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CT对早期电焊工尘肺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王文忠

高分辨率CT对早期电焊工尘肺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王文忠

王文忠

(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放射科 江苏无锡 214028)

【摘要】根据国家尘肺病的诊断标准,目前电焊工尘肺的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胸部高千伏摄影。胸片由于密度分辨率、空间分辨率的影响,对于小阴影的诊断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本文采用常规胸部CT加HRCT技术,对76例I期电焊工尘肺作应用价值研究。

【关键词】HRCT;电焊工尘肺;I期尘肺;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39-02

1.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08~2013年本院76例I期电焊工尘肺,均摄相隔半年以上动态高千伏胸片2张,均经过5人以上市职业病诊断医师集体确诊。年龄:20~35岁10人,35~55岁46人,55岁以上20人;工龄5年以下2人,5~15年30人,15年以上44人。工龄15年以上占57.8%。男女比例2:1。长期口罩防护15人,占19.7%,未防护81.3%。

2.方法

76例I期电焊工尘肺病员均于东芝ASTEION多排螺旋CT作常规胸部CT加HRCT检查。HRCT根据扫描计划设定在胸锁关节平面,气管分叉处及膈上区域各作间隔10mm的HRCT扫描2层,必要时可根据实际增加及选择扫描层面。均采用平静呼吸下屏气。HRCT条件选择:135千伏;300MA;1.5秒;层厚 1mm 间隔10mm;矩阵512*512;骨算法重建。

3.结果

小叶间隔增厚43例占56.5%,两肺门不大,结构正常,肺血管支气管束增多、紊乱者37例,占48.6%,不规则分支状细线影35例,占46.1%;小结节及磨玻璃样结节,25例,占32.8%,病变主要集中在两中上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磨玻璃样阴影25例,占32.8%;各型肺气肿(含肺大泡)21例,占27.6%;肺门淋巴结及纵膈淋巴结钙化20例,占26.3%;局限性胸膜增厚18例,占23.6%;两肺门不大,结构正常,肺血管支气管束清晰者3例,占3.9%。

4.鉴别诊断

针对单纯尘肺的特点:肺内多发类圆形小结节影为主要特征的,主要与血管断面、粟粒型肺结核相鉴别。肺内多发不规则阴影为主要特征的,主要与血管支气管束相鉴别。

4.1 血管断面在CT图像上为小圆形点状阴影,易误认为是类圆形小结节影,但仔细观察不难鉴别,血管断面阴影一般密度均匀,轮廓光滑;而尘肺类圆形小结节影一般密度不均,中央密度较高,轮廓不光滑,而且多分布在血管束周围,连续多层基本不连续。

4.2 在CT图像上粟粒型肺结核有其明显特点:密度基本均匀,分布范围基本均匀,大小基本均匀;而尘肺小结节影密度呈中央高,周围淡;分布范围本文统计主要集中在中上肺野,周围伴有灶周肺气肿、线样,网格状间质性纤维化影。

4.3 在CT图像上血管支气管从肺门向四周走向,由粗到细,且有明显的柔和的细小分支走向。尘肺病不规则小阴影,走形不规则,粗细不等,无明显柔和的细小分支。

5.讨论

尘肺病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并在肺内存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长期吸入肺内的粉尘一部分直接在肺泡内形成结节,另一部分突破肺泡上皮及基底膜至呼吸性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隔及胸膜淋巴管内,巨噬细胞吞噬,在间质内诱导纤维细胞长入尘细胞团而形成尘肺结节。电焊工尘肺结节主要因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对铁尘斑结节沉积产生的直接包裹,吞噬和纤维化。电焊工早期尘肺X射线表现以不规则阴影为主。本文统计:小叶间隔增厚43例,占56.5%;不规则分支状细线影35例,占46.1%;磨玻璃样阴影25例,占32.8%;小结节及磨玻璃样结节,25例,占32.8%。76例电焊工I期尘肺中s/p为主,65例,占85.5%;p/s为主,11例。符合电焊工早期尘肺X射线表现。

根据国家尘肺病的诊断标准,目前电焊工尘肺影像学诊断主要依靠胸部高千伏摄影。胸片由于受分辨率的影响,其显示阈值为3mm,对于3mm以下的病变难以清晰显示,一般胸片上所显示的1.5mm或以上的小阴影多半是多个小结节融合的结果,对于小阴影的诊断胸片存在较高的假阳性及假阴性,本文有3例高分辨CT为阴性。胸片的解释难免流于主观。

CT作为一种将计算机技术及断层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在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技术在尘肺诊断中应用受到广泛关注,因其较高的分辨率,在尘肺的诊断中有较大的优势,可在肺小叶水平上认识肺的组织结构,应用多平面各向重建及多种技术的三维重建,可进行多个方向的观察,特别是对于p型及q型的显示率明显高于高千伏胸片,对于肺气肿的诊断敏感性优于肺功能检查。国家职业病界定I期尘肺高千伏X射线影像学标准是:小阴影密集度1级,分布肺区达到2个肺区。CT目前无国家诊断标准,无标准片,无法界定分布肺区,无法判定密集度,故目前尚处于研究和探讨阶段。但是HRCT在尘肺病的病理CT征象(即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有相当大的优势,特别是观察期及I期尘肺病的诊断价值更大。通过常规CT加HRCT技术是弥补胸片在检出尘肺病的早期小阴影上的不足及纠正小阴影过度诊断上的一种重要技术,它可以比高千伏胸片更早的发现小阴影,从而早期协助明确尘肺诊断,使病员得到早期及时的治疗,由于HRCT检查复杂,费用昂贵,我们现阶段不可能推广,但是至少是有益的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9).

[2]杨阳.I期电焊工尘肺的HRCT表现[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年第2期.

[3]王振光,马大庆,陈步东等.不同期别煤工尘肺小叶间隔线的高分辨率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年07期.

论文作者:王文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9

标签:;  ;  ;  ;  ;  ;  ;  ;  

高分辨率CT对早期电焊工尘肺的应用价值研究论文_王文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