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是设计与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其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都反映了结构的实际需求。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可以用可靠度来衡量,采用先集中、后全面的方法适当地提高可靠度,对于建筑结构的可靠性有实质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建筑物的可靠性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合理利用这些影响因素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可靠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可靠度
1可靠度的基本理论
1.1结构体系的可靠度
在具体进行应用的时候,建筑结构的可靠度理论要随机的将其转化成为一部分表示随机变量效应的方程式,其辅助的工具主要是利用经验校准的方式,再利用失效概率来对结构的可靠度来进行度量。就目前的形式来进行分析,我们国家对于可靠度设计方面的理论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目前这部分理论内容具体的应用到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之中,伴随会发生部分设计问题,因此,结构设计人员要逐步的完善可靠度理论。除此之外,因为正常与不正常结构设计体系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么最终就使得可靠性理论在结构设计的时候实施受阻。
1.2结构设计的规范性
这里所说的规范性,就是和结构设计之间相关的法律法规,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强制性是其中最为明显的特征。在建筑设计的时候,针对参与到其中的设计人员来进行分析,设计出来的作品均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综合性的遵循我们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一来就可以在结构设计成果发生任何问题的时候,不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就目前现行的结构设计规范来进行分析,评价结构设计可靠性与否的关键标准与指标就是钢的含量,设计人员想要加大结构设计成果的规范合理性,就必须要尽量的缩减结构设计中的钢含量。但是从我们国家建筑结构设计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实现各类规范的背景下,加大建筑结构设计的质量与水平,那么相应的就得要加大应用色设计规范的灵活性。
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的原则
2.1刚柔度适合的原则
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首先需要保证刚柔度适合的原则。不然建筑结构设计过柔,在地震、风速等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出现较大的变形,从而引发楼体倾倒。如果建筑结构设计过刚,那么建筑的变形能力就会大幅度降低,这样当建筑遭受瞬间较大的作用力时,建筑会因为柔韧度不够而遭到彻底的毁坏。
2.2抓重点,分清主次原则
可靠度理念的另一应用原则就是需要抓住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分清楚建筑结构设计的主次关系。因为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对于每一个不同的组成构件,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这样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抓住设计的重点,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设计更加的科学、合理。这样即使当建筑受到较大外力破坏的时候,建筑结构中的各个部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合力抵抗外力的作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例如在对建筑工程梁柱进行设计的时候,由于建筑的柱结构往往承受的外力大于梁结构,因此对于梁柱的设计往往需要符合强柱弱梁的要求。
3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分析
3.1 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在衡量建筑设计及施工质量的众多指标中包括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建筑结构安全性指的是建筑结构在正常的施工以及使用条件下,在可能出现的荷载作用或者变形作用时,其能够不产生破坏,或发生偶然事件时能够维持自身的整体稳定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主要从结构构件的安全性、结构整体的安全性来判断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也对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了规定,以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3.2 建筑结构的适用性
建筑结构的适用性是建筑结构使用功能的衡量指标,即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能够保持其良好的工作性能,能够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变形、挠度、裂缝及振动等,要求不超过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影响建筑结构适用性的因素包括:施工技术水平、建筑材料性能、地理环境、建筑物外观要求等。例如,水池出现裂缝将对其使用功能产生影响,导致不能蓄水;楼板变形过大会对使用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这都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对变形、裂缝等因素进行控制是必要的。
3.3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建筑结构耐久性是指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应能够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完成各项功能的要求。耐久性表现为建筑结构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及建筑的整体经济性。例如,降低钢筋的锈蚀概率或提高混凝土的抗老化性能,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4 可靠度的应用和把握
4.1把握柱子设计的可靠度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如果结构中的配筋率很低的,一旦有地震发生,建筑结构在受到如此大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会发生扭转剪力,如果在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对于这一因素不进行考虑,那么将会给整个建筑结构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配筋的设置.以重好的保证律筑结构的设计质量。
4.2 把握梁设计的可靠度
对于基础梁的设计,最重要的是需要处理好埋设的深度,确保基础梁埋设的深度不会太深,也不会过浅,以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质量。如果出现了埋设过深的情况,可以按照一层建筑梁的标准进行设计,埋设的部分按照短柱来处理。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建筑的抗震能力,一般情况下可以沿建筑主体的框架柱的两个轴方向设置基础梁。最后考虑到基础梁要承担楼梯柱、填充墙等的荷载,在实际设计中需要适当增加梁的截面。
4.3做好钢筋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1)钢筋工程对于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较大,在施工之前,就要严审钢筋材料质量的规格和型号是否符合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工序,依照实体样板进行,使钢筋焊接的质量达到实际需要;(2)对于钢筋焊接方法的选择上的问题,选择焊接方法切不可盲目,而是必须要依据所用钢筋的直径来确定;(3)在固定箍筋框的过程中要采用定型模具,以免箍筋框位置发生偏移,在箍筋框固定好之后,还要进行审核来确定其位置的准确性,使其满足施工合同要求,而对于位置是否准确的判断,要由专业技术人员结合设计图纸来确定;(4)由于高层建
筑的结构相对较为复杂,所以也存在数量庞大且杂乱的钢筋节点,在进行实际焊接工作时难度加大,由于先进技术的发展,在施工中,我们对于钢筋节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采用计算机技术,确保其准确性,即使用计算机模拟钢筋的位置。
4.4 模板工程设计施工要点
为了防止模板的浇筑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要在内侧模板中固定一个短钢筋头,还要清洁和修整模板表面,然后才可以进行浇筑。在建筑结构的施工中,模板可能会损伤墙体,所以要在模板与墙体之间设计一些类似于海绵的材料,造成损伤的原因是由于所使用的内外模板的长短不一,由此在施工中容易损伤墙体另外,在模板施工过程中,为确保建筑楼板是安全可靠的,就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采用技术水平较高的吊装墙模技术,合理控制吊装墙模钢筋和墙模间距,使之符合施工要求。最后是处理好模板漏浆问题,根据漏浆原因采取措施对症下药,及时有效的处理好,使之不影响施工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发展如此迅猛的环境下,做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工作,从而确保高层建筑具有更高的质量保证意义重大。基于此,作为相关的设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以保证建筑结构的设计具有更高的可靠度,最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瑜.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的影响因素与比较研究[J].江西建材,2015,08:62+67.
[2]曹煦.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造价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J].民营科技,2015,10:135.
[3]秦晓亚.建筑结构设计应注意的因素解析[J].江西建材,2015,23:46+52.
论文作者:董小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2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可靠论文; 钢筋论文; 结构论文; 安全性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