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实践与启示_河南省委论文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实践与启示_河南省委论文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做法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河南省论文,启示论文,做法论文,优势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五”期间,特别是在中央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决策之后,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全省人民集中全力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建设经济强省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五年之中,河南省经济总量增长70%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均实现翻番。2005年,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位,名列中西部地区的首位。

河南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与河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企业密不可分。2005年,河南省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突破“双5亿”的企业达到201家,比2000年增加147家,其中,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的企业3家,突破100亿元的企业6家,突破50亿元的企业17家。这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强做大,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突出特点是,坚持从省情出发,转变发展思路,强化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和忧患意识,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集中力量扶持优势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形成了优势企业成长与工业化深入发展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一)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着重从战略上引导优势企业发展

河南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对于河南这样一个传统农业大省而言,尽快实现工业化既是中原崛起的首要任务,更是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基于这样的认识,河南省委、省政府在发展优势企业的进程中,坚持更新观念,从省情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转变发展思路,采取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着重从战略上引导企业发展,以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带动性强的大企业集团为载体,推动优势企业不断做强做大,从而加快全省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从“十五”规划开始,河南省就提出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高钢铁、建材、医药等传统行业的同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培育壮大食品工业、有色工业、石油化工和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等6大支柱产业。五年中,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比“九五”期间高4.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8个百分点。“十五”末,全省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7%,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7%,均比2002年提高6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增强。2005年,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河南省把加快工业化进程摆在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对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了分行业研究,确定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壮大市场前景好的支柱产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促进产业集聚,拉长产业链条。

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引导下,一批成功的企业把围绕支柱产业发展、 培育主业优势作为企业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双汇集团利用省内丰富的资源优势,围绕肉类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做文章,在全国建设了20多个现代化肉类加工基地,形成了从规模化养殖到连锁化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2004年营业收入超过五粮液集团,跃居全国食品行业首位。神马集团围绕扩展主业,相继实施了20万吨尼龙66盐、6万吨切片和100万吨氯碱化工等一批重大项目;2005年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金星啤酒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在省外建立了6个生产基地,生产能力达到150万吨,居全国第四位。银鸽集团通过收缩战线,集中力量扩大中高档纸规模,2005年营业收入超过18亿元,比2003年增长2.6倍。莲花集团通过剥离非相关产业,整合主业经营,2005年味精产量达到17万吨,比2004年增长1.3倍。

(二)建立完善的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优势企业发展的整体合力

2004年,河南省委、省政府研究和部署加快百户重点企业发展工程,确定了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各个部门和各级领导分工抓龙头企业,配合联动,建立起一套纵向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政府服务于企业、推动优势企业发展的整体合力,全面启动了百户重点工业企业发展工程。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百户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指导和帮助企业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发展规划,搞好生产经营,加快项目建设。省直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制定了一系列支持百户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对生产运行、改制重组、技术改造、利用外资、项目用地、环境容量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税务、工商等部门专门制定了促进百户企业发展的意见。各市相应确立了需要重点扶持的优势企业,普遍建立了加快优势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优化环境,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从2006年开始,河南省委、省政府完善了推动重点企业发展的目标责任制,要求进一步强化为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率,规定对凡因工作效率问题影响重点企业发展的,要追究有关单位领导的责任。省发改委开始对百户重点企业和50家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进行统筹协调,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重点企业主要经济指标的监测和统计工作,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责任目标年度考核,奖优罚劣,激励重点企业加快发展。

此外,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营造有利于重点企业发展的舆论环境,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张旗鼓地报道重点企业在改革、创新、生产、管理、营销、企业文化方面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大力宣传优秀企业家为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不断提高企业家的社会地位,扩大河南省企业家和企业群体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三)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汇聚

狠抓项目建设,强化资金支持,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汇聚,是河南省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

2005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多次专题召开了百户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座谈会,提出了项目建设的年度目标和任务,制定了将百户企业项目纳入省重点项目管理、集中利用政府性资金引导支持、加强银企沟通、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措施,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2006年,河南省政府还增加了工业结构调整资金,重点投向重大结构调整、产业升级项目,引导产业集群发展的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此外,针对近两年煤电油运紧张的实际情况,有关部门加强预测预警、密切供需衔接、改善调度管理等多种手段,重点加强了对百户企业的支持,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同时加强了对煤炭、铝矾土、环保容量等重要资源的整合,集中向骨干企业配置,提高了企业的资源保障能力。

以百户重点工业企业为载体,2004-2005年两年中,河南省政府累计争取和安排政府性资金22.5亿元,对116个项目给予支持,带动银行贷款218.5亿元,相继建成投产和开工建设了风神200万套载重子午胎、天冠30万吨燃料乙醇、开安电力15万吨铝板带等318个重大结构升级项目。安钢集团先后实施了120吨转炉一炉转轧机、2200立方米高炉、2.8米中板轧机改造等63个项目,淘汰了一批落后工艺装备,成功跻身全国钢铁行业15强。洛阳石化相继实施了PTA改造、800万吨常减压改造、18万吨聚酯化纤等210个技术改造项目,为建设千万吨级炼油化纤企业奠定了基础。天瑞集团2005年先后投产了4条生产线,另有4条在建,竣工后有望建成河南省第一家千万吨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2005年,河南省百户企业累计完成投资427.6亿元,比2003年净增228.6亿元,新开工项目121个,建成投产项目90个,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和任务,对全省工业增长、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企业改革和改制,强化企业内在发展动力

河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强力推进企业发展与改制同步进行或改制先行,强化企业内在发展动力。企业发展的责任感、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也不断增强,形成了迎难而上、竞相发展的态势。

目前,河南省不少重点企业积极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90%以上的国有工业企业已经实现股权多元化,为推动企业其他方面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引进战略投资方面,永煤集团先后引进巴西淡水河谷和宝钢集团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与泰国正大、荷兰壳牌、美国能源电力投资公司签订了合资合作协议,累计引进资金20.9亿元,营业收入突破了百亿元大关,成为省属国企第一利润大户;宇通集团与德国曼公司进行合资合作,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先后收购了郑州重工、重庆客车、兰州客车、洛阳客车4家企业,2005年营业收入超过80亿元,实现利润近5亿元,中高档客车同行业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目前,河南省政府正在积极推进永煤与正大、天方药业与日本住友、平煤与华润、省建设与美国高盛、科迪与伊利的合资合作。在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方面,河南省积极推进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推动神火、风神等企业实施再融资,推动新野纺织、鹤煤集团国内上市,推动华英集团、汇通集团等企业海外上市,从而推动企业的产权多元化进程,推进企业不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五)实行重点企业动态调整,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河南省委、省政府在汇聚优势资源大力扶持百户重点企业的同时,也采取动态调整的方式给现有百户重点企业施加压力,促进百户重点企业持续不断的向前发展。

两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强对重点企业和成长性企业责任目标年度考核,加强动态管理,奖优罚劣,激励重点企业加快发展。2006年,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两年来的发展情况,从企业利润、销售收入等方面对百户重点企业进行考察,把两家企业调整出了百户重点企业范围,相应增补了白象、三全、森源电器等有较强带动力和发展潜力的企业。省政府主管部门还特别强调,这项制度今后还要坚持下去,重点企业不搞终身制。他们提出,到2007年,凡是营业收入达不到10亿元或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增速低于10%的企业,都要退出重点企业名单。这一举措,既有力地促进了现有百户重点企业在保持原有业绩的基础上继续进步,也给其他企业的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增添了力争上游的动力。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几点启示

无论是从人口总量和结构看,还是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等角度看,似乎可以将河南省看做是整个中国的缩影。可以说,河南面临的问题,折射出中国面临的问题;河南所要破解的问题,也是中国正在破解的问题。所以,从这样的角度看,河南省委、省政府发展优势企业的做法和经验对各级政府具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要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企业

各级政府在发展本地优势企业时,首先要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新观念,充分认识到我国发展优势企业潜力巨大。这是因为,社会进入重化工化深入发展阶段,优势企业不仅规模效应比较明显,而且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主导作用也比较突出,同时优势企业自身也面临着快速成长的机遇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所以,充分利用工业化深入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失时机地发展一大批优势企业,进而围绕优势企业配置资源,提高一个地区乃至国家的整体经济竞争能力,不仅是完全可能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其次要充分认识本省自身的特点,理顺符合省情的发展优势企业思路,因地制宜,制定并实施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战略规划,正确地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职能,着重从战略上引导优势企业发展。

(二)政府要为发展本地优势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各级政府在发展本地优势企业时,要建立健全政府各级领导与优势企业经常联系制度,政府各级领导不仅要与企业领导层座谈,倾听企业领导人对政府相关企业的各项工作的意见,还要抽出一定时间深入到职工群众中去,倾听他们对改革、改制的意见和想法,掌握第一手材料,有的放矢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可借鉴河南省建立纵向联动机制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清理、整合政府各部门职能,建立健全纵向的、一条龙的联动运行机制,形成政府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合力,为发展优势企业创造条件。鉴于我国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大力营造以改革求发展的舆论氛围仍然十分必要。河南部分企业提出的“企业改革的方向决不能因一时一地、个别环节出现了问题而动摇”带有普遍性意义,所以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同时,要着力解决地方和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改革金融体制、发展民营银行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尽快制定落实区域发展优惠政策支持企业发展,加快推动引导全国范围内的产业转移,继续推动政企分开,注重规范企业出口秩序、维护国内企业声誉等等,从而,为优势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通过推动优势企业快速向前发展来带动整个地区企业健康发展。

(三)要充分发挥所在地的比较优势,通过确立重点项目促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

各级政府在发展本地优势企业时,不仅要认真地、具体地分析本地企业的优势与劣势,而且要认真地、具体地分析同行业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与可能,确立与实施重点发展项目策略,并以发展项目为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采取集中利用政府性资金引导支持、加强银企沟通、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投向重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汇聚等一系列措施,运用强化预测预警、密切供需衔接、改善调度管理、增加环保容量等多种手段,通过圆满地完成项目建设来发展本地的优势企业。

(四)对优势企业要实施动态管理,为发展优势企业注入活力

各级政府在推进本地优势企业发展的进程中,要引导优势企业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增强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自己快速识别机遇的能力,及时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成为本地企业的佼佼者。与此同时,要制定与实施本地优势企业的考核、评价标准,并对优势企业实施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原不在优势企业之列的,经过努力达到考核标准的,要及时列入优势企业之列,重点扶持、重点帮助;原列入优势企业管理之列的,经考核业绩滑落了,则将其淘汰出局,限时改进再行考核,决定其是否重新入列;这样做,既给优势企业增加压力,又给其它企业指明努力方向和希望。还要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对内开放,不断增强优势企业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从而,着力营造本地区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执笔:李建明、郝玉峰、赵婷。

标签:;  ;  ;  ;  ;  

河南省发展优势企业的实践与启示_河南省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