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_黄江华,应军,徐少华,谢晓霞,何晓华,唐春雪

(三台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四川绵阳 621100)

【摘要】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70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尿液标本采集、处理、保存以及检测等一系列步骤,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44.29±8.64)mg/L>(12.69±6.15)mg/L]及阳性率(72.9%>0)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0例糖尿病患者当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病程更长,其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明显更高,呈正相关。结论: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尿微量白蛋白是重要的检测指标,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临床检验;糖尿病肾病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020-02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urine trace albumin test for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in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Methods From August 2013 to April 2015 were during the same period of 7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have a medical examination in our hospital in 70 healthy subjec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and the urine specimen collection, processing, storage and detection, and a series of steps, analysis of the test result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44.29±8.64) > mg/L (12.69±6.15 mg/L)] and the positive rate (72.9%) > 0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the difference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mong 7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n and women with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and positive contras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Duration is longer, the urine trace albumin levels and positive rate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ly higher,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detect the urine trace albumin is an important index, its sensitivity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 and the accuracy is high, reflects the patient's kidney function damage degree, has the very high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The urine trace albumin; Clinical trial; Diabetic nephropathy

糖尿病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患者表现为血糖的异常升高。随着病情的发展,发生早期肾损害,进而诱发糖尿病肾病[1]。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无特异性,其早期预测和筛查具有一定的难度,一般通过分析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来进行诊断,了解患者是否发生肾小球疾病。尿微量白蛋白是一项重要的尿液检测指标,其灵敏高,能够准确反映出肾功能损伤程度。尿微量白蛋白的病理性增高是由于肾脏滤过蛋白质功能受损所导致,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及肾小球硬化有关,从中反映出患者的肾脏受损程度,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对于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70名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别作为观察组(糖尿病肾病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观察组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3±7.2)岁。对照组患者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1.1±6.8)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均衡(P>0.05),无统计学意义,在研究过程中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尿液标本采集前8h保持空腹,于清晨进行采集,采集前1h饮水300ml,1h后进行尿液的收集。将收集的药液样本10ml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10min左右。将离心处理后的尿液标本置于-20℃的环境下予以保存,并最好检测的相关准备。收集受检者的24h尿液样本,以甲苯作为防腐剂,按照200:1的比例进行混合,取混合液2ml于试管中,去上层甲苯,进行离心处理(3000r/min)10min,取上清液,同样将其置于置于-20℃的环境下予以保存,作为待测样本。使用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及相关试剂,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检测,该操作过程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观察受检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指标[2]。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t值和χ2检验资料,检验结果满足α=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结果显示,在70例健康受检者当中,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2.69±6.15)mg/L,阳性率为0,而在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44.29±8.64)mg/L,阳性率为72.9%,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具体如表所示。

注:*P<0.05,χ2=21.247;#P<0.05,χ2=23.35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尚无有效的治愈办法,主要通过对血糖的调节来控制病情的稳定。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其患者的肾微小血管、肾小球动脉和肾动脉发展病理性改变,导致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及肾小球硬化,进而引发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需要及早进行治疗,以防止其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加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检测[3]。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脏滤过蛋白质功能受损,微量蛋白质渗透于尿液当中,可根据尿液中蛋白含量进行诊断。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中,常规以尿蛋白排泄率作为检测指标,将其作为诊断的依据。但是在尿液保存难度大,往往导致尿样标本质量不高,检测结果不准确,无法真实的反映出患者肾功能的损伤程度。部分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检测中,其尿蛋白检测结果并未表现异常,但是患者的肾功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却无法通过尿蛋白的检测而诊断出来。而肾组织活体检查是一种准确性和灵敏度的诊断方法,但是由于其创伤性较大,且价格高昂,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中未能得到普及应用。因此根据尿蛋白排泄率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出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而尿微量白蛋白是一项灵敏度高的尿液检测指标,其应用于糖尿病疾病的早期诊断当中,以准确反映疾病的进展。当患者早期出现肾功能损害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会明显增加,并可以根据以变化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程度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是尿常规检测中难以做到的,其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比较于其他检测和诊断方法,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其操作简单,采集和检测时间短,所采集尿液标本质量高,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高。另外,在尿蛋白的检测当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免疫球蛋白、微球蛋白、转铁蛋白的含量;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其尿微量蛋白含量的差异性最大,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也就更为准确。一般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在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的基础上结合尿糖检测,为临床诊断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4]。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健康体检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阳性率明显更高,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说明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检测指标,是肾损伤程度判断的重要依据。不同性别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与性别无关。病程≥11年的患者,其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和阳性率相对更高,说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与病程正相关。由此可见,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其对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的诊断的准确性高,是糖尿病肾病临床治疗的重要参考,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有着积极的影响。

金宏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研究当中[6],将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临床检验后,观察组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为(38.4±8.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3.2)mg/L,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中的27例男性患者,其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74.07%,23例女性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69.57%。其结果与本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充分说明了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具有很高的可信度和准确性,反映出患者的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孙永华.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3):21-22.

[2]王丽萍.尿微量白蛋白的临床检验意义及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90):146.

[3]付晓杰.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01):63-64.

[4]李霞.微量白蛋白检验在诊断肾小球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06):36-37.

[5]金宏.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09):1147-1148.

论文作者:黄江华,应军,徐少华,谢晓霞,何晓华,唐春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9

标签:;  ;  ;  ;  ;  ;  ;  ;  

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探讨论文_黄江华,应军,徐少华,谢晓霞,何晓华,唐春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