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论文_叶恒山,王军,孟涛,刘新跃,牛域,何健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 250000

摘要:清水混凝土材料质量要求不同于普通混凝土,不用再进行装饰工作,混凝土直接作为结构的裸露表面,所以清水混凝土的质量要求高于普通混凝土,质量要求不光在于平整性,更要注重美观性。现阶段清水混凝土研究过程中,逐步出现了镜面清水混凝土、彩色清水混凝土等新形式,但是由于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还不完善,施工质量不易保证,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质量问题,后期需要大量修补,所以施工过程需要控制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应对措施

1导言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特殊表观性能要求的混凝土,清水混凝土的原材品质、生产工艺、施工环境、施工工艺等各环节都可能对清水混凝土表观质量等造成不良影响。针对清水混凝土的特殊性能要求,综合国外相关技术资料和标准以及国内有关标准和规范,根据我国清水混凝土的前期实践经验、施工与应用成果,系统研究了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黑斑、裂纹、气泡、分层、砂线等,研究分析了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根据试验检测与工程实践成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或应对措施,以期达到提前预防、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提高施工质量的作用。

2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

结合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以及相关技术资料对以上清水混凝土质量缺陷产成的原因分析如下:露筋产生的原因:清水混凝土浇筑时垫块发生位移,垫块数量不够、垫块漏放,垫块强度不够受压碎裂,致使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钢筋紧贴模板造成外露;钢筋过密,阻碍了混凝土的流动,局部无法振捣密实,造成局部露筋;清水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致使靠近模板的钢筋缺浆造成漏筋;清水混凝土施工过程,受外力影响致使钢筋移位造成局部露筋。锈迹产生的原因:由于清水混凝土骨料含有黄铁矿成分,骨料中的黄铁矿暴露于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铁锈;绑扎钢筋用的铁丝未按照工艺要求向内侧弯折,拆模一段时间后,受潮湿及雨水影响产生锈迹;露出钢筋未及时处理,所产生的铁锈随雨水流下,产生垂纹状锈迹。气孔产生的原因:由清水混凝土原材料因素引起(配合比不当、级配不合理、水灰比高等);施工过程振捣不均匀、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清水混凝土中的气泡不能有效排出;浇筑厚度偏大,致使气泡不能完全排除。

麻面产生的原因:模板在使用前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杂物导致清水混凝土表面破损;模板在清水混凝土浇筑前未进行充分湿润,导致表面清水混凝土失水过多;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导致拆模时清水混凝土粘结;拆模时间过早,混凝土强度不足;模板拼缝不严密,清水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漏浆;振捣不充分,致使气泡聚集于模板表面。

蜂窝产生的原因:清水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骨料过多砂浆过少,致使浇筑后形成蜂窝状孔洞;工人私自加水或者局部过度振捣,导致清水混凝土离析,形成蜂窝孔洞;施工过程未分层、分段下料,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充分或漏振,常现于墙柱底部。

错台产生的原因:模板安装定位偏差;清水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移位;清水混凝土浇筑时模板涨模,致使模板拼缝两侧混凝土表面位于两个平面。

黑斑产生的原因:由于清水混凝土失水导致清水混凝土水胶比过低,造成失水黑斑,常现于模板拼缝或施工缝处;清水混凝土表面结构特征造成黑斑,常发生于环境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高时;由于清水混凝土拆模后养护不均匀致使清水混凝土泌水导致黑斑产生。

裂缝产生的原因:清水混凝土硬化过程受温差变化影响,在清水混凝土表面形成裂缝;混凝土拆模后养护不当导致表面龟裂;由于混凝土塑性塌落引起裂缝,常现于厚度较大构件。

3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分析

3.1原材料选择

3.1.1水泥的选择

水泥强度等级不宜小于42.5,选用标准稠度用水量小、经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并确定适应性好且与色泽均匀一致的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考虑到混凝土耐久性,选用的水泥的含碱量过大会引起碱—集料反应,因此水泥的碱含量不应超过0.6%。

3.1.2集料

粗骨料和细骨料应选择连续级配良好,且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不应大于1.0%,低碱活性,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小于15%,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应符合中砂要求,为保证清水混凝土的美观效果,粗骨料和细骨料的供应来源于同一石场和同一砂场。

3.1.3掺合料

掺合料的替代量宜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当超过标准规定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混凝土掺入粉煤灰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后期强度,粉煤灰宜选择一级或者二级,选用的矿渣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804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的规定,硅灰选择应符合GB/T18736《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的规定。

3.1.4外加剂的选用

外加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1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8076《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外加剂品种和掺量的选择,应根据清水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使用部位和所处环境和气候作用,通过与水泥的相容性试验甚至通过混凝土试配试验来确定。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某工程地下4层,地上3层,总建筑面积为9170m2,建筑高度为21.05m。-2层~地上3层局部混凝土构件为清水混凝土,主要包括外墙、内墙、悬挑板、楼梯、柱等,清水混凝土展开面积约7700m2。该工程效果图如图1所示。

图1

本工程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3层以上抗震等级为二级。钢筋采用HPB300、HRB400两种。清水混凝土强度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美术馆清水混凝土强度等级表

3.2.1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由质量员、工长、班组长全程跟踪,仔细检查每根钢筋、每个检查项目,发现问题立即处理,当天能处理的问题绝不留到第二天。严格按照三检制度进行工序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绝不进行下一道工序。

3.2.2模板的施工质量控制

图2 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图

模板施工质量是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模板施工按照一道工序一检验的原则对模板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具体质量控制流程如图2所示。

3.2.3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是清水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应从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各个环节采取措施,确保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清水混凝土浇筑需要尽量避开雨雪天气、大风、高温及寒冷等天气情况,避免恶劣的施工环境对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不利影响;清水混凝土浇筑尽量避免因交通拥堵延长混凝土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在规定范围内,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清水混凝土浇筑前派人去搅拌站检查原材料质量,并监督混凝土配比和出机质量,确保混凝土拌合物出厂质量合格和连续供应;为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堵泵、浇筑速度过慢等问题,本工程清水混凝土浇筑全部采用性能较好的汽车泵进行浇筑;对混凝土拌合物的质量进行出机、出罐、出泵三重检验,确保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对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质量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保证;采取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对下料口处清水混凝土模板的污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进行覆盖养护,模板拆除后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并浇水养护。

3.3清水混凝土成品保护

通过采取后期的修补和涂装保护工艺对清水混凝土成品进行保护,因为混凝土是一种人造石,内部存在孔隙,容易受使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避免混凝土受空气或者水分、腐蚀物质等影响使得混凝土性能降低,不仅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而且还影响其寿命,因此对清水混凝土成品进行表面涂装可以保持其外观效果,减少混凝土受环境的影响,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4结论

总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要求较普通混凝土质量高,易出现质量缺欠,所以清水混凝土要在每个施工环节上注意施工质量,例如原材料选取、施工配合比的控制、浇筑混凝土的要求、振捣混凝土的时间及养护混凝土的方法与注意事项,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学福.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缺陷分析和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11,(28):352-353.

[2]赵勇强.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缺陷分析及施工控制[J].民营科技,2013,(04):273.

[3]王庆恒.谈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控制[J].山西建筑,2012,38(04):118-119.

[4]冯岩,李慧民,贺程.清水混凝土关键施工过程控制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1,38(05):45-48.

论文作者:叶恒山,王军,孟涛,刘新跃,牛域,何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9

标签:;  ;  ;  ;  ;  ;  ;  ;  

浅析清水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及应对措施论文_叶恒山,王军,孟涛,刘新跃,牛域,何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