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艳丽 湖北省襄阳市三十九中学 湖北 襄阳 441000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2-008-01
1965年美国教授福瑞斯特提出“学习力”一词,它指向一个人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和学习创新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在注重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我们应将学习力内涵置于整个核心素养范围之下予以考量,要将知识及信息高效提取、整合、转化、运用、再创造,将知识呈现、蕴涵的符号表征、思维方法与价值意义转化为学生的记忆力、理解力与驱动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让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作为一名在教学一线奋战了二十年的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目标预设和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做以下思考:
一、目标预设:从关注三维目标到关注核心素养,注入学习动力
新课标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此强调的是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有一定的方法,学生的学习必须得经历一个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而关注核心素养,教师应抓住三个核心:教授学生有价值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探寻知识的兴趣、欲望和方法;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品行;启发学生寻找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许多教师还是“灌输式”教学,“为教而教、为考而学”,进行学习量堆积的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知识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教师过分忠实于教材内容而非丰富教材内容,忽略学生的个体学习风格、学习程度差异。学生在这些老师的指挥下则不得不为增加知识量和提高答题准确率“挣扎”在题海中,从而造成学习方法单一与学习视野狭隘问题,极大地影响了学生长远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学生发展而言无异于饮鸠止渴。
我区有位老师在讲“友谊的特质”一知识点时,不是简单的呈现“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应追寻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友谊”这几个干巴巴的观点,而是带学生吟诵教材《阅读感悟》《诗经.卫风》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引导学生理解其意思是回报的东西价值要比受赠的东西大得多,表现对他人对自己的情意的珍视,让学生感悟作者有恩必报这一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感悟作者胸襟之高朗开阔,已无衡量厚薄轻重之心,表达的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谊便是最高尚的情谊!最后学生自然而然就联想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俗语。育人于无形啊,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师就应采用合适的手段和内容,在关注具体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关注更上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关注育人价值,在预设目标时要想一想,这节课有没有育人价值?有什么育人价值?
二、教学方式:从关注老师教授讲解到关注学生思维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创新力是以想象力丰富、思维发散或集中、批判性反思等多路径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学习力表现,为培养核心素养提供持久的智力支持。教师应基于学科特点、生活实践以及现代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作为情境创设不要一味的追求生动巧妙,要尽量真实。
以道德与法治为例,大部分老师照本宣科念教材,让孩子奋笔疾书地抄笔记,然后每天让学生多花时间背书本上的观点,只是因为考试要这样考察学生。这样即使考了高分就能代表这个孩子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高吗?其实不然。学习道德与法治是为了让孩子培养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政治认同,培育探究精神,培养公共参与能力,增强法治意识。例如,八上关于“规则”的学习中,有老师把襄阳市民闯红灯的画面有针对性的呈现并安排角色扮演:画面一: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画面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画面三:觉得车辆多时不能闯红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红灯。这一情境的创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人们常常以各种借口为自己破坏规则的行为开脱、辩护,没有“自律”、没有对规则的敬仰敬畏,所以课堂上创设并体验这一真实存在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感受,现实意义很大,to be an active reader才是最终目的。角色扮演过程中,学生有问有答,有质疑有解释,学生在体验和更多思考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疑问、提出问题,然后去分析解决问题,潜移默化中,达成对规则的高度认同感、敬畏感及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学目的,润物与无声。这一环节很新颖、有创造性,这样的思考质疑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在课堂上自然生成,让人侧目!
过去,老师关注释疑解惑,一节课下来,往往是教师满堂问,学生只是被动地应付,齐问齐答的状况非常普遍。但现在我们要培养学生的仅释疑解惑是不够的,能不能帮助学生学会思考和质疑,激发学生求知求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如上以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师生共建的学习力培养中来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部分。
学习力是综合素质的表现,应多角度考量提升学习力,笔者仅从课堂教学目标和方式进行思考和探寻,抛砖引玉而已!
论文作者:余艳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7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素养论文; 友谊论文; 核心论文; 这一论文; 襄阳论文; 《中国教师》2020年5月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