工把个体利益相互划分开来,从而使个体有了独立的地位,我国的现代化:一方面是从传统到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这就越来越需求主体成为有个性的人。
2、能力多元化的人。科学技术的发展,向人提出了新的挑战,但我们无须考虑“电脑”对“人脑”的威胁,现代人意识总是超前的。现代人的能力不是“专门化”,而是“非专门化”、多元化,(专门化主要是指其活动器官的专门化,即每一物种都有其专门适应某种特殊环境的专门化器官。非专门化,是指人的器官并非为专门适应某一种特定环境而产生的,固而它们也不具备适应某种特定环境的特殊功能。)(20)使人在现代化中应付自如。
3.健康的价值取向。人不光是从社会中获得需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在对社会贡献中体现其价值。人的贡献大小,人的价值是否得到实现,总是要由一定尺度来衡量,而不是由人的主观意愿来制定的,更不是以其个体的既得利益为标准,它是超功利的。我们在现实中是坚持社会本位观,即以个人服从组织为原则,以社会的目标为目标,以公众之价值为价值尺度;还是坚持个体本位观,即个人自己选择和支配自己的活动,以自己的价值尺度为价值尺度。这要求我们要有一个健康的价值观,自觉、能动地创造自己的新的生存方式,符合社会需要。
4.思维模式的先导性。人的创造性首先总是从思维开始,在一定意识指引下进行生产活动。其中思维、意识总是超前的,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对于现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不管是哪一种科学或哪一门技术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模式的操纵下完成的,现代化的人在这点上表现更为明显。
5.人际关系的和谐全面性。传统社会依靠政治力量来调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现代社会不光靠政治,而且依靠市场调节人的多方面需求,导引出人的多样性活动,参与范围可扩充到整个社会。从而使人的关系日益趋向全面,达成一种广泛的、和谐的、愉快的、经济的关系。
6.有较高的自由度。人时刻都在突破源自于自然的本能性、既成性和有限性的束缚,走向世界和未来,走向永无止境的真善美相统一的“自由王国”,人们在观念和现实中力求超越现存状态的原则,使自身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实践活动。
注释:
①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17页。
③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18页~119页。
⑤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56页,第54页。
⑦《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182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38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60页。
⑩《列宁全集》第23卷,第84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79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163页。
(13)《毛泽东选集》。
(14) (15) (1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单行本),第50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6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3页。
(19)[美]阿历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第4页。
(20)参见刘福森:《超越生命:人类生存及其本质的哲学阐释》。
标签:主体性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