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

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

佘远富[1]2004年在《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校合并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形式和措施之一,其合并后如何发展,即合并后的发展模式与战略选择是许多合并类高校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本课题研究认为,市场经济理论、科学技术发展规律、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系统科学、现代战略研究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可持续发展的一般理论与观点等对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方法论指导作用;合并办学为高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与平台,发展是合并办学高校的主题,合并高校在总体上应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策略上,合并高校必须科学编制发展战略规划,注意分析和处理好机构合并与内在融合、集中管理权限与管理重心下移、巩固改革成果与不断推进改革、拓展外延与丰富内涵、当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等几种关系,同时,应及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学校内涵发展上来,以学科的融合与发展作为战略重点的选择;高校合并后在发展中一般都会面临几个不能逾越的难点问题,如多校区管理问题,富余人员分流问题,农学等特殊学科专业在合并类综合性高校中的发展问题等等,要解决这几个特殊性发展问题,并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现成模式可循,需要合并高校在实践中不断加以研究、探索和总结;合并高校在明晰了自身发展目标之后,必须对实现目标的过程予以足够的重视,对学校建设和全局发展作出谋划,选择并实施有利于学校发展的战略,将战略管理置于高校管理的核心地位。

刘小华[2]2014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文中认为教育关乎国民素质的高下,决定国家各项事业的兴衰及生命个体的全面发展,任何怀有希望的民族,都必须重视教育发展。作为教育顶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论文选取湖南省为个案研究对象,该省位于中国内陆腹地,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可视为中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试图运用历史文献法、调查访谈法、图表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深层次解读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为探析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作必要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湖湘文化、社会流动的内在关联;将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行纵向比较;将湖南高等教育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从而凝炼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评析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总结其历史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以期在全球化背景下为条件类似的其他省区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借鉴。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叁部分。绪论部分包括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研究时限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现状述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该部分重点在于介绍相关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客观评论。正文分为七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首先,论文从历史根基、社会氛围、人才压力及政策保障等四个层面阐述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生态;在此背景下,详细考察湖南高等教育的历史演进。遵循共和国教育发展的历史轨迹,论文将湖南高等教育发展分为拨乱反正(1978—1984)、探索改革(1985—1991)、深化改革(1992—1998)及“弯道超车”(1999至今)等四个历史阶段。第二章主要探讨湖南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文章以办学定位为视角,论述了湖南大学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抽样选取湖南18所本科院校的发展规划文本,探析湖南高校办学定位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剖析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探寻湖南高校办学定位的路径选择。第叁章探究了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与湖湘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得出:湖南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有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长沙“堕落街”与“岳麓山大学科技园”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的典型案例;湖南高等教育与湖湘文化之间交互耦合,共生共存。第四章主要探究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联。论文首先介绍社会流动的相关理论。接着,论文从宏观角度研究,指出:在“精英”时代,高等教育是实现社会向上流动的最佳途径,在“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功能大为减弱。最后,文章以湖南理工学院叁个时期的毕业生就业为例,微观剖析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关联。第五章探析了湖南高等教育公平问题。文章介绍了公平及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从高等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叁方面对湖南高等教育的不公进行现状考察;在此基础上,探讨湖南高等教育公平之路径。第六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从教育属性、人才培养、战略地位、管理体制、发展模式及投资方式等方面纵向比较改革开放前、后的湖南高等教育;进而将其与邻近的湖北、江西两省的高等教育进行横向比较;以此为基础,凝练出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个性特征。第七章论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的绩效问题。首先,论文从宏观层面解析了湖南高等教育所获得的辉煌业绩;接着,以吉首大学为例,从微观层面探析湖南高等教育所取得的绩效;最后,对湖南高校所取得的骄人成绩进行一番客观评价。结语部分主要总结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强调指出:高等教育不能成为政府机构的附属物;高校办学要科学定位;高等教育要稳步发展、“本土化”发展;并探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向。

刘继荣[3]2003年在《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实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随着市场经济改革大潮而产生的迅速的社会变革息息相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行动指针,以调整、合并为实质内容。1992年至2001年间,共有597所高校合并组建为267所高校,净减330所。 这场席卷大江南北的高校大合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特别是1998年前后,一批巨型大学的相继诞生,在人们的心理上造成了强烈的震憾,引起了全社会的强烈反响。 这些年来,高教理论界和许多从事高校管理的实际工作者就高校合并问题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文章,为合并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也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是,总的来说,对我国高校合并的研究既没有达到应有的深度,也缺乏系统的梳理。 本论文就高校合并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广泛搜集相关文献和统计资料,借鉴和吸收这一研究领域的成果和观点,借助广泛的问卷调查,并将浙江大学合并组建作为重点分析对象,以寻求对我国90年代高校合并改革过程和特点的一种阐析性的认识,把握高校合并改革的实质和全貌,深入思考合并后资源整合、成效评价、多校区管理等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的判断、见解和建议,力图形成体系化的研究成果。论文共分十一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论文的研究意图和研究方法进行概要说明,综述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论争。 第二章对研究相关的概念作辨识,为此后的论述过程作必要的铺垫。 第叁章展现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和90年代我国两次大规模高校合并调整的历史图景,较为系统的论述可以帮助我们对两次改革有较为具体的、明晰的、直观的认识,从中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基本方向迥然不同的两次改革是如何发生与发展的。 第四章将视野扩展到英、日、美、德、澳等各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关注在这些国家或地区已经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的高校合并现象,使我们对高校合并有一个更为立体的观照。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加清楚地看到,高校合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活动并非我国所独有,一定规模的高校合并改革必定与其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科技、社会发展的状况相联系。可以说,高等学校合并活动是历史框架和时代背景下的独特的反应。 第五章论述了我国这场大规模高校合并的动因与公众态度。一是从政府的宏观视角以及高校的微观视角对动因作了条分缕析:二是以实证的方式了解和分析高校师生对高校合并所持的态度。 第六章主要讨论政府在高校合并中的作用。高等学校的组织属性、高校与政府的关系、政府干预高校合并的合理边界是本章关注的焦点。 第七章分别从资源论的角度以及能力观的角度出发论述了高校合并后的资源整合机制及其策略问题。高校是资源的集合,合并后高校的整合即是资源的整合,高校又是个特殊的能力体系,合并是高校能力的演化过程。本章还对磨合期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和实证分析。 第八章对合并后高校的文化融合问题做专门的调查研究。以四校合并后的浙江大学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校区文化的差异性、差异形成的原因以及差异的变动情况,进而提出合并高校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 第九章论述了高校合并的预期效应与风险。规模经济效应、资源配置效应、组合协同效应和体制变动效应等几方面可概括为高校合并的预期效应。高校合并改革同样存在风险,本章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深入分析了合并对高校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第十章讨论高校合并的成效及其影响因素。针对合并成效评价中存在的种种困难,提出了衡量的几个准则,作为讨论合并成效问题的思维框架,着重对影响合并成效的因素作了详细的实证分析。 第十一章为本论文的结尾,概述研究的初步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政策建议着重于合并后多校区高校管理效率以及民办高校合并重组问题,此外,针对浙江大学的实际,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融合与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张安富[4]2004年在《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共建、调整、合作、合并”为“八字”方针为指导,以调整、合并为主要途径,迈出了重大的改革步伐。1996年至2001年间,共有385所高校合并组建为164所高校,净减221所。[1]这场席卷大江南北的高校合并潮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论。特别是2000年前后,一批巨型多校区大学的相继诞生,在高教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这些年来,高教理论界和许多从事高校管理的工作者就高校合并、融合与管理问题发表了许多研究论文,为合并高校的融合与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也为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舆论环境。但总体来说,对我国合并高校深层次问题的研究缺乏应有的深度、广度和系统性。本论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典型案例,就合并高校融合中的管理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通过广泛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借鉴和吸收这一研究领域的有关成果和观点,结合案例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力求把握我国世纪之交合并高校融合中产生矛盾内外在原因和管理的不适应性,深入思考合并高校实质性融合过程中的多校区管理及成效评价等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融入作者的分析、判断、观点和建议,力图形成比较系统化的研究成果。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思路和方法,综述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以及不同观点之间的论争。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概念作了辨识,为后续章节的论述作必要的铺垫。 第二章比较系统地阐述高校合并的背景、特点、动机以及历史进展、现状和分类,为本论文的展开和深入研究提供明晰的、直观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认识,辨证地分析了高校合并的喜与忧。http://www.edu.cn/20010906/3000403.shtml第叁章以武汉理工大学为典型案例,综述该校合并、融合与管理的成就,比较合并前后发生的变化,评述融合进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为全文的论述和观点的提出提供比较翔实的信息。第四章将合并高校融合的进程分为叁个层级,即表层融合、中层融合和深层融合,论述了融合叁个层级之间,揭示出影响融合的关键因素。 第五章从管理的视角阐释促进融合的理念与策略,强调发展是融合的基础和保证,以特色创优势,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融合的问题。作者认为重构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新质文化,加强合并型多校区大学非正式组织群体的引导与管理等,是促进融合的重要的管理策略。第六章是论述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的管理变革与管理模式,包括管理变革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思想观念、结构要素以及管理模式。基于合并型多校区大学应“因校制宜,管理模式多元化”的思想,提出了有限理性决策、“数字化校园”管理、事业部制组织机构模式和学院制管理模式等新的见解。 第七章从教育经济学的视角对合并型多校区大学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理论辨析,阐述了制约合并高校管理有效性评价的因素和困难,鉴于此,采用定性的方法,通过对合并型多校区大学办学的效益、效能以及叁对经济关系的分析,来初步判断管理的有效性,并提出融合有效性的理论模型和判据。第五至第七章是全文的重点。

全力[5]2007年在《地方合并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简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影响及教育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地方合并高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如何明确竞争要素,确认并提升核心竞争力,应对竞争挑战,是地方合并本科院校发展中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着重讨论地方合并高校的生存背景及在此背景下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和可行性策略。

沈振锋[6]2010年在《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从最初的农务学堂,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大多已发展成为行业特色非常鲜明的多科性大学。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为我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中,在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等方面发挥着其他类型高校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我国农业大学如何发展已成为当前高等农林教育面临的十分突出的课题。大学办学模式是描述大学办学过程中各要素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的简化形式,是办学理念、内部学科结构、办学程序和内部治理结构的复合体。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具有行业性、区域性、应用性和多样性四个主要特点。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变迁经历了四个主要的阶段。这四个阶段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即以实业教育形式创立,形成高等实业学堂体系为主举办农科教育的被动开放模式;农业教育体系开始成形,以民国的独立学院、专门学校和综合大学农学院办农科教育,以综合大学农学院为主,属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并行,开放模式为主导;新中国成立后,对旧教育的改造,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行业办学模式”,属于封闭的行业主导办学模式;农业大学的分化与重构,独立设置农业大学办学和综合大学农科教育重建,属于封闭模式向开放模式转化阶段,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呈现多元发展的格局。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并不是截然分立的,存在“共时的多样性”和“共时的进化性”。大学学术与职业性的双重属性是大学在社会中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我国大学办学模式流变的最终动因,办学模式的流变过程是我国农业大学为了应对此双重属性而不断寻找动态平衡的过程。经过百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农业教育体系,高等农业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农业高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农业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学科专业结构及其设置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师资队伍数量、结构和质量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原创性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科技成果转化乏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战略、“叁农”深刻变化等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农业教育。但是,长期以来高等农业教育一直未得到应有重视,如今发展空间越来越受到综合性大学的挤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弱势农业也影响了直接为农业服务的农业院校。农业高校要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需求,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学科建设,扎实办好传统农科专业,稳步调整专业结构,努力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有较强竞争力的学科专业体系,为农业提供亟需的农业科技成果,解决重要的农业技术问题,培养亟需的各类农业人才。农业高校要打破以学科研究型为主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要把培养更多创业型人才、实用型人才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要围绕农业生产实际,完善专业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注重将学科发展新成果和生产实用技术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要实现农林院校的良性发展,国家应强化农业教育立法及政策调控力度,应扶持农业高校纳入我国高等教育重大发展战略规划,加大对农业高校的支持力度;国家应重点支持若干所重点农林高校建设成高水平特色型大学;积极鼓励地方农业院校建设成为以农业学科为优势和特色,具有示范功能的高水平地方性大学;国家及有关部门应在资金投资上加大对农业院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建议国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企业参与农业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实好农科专业免费政策,完善国家助学政策体系。办学模式的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其中既包含着办学主体在具体条件下的主体选择性和历史复杂性,也体现着办学主体为了追求更具竞争力的实践方式而不断驱动办学模式演变的内在机制。

陈文波[7]2006年在《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转制高校是指原属我国中央部委管理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转变为由“地方管理”或“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体制的高校。因为转制高校的数量较多,加上又与许多地方高校进行合并,它们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所占比例较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转制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生存,而且将影响到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成败,同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小康目标的实现都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借鉴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界逐渐成形的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对高等学校的战略及战略管理进行探讨,并结合转制高校的特点,深入分析转制高校的战略管理过程,力图构建转制高校的发展战略理论。本文的创新点在于论述了实现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与方法,并提出办学资源战略分配的模型。 本文包括如下六个部分: 1、转制高校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2、转制高校发展战略有关理论基础。简明叙述并总结了国家的有关政策与导向高等教育学基础理论、高等教育区域化思想与理论、第叁部门组织的非盈利性理论、系统科学思想与理论7S理论和生产要素组合理论,为后面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 3、论述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管理过程。结合战略管理理论,提出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战略分析与定位、战略制定与实施和战略评价与控制。 4、论述实现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的关键。本文认为实现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的关键是要打造核心竞争力,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个是资源的重新整合、另一个是组织及其文化的重新构建。 5、通过对一个典型的转制高校进行案例分析。该高校是被高教界认为转制与合并都比较成功的高校,对其它转制高校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6、总结全文,提炼通过论述得出的结论。

刘怡[8]2017年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以下简称高教研究机构)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多挂靠教务处,以研究校内问题、为学校领导提供决策咨询建议为主要职能。随着时间的发展,高教研究机构逐渐走向了分化,除少数成立了教育学院、拥有高等教育学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授予点的高教研究机构以外,大部分高教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与运作方式,难以满足国家教育改革发展与高校科学决策的需要,普遍面临着生存的危机。特别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的发展,以及高校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何促进高教研究机构通过组织转型,重新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研究正是建立在求解“我国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问题的基点上,以高教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作为研究的主题,按照从“一般→个别”,“静态→动态”的研究路径,从高教研究机构的现实图景切入,将实地研究的结论作为理论研究的依据,借鉴资源依赖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高教研究机构的运行现状,系统而客观地解释高教研究机构转型探索的内在逻辑,理性而前瞻地探寻非学术导向的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目标趋向,以期为这类高教研究机构的转型发展提供切实的理论指导。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以我国高教研究机构的运行现状为立论前提,按照由“面”到“点”的研究思路,对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环境背景予以全面的检视。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和高教研究机构的发展历程,总结了高教研究机构的发展特征,认为高教研究机构作为高校内部专门研究高等教育相关问题的机构,具有存在的价值,不应被裁撤。其次,从“面”上着眼,通过普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我国高教研究机构的运行状态做出了全面分析。再次,从“点”上入手,将高教研究机构的运行状态划分为四种,分别是:学术导向、整合发展、勉强维持、走向消亡,并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对高教研究机构的不同运行状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整合发展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探索,处于生存困境中的高教研究机构可以通过与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处、教学评估中心等机构的组织合并,实现转型发展,重新找到生存的空间。本研究的第二部分借鉴资源依赖理论和复杂性理论,对高教研究机构整合发展的转型探索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转型速度的快慢和改变幅度的大小,将高教研究机构的转型探索划分为叁种,分别是:持续调整型的组织转型,通过路径转换式的逐步微调以及小变化的不断积累,高教研究机构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间断跃进型的组织转型,当组织中出现重大特殊事件或危机时,高教研究机构在短时间内迅速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与发展规划机构之间形成了紧密耦合的组织关系;渐进适应型的组织转型,在较长的时间内,高教研究机构仅在现有框架下做出了适应型的组织调整,对组织局部进行了改变。其次,运用案例研究法,对高教研究机构持续调整型、间断跃进型和渐进适应型组织转型的影响因素、转型过程、转型优缺点等方面做出了全面的分析。本研究的第叁部分以上述实践考察与理论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在全面调查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基础上,提出院校研究机构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目标趋向与现实归宿。变化的环境、变革型领导、核心资源、研究人员是影响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关键要素;遵循“两个规律”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必要前提,确立院校研究的发展方向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目标趋向,机构的行政性与研究的专业化相结合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路径选择,共同创造是高教研究机构组织转型的内在要求。

李丽刚[9]2005年在《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文章聚焦中美高校的跨学科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美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成功经验,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内外部环境,进而提出促进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未来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论文从分析跨学科研究的概念、驱动力、不同学术组织的特征及其跨学科研究的特点等基本理论问题出发,系统地考察了美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的发展历程、内外部支撑环境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对我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水平和内部外环境的评估,从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外部环境营造、高校内学科间的交叉融合、高校跨学科人才的教育和培养等3个方面较系统地提出了促进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发展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杨树兵[10]2007年在《关于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民办高校面临的竞争呈现出多种态势:竞争对手不断增多、竞争强度不断加大、竞争领域不断扩展。民办高校既然无法回避竞争,只有积极适应竞争并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形成自身持续的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发展。依据SWOT分析法,当前国家对民办教育大力扶持的政策、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扩张以及世界私立高校发展大趋势等因素均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而灵活的办学机制、多样的办学类型、强大的发展主动性和驱动力等因素则是民办高校自有的内生优势。此外,民办高校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的外部挑战和自身竞争劣势,如“十一五”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趋减;民办高校社会地位低,生源基础差;办学经费短缺,办学条件较薄弱;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等等。根据核心竞争力理论,一个组织要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具备有价值、异质、不可模仿、难以替代、可扩展五个方面的特征,目前为民办高校所独有、难以被公办高校等竞争对手模仿的东西还不多,唯有民办体制,以其灵活、高效的管理为公办高校所望尘莫及。因此,民办机制是影响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形成的核心要素,而坚实的资源保障机制、科学的管理合力机制、效益至上的经营机制、敏捷的市场反应机制、严格的质量保障机制、完善的服务供给机制和持续的创新机制则是“民办高校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是民办机制在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伴随着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大,民办高校必须要制定自己的竞争战略,即要以未来为基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在系统总结历史经验、调查现状、预测未来的基础上,为寻求和维持竞争优势做出具有长远性、全局性的重大筹划和谋略。品牌战略、特色战略、规模效益战略、多元战略、引资战略、人才战略、管理战略、营销战略、文化战略等都是基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提出的。世界发达国家私立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扶持和支撑。当前,我国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迫切希望政府在风险防范、产权、合理回报、税收、资助、收费、评估、课程、教师、招生等政策方面不断完善,特别是要出台扶持民办高校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切实为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机制和体制环境。

参考文献:

[1]. 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 佘远富. 南京农业大学. 2004

[2].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高等教育发展研究(1978-)[D]. 刘小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刘继荣. 浙江大学. 2003

[4]. 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 张安富.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5]. 地方合并高校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简论[J]. 全力. 高等农业教育. 2007

[6]. 我国农业大学办学模式研究[D]. 沈振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7]. 转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D]. 陈文波. 南华大学. 2006

[8]. 我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的组织转型研究[D]. 刘怡. 华中科技大学. 2017

[9]. 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 李丽刚.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

[10]. 关于提升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和政策研究[D]. 杨树兵. 苏州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合并高校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