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态势的五个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态势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社科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公布的“关于中国的环境与发展”最新报告归纳出目前中国环境态势的五个特点:
全国范围的生态问题频频凸现
20世纪最后几年有三件震撼国人的大事:一是1997年创纪录(全年226天)的黄河断流;二是1998年的长江大水灾;三是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频繁的沙尘暴。这三件大事标志着中国环境史上的一个新时期的来临:长期似乎沉默的、远离中心城市的西部生态破坏所积累的后果终于以某种危机的形式轰动全国,它再也不能被回避了。
大规模“跨域报复”提示人们:环境与经济是一个整体,如果忽视西部、忽视生态、忽视乡村、忽视农民,到头来只能阻碍东部、阻碍经济,影响中心城市。全国大范围环境问题的出现,标志着生态系统保护开始上升为中国环境的首要问题,同时也把跨区域生态补偿提上日程。
面源问题上升和污染转移加速
在污染物结构中,大城市先后进入生活型污染占主要成分、工业性污染比重下降的阶段。前者如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汽车尾气、农田化肥、农药污染是来自千家万户的面源污染,而后者是集中的点源污染。
有些污染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进而向农村乡镇转移的趋势在加强,从东部发达地区向西部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尤其令人注目。
污染转移还有一个影响:它使得一些引人注目的环境问题(如大城市的、集中的、高强度的污染)变得缓和,却使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困难了。这是因为有些污染物质在中小城市、乡镇农村、不发达偏远地区的扩散不会引起原先(中心城市)那样强烈的反应,甚至都不一定能监测到位;另外,分散的治理比集中的治理更难于推动,这样实际上加重了深层环境污染,即有害污染物以更为隐蔽方式积累着。
例如中国农作物因为有害物质超标而引起健康受损以及因此在国际贸易出口中受阻的事件屡屡发生。又如2000年5月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测量结果表明,长期陆源与海源污染物积累的结果,已经使中国的近海一些区域的生态质量恶化达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
中国环境问题正在迅速与整个世界相连结
中国近10年来陆续参加了各种国际组织并签署了25个国际协定,通过多、双边国际组织的信贷和无偿援助进行环境合作,仅1993~1996年就有405个项目,合作金额达31.9亿美元。环境成为中国与发达国家对话与合作的优先领域。
20世纪90年代,中国已由石油输出国变为进口国;20世纪90年代末,木材进口迅速增加,已成第一大宗进口商品;矿产品及相关原材料进口值占总进口值的15.6%。这对减轻国内生态环境压力有相当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的环境条款(绿色壁垒)对中国一些传统出口商品的制约迅速增大。
一方面从某些外国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引入先进工艺技术,提高了中国一些行业生产清洁化程度;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合资企业在将环境成本转移到中国。
总之,环境,特别是“国际环境标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国生产者必须考虑的生产要素。
“健康源于环境”的意识开始普及
人们,特别是大城市居民越来越视环境为最主要生活质量要素,这突出反映在近些年来,环境纠纷(噪声为主)急速增加,绿色食品和其他商品(尽管不全是真的)走进市场,旨在“回归自然”的旅游大幅度增加,还有一些用于改善小环境的设备纷纷出现(如家用净水器等)。这一趋势表明:对生命的珍惜,进而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正在形成一支难以忽视的推进环保的社会力量。
经济化——环境问题直面的一个更加市场化前提
改革开放以来,继大部分商品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之后,长期成为中国生存与发展“瓶颈”的能源(煤炭、电力)与粮食出现了持续几年的过剩,这意味着生存性总量短缺主导经济政策的时代即将过去,传统的安全性考虑正在较大程度上让位于经济性(或比较优势)考虑。这一转变对中国环境政策的含义是:
只有在经济性被考虑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效率而改善环境的行为和政策才有了可能。这又为环境成为经济竞争力因素提供了经济前提。
但另一方面,跟不上“环境时代”要求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环境改善强大的阻力。几乎每一步环境改善行动,都要触动现存生产结构,都可能触动大批生产者的利益,环境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成为一个社会经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