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体位固定联合心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艳妮, 许辉, 李颜

(1.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2.河北省张家口市肺科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441)

(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四医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 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剖宫产术麻醉中应用麻醉体位固定带联合心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仅采用椎管麻醉,研究组产妇采用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同时施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疼痛程度。结果:研究组的一次穿刺升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剖宫产手术麻醉时采用麻醉体位固定带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剖宫产术;麻醉体位固定带;心理干预;疼痛程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6-0655-02

大量的临床经验表明,科学合理的体位是硬脊膜外麻醉穿刺成功的关键,因此如何有效摆放剖宫产产妇的体位已成为目前临床上重点关注的问题[1]。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4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均采用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且同时施行心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进行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①初产妇;②ASA分级为1~2级;③不具有椎管麻醉禁忌症;④不具有椎管麻醉禁忌症。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本组8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9.2±2.7岁;体重58~82kg,平均体重67.2±4.1岁;孕周37~40周;研究组年龄23~43岁,平均年龄30.3±2.1岁;体重55~79kg,平均体重65.4±5.3岁;孕周38~40周。两组产妇在年龄、体重及孕周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仅采用椎管麻醉,即包括:产妇取膝胸卧位,护理人员使用双手保持好产妇的膝部和颈部,然后常规进行椎管麻醉。研究组产妇采用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同时施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包括:

1.2.1 心理干预

(1)手术前1天时,护理人员至病房中查阅产妇的病历资料,并详细讲解手术的方法、目的及麻醉方法等,以有效消除患者对手术和疼痛的恐惧感。(2)由于产妇在进入手术室之后没有家属陪同,再加上处于陌生的手术室中,产妇往往会出现不安、孤独、紧张及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分散产妇的注意力,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使产妇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而有效提高产妇的依从性[3~4]。待产妇进入手术室之后,协助其取仰卧位,并给予吸氧和构建静脉通道,同时做好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监测工作。

1.2.2 麻醉体位固定带

护理人员协助产妇体位摆放为左侧膝胸侧卧位,麻醉医师协助护理人员采用我院自制的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对产妇进行固定,将其绕过产妇的腘窝和颈椎位置,使用软垫对腘窝和颈部进行保护,以预防神经血管受损。将固定带粘连于产妇胸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以使产妇最大化耐受,且适应麻醉体位。同时,护理人员向产妇详细讲解麻醉体位固定带的用法及好处,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待麻醉穿刺成功后将固定带取下,使产妇取仰卧位。

1.3 观察指标

(1)通过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产妇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价,①0分:无疼痛;②1分~3分:轻度疼痛;③4分~6分:中度疼痛;④7分~10分:重度疼痛;⑤≥10分:强烈疼痛。(2)观察和比较两组产妇的一次穿刺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SPSS20.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x2比较方法进行比较,以率(%)进行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以(±s)进行表示,当(P<0.05)时,代表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对比

对照组中有28例产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70.0%);研究组中有36例产妇一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0.0%)。可见研究组的一次穿刺升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2.5000,P=0.000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产妇的疼痛情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减少产妇的分娩痛苦,剖宫产在临床上使用率逐渐上升。目前,临床上对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主要采用椎管内麻醉方式进行手术麻醉,其中又以硬脊膜外麻醉的应用最为广泛。手术及麻醉操作是一种应激因素,会给患者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手术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心理反应,疼痛感和担心出现并发症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增强患者的疼痛感[5]。因此,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是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6]。同时,由于麻醉和手术操作的治疗直接关系到母婴的生命安全性,所以确保麻醉和手术中母婴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椎管麻醉体位固定带能够有效固定产妇于合适的体位,且操作简单,以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一次穿刺升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麻醉时采用麻醉体位固定带联合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邵雪琴.剖宫产麻醉论析[J].四川医学,2010,31(5):688-690.

[2]尚晓宁.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1):1230-1231,1240.

[3]赵辉,莫美陆.护理干预对急诊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3):217-218.

[4]肖燕婷,苏丽萍.术前扩容及心理疏导在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发生仰卧位综合征的预防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9):203-204.

[5]马省凤,薛常琳.心理护理干预对消除麻醉前剖宫产患者不良心理的效果分析[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1):133-134.

[6]陈宏英,吴晓璐,张玉杰等.剖宫产孕妇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护理干预体会[J].河北医药,2013,35(15):2379-2380.

论文作者:陈艳妮, 许辉, 李颜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6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9

标签:;  ;  ;  ;  ;  ;  ;  ;  

麻醉体位固定联合心理干预在剖宫产术中应用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艳妮, 许辉, 李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