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探析
王海红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山东济宁 272031)
摘要: 顺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本着“科教兴农,创新为民”的理念,创新实践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有效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结合实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提出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等发展指导原则。同时,提出优化发展思路,分别介绍农民田间学校培训模式、现场传导型、典型示范带动、项目推动型、媒体传播型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相关要点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职业农民;技术培训;模式探讨
1 前言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这些年,社会各界都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实践,在相互学习借鉴中以期找到切合实际的培训运营模式。文章就几种有代表性的培训模式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坚持地方特色,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特色产业链项目”已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发展本地经济的目标。我州为多民族聚居区,有着深厚的畜牧业、特色林果业等产业发展基础,随着多种富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产业基地(如民族地区旅游、民族工艺、民族医药、民族食品深加工等)的发展建设,各类技术型人才供不应求,专业的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探析
2.1 原则思路
对新型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近些年,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地探索,以求寻找切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而各种模式的探索实践中,基本要遵循的原则不能变。
第一,统筹协调。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实践,是一线系统工程项目,涉及到农业、教育、科技等诸多部门,同时,还有待民众、企业、高校等的积极参与。为此,做好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尊重各方意愿,实现产学研的结合,扩大教育培训的影响效益。
第二,以人为本。采取任何一种培训模式都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创新培训模式要注重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锻炼新型职业农民,精细培育,精准培育,着力培养农村用得上、留得住的新型职业农民,使新型职业农民总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
第三,因地制宜。各地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同样差异很大。为此,培训模式的推广,不存在“万能模式”。要考虑地方实际,借鉴已有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目前,应以实用性为主,注意面对面培训、注意实践下乡、注意田间培训等等。
辽宁销售开展“一路风景、昆仑相伴”高端柴机油主题促销活动。针对卡车客户群推广CH、CI级别高毛利产品,结合尾气净化液、冷却液等快销品制定1+1买赠促销组合,打造卡车客户群“兄弟套餐”,在全国范围内引领高柴店销步伐。
第四,重点突出。培训要体现在农业主导产业,要集中在优势产业,落脚在特色农业项目上。要尊重培训对象特点,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把控农业经济发展大行情,突出重点的搞好培训教育工作。培训对象的选择,要以能力强、辐射带动好的新型农民为主要,着力培养农村发展带头人、农村技能服务型人才和农村生产经营型人才。
2.2.1 田间培训模式。以山东省农民创业培训为例,农民田间校培训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农民田间培训是一种利用实验性学习增强农民专门技能的教育形式,是有组织的农民实践活动。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政府推动,合作互动。农民田间培训在农民自愿、政府扶持、上下联动、服务产业、科技支撑、管理规范的原则下开办,由市、县农业行政或行业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由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牵头组织,鼓励科研院所、协会、企业、合作组织等积极参与。农民田间学校成为了农民自主参与并互助提高的实验性平台,同时也是农民素质提高和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2.2 模式形式分析
到了宋元时期,版画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不仅出现了上图下文的形式,而且刻本章法完善、体韵遒劲。例如《全相平话五种》为当时福建建阳书坊雕刻,是现存最早的讲史话本元刊。宋代还出现了铜板印刷,主要用于纸币和广告的制作。元代则出现了早期的连环版画“平话”刻本。此外在宗教经卷题材的版画中已经有独立的山水图。由于科学文化的发展和普及,各种历法、农技、绘画等通俗读本与图册大量雕印,并在苏州、福建等地形成了许多版刻中心。这一时期辽代的《南无释迦摩尼佛像》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套色漏印版画。
2.2.3 典型示范带动。创建的典型,以政企、高校等创建的示范场、农科示范园为主。围绕此形成科技示范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换,形成高效的农技培训基地,带动民众自愿参与、高效学习。该模式的实施,首先,做好示范推广基地的建设。在此,需要政府引导,企业注资,高校科研带动。其次,做好创收带效益,吸引更多农企参与。最后,吸引民众参与,这样才能形成辐射面广的推广示范效益。
2.2.2 现场传导型。该模式的应用,对象是参与一线生产的农民。模式实施,通过走向田间地头、技术操作岗位等等,手把手的对农户进行讲解、示范和操作,以很好解决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对培训内容的要求较严格,务必要新颖,要实用,要有针对性,农民易学易懂。对培训目标的界定,确保针对性地培训针对性的问题解决,随着问题的解决能掌握对应的技术。对培训时间的选择,集中在生产季,周期要短,一周即可。对培训老师的要求,自身能力要强,实践经验要丰富,教材选取要简明。
2.2.4 项目推动型。该培训模式的实施,依辅某开发潜能大的农技项目,围绕该项目推广结合课堂讲授、广播媒体、一线指导等等措施,做好项目推广的培训和教育工作,实现项目推广的产、供、销综合性服务。该模式的推广,重点服务农户致富,旨在提升农户素质,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的实施,首先,选择好项目是关键。其次,注意调动农户参与的激情。最后,组织农科教等多方力量参与。最终,有利于产加销的一体化服务,形成对应产业化发展路径。
2.2.5 媒体传播型。以媒体为中介对农户进行的专业培训,现有的媒体有:电子媒体(电视、广播、音像等等)、印刷媒体(报刊、杂志等等)、网络媒体(因特网、局域网等等)等等。该培训模式的实施,首先做好需求信息调研,根据需要情况制定培训方案。其次配建媒体素材库,制作媒体课件,搭建信息传播平台,完善网络信息服务体系。最后以点带面,以面推进,扩大影响效果。
虽然在课堂上对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效地利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多媒体教学却使传统课堂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表情或者手势的互动环节变得少之又少,不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感情的培养。
3 总结
为切实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水平,各地地方政府积极采取措施,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地探索,不断优化新型农民的培训模式以求寻找切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模式。分析优化的这些培训模式,基本遵循的原则始终不能离不开“实践出真知”的理念,同时逐步体现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重点突出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培训模式以图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凤芝.浅谈新形势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J].吉林农业,2018,427(10):100.
[2] 姚琛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管理现状与建议[J].农业工程,2018,8(2):135-137.
[3] 袁春燕.对农广校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J].科技资讯,2015,(10):117.
标签:职业农民论文; 技术培训论文; 模式探讨论文; 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