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种卡介苗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何萌

接种卡介苗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何萌

广西柳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柳城 545200

摘要:新生儿接种卡介苗能使机体获得对结核菌的特异性免疫力,是预防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其效果目前已得到世界性的公认。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h后即可进行卡介苗接种,但新生个体较小、易哭闹,这大大增加了卡介苗接种的难度,降低了接种成功率。良好的接种操作和护理能够保证接种新生儿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基于此,本文对接种卡介苗的护理做一综述。

关键词:新生儿接种;卡介苗;护理方法

卡介苗是一种经人工培养的弱毒牛型结核杆菌悬液制成的活疫苗,接种后可代替结核杆菌的初次免疫使接种者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一般新生儿接种可获得5—10a的免疫力,是预防肺结核最经济、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1,2]。但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实际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失误率,导致接种过深或穿破致菌液不足,对接种者造成不良影响,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护理也值得关注。近年来,有很多文献对新生婴幼儿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内容进行报道,结合多年临床护理经验,笔者认为做好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有效预防结核病的关键在于安全有效的注射和良好的护理。现将卡介苗接种护理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卡介苗的接种价值与接种对象

当前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和社区的人口密度增大,人口流动性高,结核病发生和传播的危险性大大增强,且小儿初染结核病是成年期继发性结核病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已经将新生婴幼儿的卡介苗预防接种工作纳入法律范畴。临床研究表明新生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后,较未接种的同龄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减少大概80%[3]。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措施,尤其是可以预防严重类型的结核病,如结核性脑膜炎[4]。程军卿[5]就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000例健康新生儿出生当天接种卡介苗,90d后经健康检查和PDD试验阴性率为12.6%,阳性率为87.4%;25例新生儿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卡介苗,90d后PPD试验结果显示阴性率为92.0%,阳性率为8.0%,表明新生儿应尽早接种卡介苗控制结核病。

根据我国母婴保健法规定,新生儿出生6—24h,体重大于2.5kg,胎龄在37周以上,无腹泻和发热等表现,一般情况良好,均需要进行卡介苗接种。卡介苗接种的对象是健康的新生婴幼儿,急性热病、慢性病、黄疸、发烧、严重湿疹、皮肤病、早产儿或体重不足2.5kg的新生儿需暂缓接种卡介苗。

2卡介苗接种成功的影响因素

临床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实际操作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卡介苗接种成功率。(1)环境因素。新生儿卡介苗接种要求确保接种环境的清洁卫生、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和声光刺激,卡介苗接种应在单独的操作间进行。(2)新生儿因素。足月正常的新生婴幼儿因为个体差异性导致接种难度有所差别。一般来说,体重偏重、皮下脂肪丰富、喂奶后1h处于安静状态时接种成功率较高。(3)操作人员因素。因新生儿个体小,无法配合接种操作,尤其是哭闹时,易使操作人员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心理素质较高的操作人员能够减少自身不良情绪的产生。(4)手法因素。卡介苗接种的常规手法是两人配合,一人固定新生儿,一人左手固定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注射部位,75%酒精消毒后右手皮内注射卡介苗。改进手法是由一人操作,新生儿取右侧卧位,操作人员左手拇指横向将新生儿左上臂三角肌注射部位的皮肤和皮下脂肪捏起固定,并轻压新生儿左上臂,75%酒精消毒后,右手皮内注射卡介苗。干兴凤[6]采用改进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结果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合格率、接种后12周卡痕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常规手法接种组。(5)管理因素。医院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学习、进修,操作人员的预防接种技术水平会不断提升,从而提高卡介苗接种的成功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卡介苗的接种方法进展

卡介苗接种规范中规定卡介苗严禁皮下注射和肌内注射,注射部位应在左上臂三角肌下缘,如存在特殊情况需要在右上臂接种时,需告知家长并在接种本上特别注明,接种其他疫苗时需避开该接种部位,避免将卡介菌带入深部引起新生儿机体不良反应。卡介苗接种前应采用75%酒精进行直径>5cm的局部消毒,因酒精2min内即可杀死菌苗,对接种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接种时应待酒精完全干燥后进行皮内注射,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进行注射时缓慢注入卡介苗0.1ml使注射部位形成直径约为6mm的圆形皮丘,顺时针将针管旋转1800后拔除针头,防治疫苗溢出。卡介苗注射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预防感染发生。注射完毕后做好家属告知,确保婴儿多休息、多饮温开水、做好保暖、接种部位不能沾水,防治继发感染情况。卡介苗接种48h内因局部疼痛,新生儿出现轻微烦躁或啼哭次数增多,均属正常现象。如注射部位局部出现脓包不必进行包扎或擦药,保持局部清洁,避免穿过紧的衣服,溃烂或脓液流出应及时复查做进一步处理。告知家长严密观察新生儿接种一侧腋下或锁骨上是否有淋巴结肿大出现,轻微肿大1—2个月会自然消退,如淋巴结肿大超过1cm应及时就医。接种后3—4个月进行复查,了解接种情况,如接种不成功应及时补种。

近年来,很多文献报道改进皮内注射法用于卡介苗接种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张明英[7]采用左手大拇指与食指绷紧皮肤的方向与新生儿上臂纵轴平行,右手持1ml注射器针尖面朝上与皮肤呈(5—15)°角快速进针,进针至针尖斜面长度1/2时,平行进针皮内注射0.1ml的卡介苗,结果表明改良法注射卡介苗一次注射成功率高,且家属满意度较高。林航等[8]应用改进卡介苗接种方法,针尖斜面全部进入皮内后放平针头,平行进针0.5cm,拔除针头后轻压进针点皮肤1min,结果新生哭闹不配合和菌苗外溢情况明显降低。

4卡介苗接种反应的处理进展

卡介苗接种后2-3周内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后变成白色小脓疮自行破溃,经1-2周结痂最后脱落,是卡介苗有效接种的标志,无需特殊处理[9]。卡介苗接种还可能引起接种部位皮肤及周围淋巴结肿大,出现时可进行热敷使其自然吸收。接种后体温升高>38°可服用退热药物,通常接种3-4天可恢复正常,如接种后体温>40°或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则应及时就医[10]。张晓莉、刘峰[11,12]研究表明在临床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抽化液体准确荡匀、刺入部位及剂量准确、做好防止菌液外溢处理和接种后的宣教,可有效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产生。陈广智[13]提出在卡介苗接种后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并实施针对性可提高卡介苗的接种效果。徐敏[14]针对接种卡介苗后的不良反应实施对症护理后,不良反应全部消失。冉丽霞[15]指出除了针对卡介苗接种后的反应进行对症处理外,还要强化卡介苗接种人员的培训和对家长的宣教,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和影响。

参考文献:

[1]刘桂枝.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56):77-78.

[2] 张慧. 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家庭医药,2016,4(7):124.

[3] 鲁丽霞.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的价值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15(5):110-110.

[4] 林文彬,廖亚生.卡介苗接种预防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1):218-219.

[5] 程军卿.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在结核病控制中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5(17):27-27.

[6] 干兴凤.两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成功率的比较[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103-104.

[7] 张明英.改良法接种新生儿卡介苗效果观察[J].江西医药,2017,52(7):674-675.

[8] 林航, 缪海燕,潘小佳. 改进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方法的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35(3):444-445.

[9]朱丽敏,张春芬.预防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2):127-128.

[10] 黄聪.预防卡介苗接种不良反应的护理对策[J].心理医生,2017,23(20):124-125.

[11]张晓莉.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18):222-223.

[12]刘峰.卡介苗接种的临床不良反应护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3):247-248.

[13] 陈广智.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6):3227.

[14] 徐敏.卡介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36):272-273.

[15] 冉丽霞.卡介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3):122.

论文作者:何萌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6

标签:;  ;  ;  ;  ;  ;  ;  ;  

接种卡介苗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何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