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影响下的中学地理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信息服务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地理信息服务是指辅助用户使用地理信息进行行为决策的过程[1]。最直接的地理信息服务就是提供地理位置以及相关信息。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地理信息服务已经从早期以地图为载体的地理信息传递方式发展到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空间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现代地理信息服务模式。
一、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发展
2004年以来,地理信息服务的产业化和社会化不断发展,尤其是数字地图与高分辨率卫星图像两种数据源的出现,提高了地图可视化的效果。像Google maps、Yahoo
maps,它们强大的地图服务功能表现在对地图的搜索、查询以及定位上,此外,在Yahoo maps中的Smart view中还可以添加所需内容而自行定制地图。
当前的地理信息服务领域已经从专业性科研领域映射至社会公益性生活服务,服务对象也从专业人员发展到社会公众。其服务范围大致包含了以下几个大的领域:
电子政务中的地理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中的地理信息服务;面向公众的综合地理信息服务信息。如购物商场、旅游景点、公共交通、休闲娱乐、宾馆饭店、房地产、医院、学校等的空间查询服务。
二、 中学地理课程对全球化地理信息服务的响应
2003年4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以下简称“标准”),首次在必修模块3以及选修模块7中专设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专题。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使人们能更及时、详细、准确地了解全球及区域地理环境,了解和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中学生必备的素养。新“标准”中不论必修模块还是选修模块,皆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服务在自然演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强大作用。因此,新“标准”的实施对于中学生掌握现代地理知识与技能也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地理信息服务的思想贯穿了整套新“标准”的地理教材, “标准”中的教学活动建议也体现了通过信息技术将地理信息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本文通过对现行教学内容(宁夏试点教材)做简要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地理信息服务,将其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1.必修教材中的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首先,GIS具有对地图处理与操作的强大功能,而地图又是地理教育的重要方法。利用Web GIS最基本的地图搜索、查询功能进行地图漫游、地图缩放和地图查询等简单的操作可以强化学生对地图的理解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效果是一般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这也是地理教育在信息社会必须承担GIS教育的客观原因。
第二,遥感在环境检测、农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全球变化观测等诸多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应用性很好。尤其在环境问题突出的今天,加强对环境遥感图像的判读教学,不仅让学生认识到一些环境恶化的现状,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第三,GPS的定位功能应用越来越普及,GPS的产品也从军事用品发展到了GPS手机、GPS手表、GPS相机等诸多日常生活用品。因此,对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教育也是势在必行。在整套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从自然地理到人文地理、再到区域地理,都或多或少地涉及到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师应加强讲解。部分高中必修地理的教学内容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整合模式的案例(见表1)。
2.选修模块7中的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分析
选修的内容比较必修来讲,更详细地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原理、应用、发展状况等,在基础教育中主要介绍地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应用。由于不同地区的学校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各人计算机水平差异很大,因此,同样的教材在各地的适用程度也不同。以新《标准》在选修中GIS的教学内容为例,从体现地理信息服务的角度探讨教学深度的选择。
根据各地区学校硬件设备、 GIS软件、学生状况、师资力量等情况,采取分层次、分地区、分级别的教学方式,但总体上要强调直观、简单,且贴近现实生活。注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设置了基本要求教学、拓展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几个层次的教学深度。以GIS为例对分层次教学做简要区分(见表2)。
三、结语
地理信息技术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地理学服务于社会生产的主要途径。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强调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教育有两方面意义:一方面,作为地理学科的前沿知识教授给学生,另一方面在解决地理问题,理论紧密结合实践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此外,对于中学地理教师来讲,掌握一定的地理信息服务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备课,使课堂教学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