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立新体制的曙光&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成功探索_市场经济论文

全面建立新体制的曙光&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成功探索_市场经济论文

全面建立新体制的曙光——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成功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曙光论文,深圳论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文,框架论文,新体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南海的深圳湾上,出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曙光。

5年前,党的14大庄严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场,在发展市场经济方面已经进行了十几年的探索,既付出了代价,也有丰富的收获。而今,倍感重任在肩,更明确要求自己: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继续为全国探好路。

5年后,在市场经济的考场上, 深圳向全国交了一份这样的答卷:国家体改委经过调查研究后宣布,深圳在探索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胆子大,力度强,步子稳,已经初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5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是短短一瞬。 然而深圳所有主要经济指标5年间都翻了两番多,国内生产总值由176.46亿元,增加到950亿元,工业总产值由255.5亿元增加到106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由27.3 亿元增加到131.5亿元。深圳的经济实力已跃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这一切的重要原因,不能不归结于深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探索与实践——能搏击市场风云的微观主体、符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运行机制、完备的市场体系及与之配套的保障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在深圳尽现清晰轮廊。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市场主体:破解一个世纪难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中,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主体,国有企业更是国民经济支柱。然而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政企不分、产权不清,企业成为政府附庸,国有企业普遍缺乏生机与活力。

这正是被经济学家所指的20世纪世界性难题。前苏联、东欧各国探索几十年,未获圆满解答,甚至在法国、英国这样的国家,国有经济应在国民经济占多大比例,也一直在争论中……国有企业的生机和活力问题,像古老的斯芬克斯之谜,困扰着无数探索者。

改革关键是国企,改到深处是产权。深圳迎难而上,务求突破。

1994年开始,深圳选择了28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正式拉开国企改革的序幕。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50%的一级企业、70%的二级企业改组为股份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建立了以资产关系为纽带的新型母子公司体制。

1995年,深圳着手改革企业领导体制,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并把它确定为国企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在这场攻坚战中,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深圳市市属国有企业领导人管理暂行办法》,将总经理任免权真正交给公司董事会,同时推出公司董事会、经理、监事会、工会和党组织五个“暂行规定”,力图划清企业内部各机构的责、权、利,为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奠定了基础。

1996年,深圳国有资产三级管理架构在调整中走向成熟与完善。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国有企业之间,历史性地实现了三大分离——政府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管理职能的分离,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经营职能相分离,国家的终极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通过层层授权,建立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增值。

从1980年到1996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的总资产由1.61亿元,增加到1329亿元,年均递增52.16%,国有净资产由0.61亿元增加到26 亿元,年均递增46.31%;实现利润由0.15亿元增加到45.9亿元, 年均递增43.01%。据国家统计,近年来,深圳企业总资产报酬率, 净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销售利润率等主要效益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经过改革的风风雨雨,深圳企业已发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经济主体,从而为破解搞活国企这道世纪难题,展现了充满希望的前景。

市场机制:来自竞争的繁荣

从北京来深圳考察的专家们,曾对深圳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过一个形象的比喻:在内地传统经济体制下,政府管企业好比“放风筝”,而在深圳,政府管企业好比“放鸽子”,不牵绳、不喂食,把企业推到市场去竞争,在有序、良性循环的竞争中汰弱留强。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非一系列市场框架的简单累加,关键是要形成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和风险机制,这一系列市场机制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推动了市场经济的运行。其中,市场机制的灵魂,就是永不停歇的竞争机制。

以价格体系为例:深圳的市场价格具有“开放式、可控性”的特色,除部分药品、液化石油气、水电费等23类收费仍由政府管理外,其余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全部放开,由市场竞争来决定价格的高低与涨落,企业的生产决策和行为方式,皆视市场竞争需要而定,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铁律。这种机制在深圳是如何形成的?

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放政府,政府解放企业,企业自由竞争,这就是深圳的大思路。

深圳曾先后5次进行大刀阔斧的政府机构改革。目的, 只有一个:走出“婆婆”的角色,形成“小政府、大市场”的格局。1993年初,市政府发布了“5号令”,进一步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1994年, 深圳彻底实行政企分开,解除政企之间的行政隶属关系,取消企业主管部门,减少政府的审批权限。逐步建立以间接管理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

海阔任鱼跃,天高任鸟飞,深圳放手让企业在市场的大海中自由竞争,然而,竞争必须是有规则的,没有规则的市场竞争只能导致市场的混乱和崩溃。

在深圳,由于法制建设与市场经济建设趋于同步,市场,成为有序、良性循环的经济竞技场。到目前为止,深圳共制订了法规88部,规章90多件,基本做到了市场经济活动依法运作,基本形成了与国际惯例接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法规体系。

竞争带来了市场繁荣,深圳的大市场体系蓬勃发展,一片生机盎然。

在生产资料市场上,企业无需再找政府批指标,所需的生产资料可以快捷地获取。在劳动力市场上,企业和打工仔打工妹可以充分地双向选择,企业可以及时得到所需劳动力,劳动者可以人尽其才。在金融证券市场上,市场经济最稀缺的资源——资本得到了有效配置,企业的“血液”得以畅顺地流通。在技术市场上,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可在最短的时间差内完成。在信息市场上,由于有了“千里眼”“顺风耳”,深圳企业与世界连得更紧。

市场保障:高扬效率与公平的旗帜

市场保障题中应有之义,是在分配体系中体现效率,在社会保障中体现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在深圳的土地上神奇的契合!

经过5年的探索, 深圳企业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分配主体:全面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拉开档次,多劳多得,调动了企业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推行各种分配形式,员工按劳动得工资,按股分配得红利,使员工提高了对公司资产的关切度;推行工资奖金与效益挂钩,提高了员工的风险意识。

与此同时,深圳先后选择20家企业为试点,试行董事长总经理年薪制,将董事长、总经理的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效益工资两部分,分别与企业类别和企业净资产增长率、实现利润增长率挂钩,大大增强了对国企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力度。

如果说,效率优先是深圳分配制度高扬的旗帜,那么“兼顾公平”作为深圳沧海桑田不变的诺言,写进了深圳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之中。

5年来,深圳成立了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委员会, 组建新的社会保险管理局,实行统一保险制度,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实行了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失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费用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市、区都成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今天的深圳,不管你是新来的劳务工,还是久住的特区人,也不管你所在的企业是“国有”、还是“集体”,是“三资”还是“私营”,只要你拥护改革,积极参与,皆一律统一实行社会化保障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待业保险制度。

有效地保障员工的权益,为员工的合理流动提供保障,给企业创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解除企业和职工的后顾之忧……深圳所做的这一切,标志着这个年轻的城市正走向成熟!

站在历史的肩上,回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深圳的进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5年来深圳在原有改革开放的基础上, 发扬敢闯精神,继续踏冰、涉险、冲禁区、食禁果,风卷红旗过大关,终于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十大体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份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所有制体系;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和营运体系;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体系;以商品市场为基础,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社会共济和个人保障相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服务监督体系;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国民经济核算和企业财务会计体系;以按劳分配为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体系;以间接手段为主的面向全社会的地方经济管理,调控体系;适应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法规体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可以相信,在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五大精神鼓舞下,深圳将以更坚实有力的步伐,阔步走向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宏伟目标。

标签:;  ;  ;  ;  

全面建立新体制的曙光&深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成功探索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