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终端失控了--速度的苦果?_终端销售论文

连锁终端失控——速度的苦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苦果论文,终端论文,速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方经理,这里有个黑店。”

“方经理,黑店。”

这是在2007年初,负责千美公司运营管理部的方经理从办公室电话里听到最多的话。方经理为此派出了所有可派的下属,到千美公司的终端——连锁店去巡查。这些市场督导员频频汇报发现“黑店” (不在册的经营千美公司产品的店,往往同时经营其他品牌的服装,这是千美公司所不允许的),在近几个月时间,“黑店”是千美公司的流行语。

在发现大量黑店的同时,千美公司的财务状况也显示,“黑店”导致千美公司的品牌形象受到影响,营业额涨幅止步不前。

总部不知连锁店数量

千关公司是一家创办于1967年的私营企业,属于竞争激烈的服装行业。2001年,千美公司先人一步提出“中国第一连锁”工程的宏伟目标,并于同年开始一个创举:“第一连锁中国情”大型公益活动,在此活动中每到一省随即设立该省的区域经理,在此活动的100多天中,建立了 800多家连锁店。

随后,经过几年的发展, 目前已有 2000多家连锁店。

因为发展速度大快,千美公司管理层发现自己的管理基础平台跟不上扩张的步伐。为了适应发展速度,基于“小资本运作大市场”的理念,千美公司总部大力发展与区域经理的合作关系,每个省的连锁经营全权由区城经理操作。在千美公司组织体系中连锁总部直管各区域经理,区域经理直管连锁加盟店,这样看来,连锁总部对连锁加盟店存在一定管理控制权。

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经营理念的作用,连锁总部与区城经理是一种纯粹的合作关系,表现出来就是区域经理相当于代理商,甚至,个别的区域经理相当于经销商;区域经理下的连锁加盟店与区域经理也是一种纯粹的合作关系。

这样的关系导致的结果是,在实际操作中,赢利的主体——连锁加盟店与连锁总部就毫无干系了。

千美公司管理层意识到问题好像有些严重,就加派人力资源部门和运营部门下去调研。

调研的结果一出来,他们发现,总部两个最该知道的却不知道:

1.店的数量不知道,没有人能准确回答连锁总部拥有多少家加盟店,比较一致的答案是:不足1500家有档案、估算800家黑店;

2.单店的销售额不知道,知道的仅仅是区域经理的销售额。

终于,连锁总部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终端失控!

到底谁在控制终端?

实际上,出现终端失控是一个三者都抱怨的局面。

连锁总部的抱怨已不言而喻。区域经理的抱怨是,连锁总部过多将本该属于总部的责任和义务向区域经理转移。区域经理普遍认为既然是投资合作,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投资者而不是管理者,希望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区域经理因为负责的连锁店数量较多,甚至经常晚上要开通宵。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人,区域经理们同时又希望具有更多的权力,不希望连锁总部过多“干预”。毕竟,他们可以利用千美公司的品牌和渠道资源为自己谋些“私利”。

终端加盟店的抱怨是,加盟了,但找不到“娘家”,加盟的是千美公司,可是了解加盟店的、能帮助加盟店的、可以处罚和奖励加盟店的都是区域经理个人,感觉是跟个人做生意,缺少企业管理行为的广告帮助、物资支持、促销以及规范管理。

通过千美公司的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就可以看出加盟店抱怨的原因:

◆标准:店的营造标准由区域经理向店提供,连锁总部仅给区域经理提供指导。

◆申请加盟:在信息传播中引导意向加盟者向区域经理申请,如果意向加盟者直接找总部,总部将信息转到区域经理由区域经理洽谈、评估。然后,区域经理仅需要将加盟金提交总部即可申请建店的支持物资。加盟合同由区域经理保管,总部连副本都没有。

◆选址:由区域经理与加盟商共同决定,连锁总部毫不过问。

◆建店:店的装修标准由区域经理与加盟商搞定,总部无需参与,无需审核。

◆开店:开店方案由区域经理负责,配货给区域经理,开店时由区域经理决定是否需要总部参与。

◆配货:货品(产品、促销品)需求由店向区域经理提出,区域经理汇总后向总部提出,总部以区域经理作为单位配货后发给区域经理,区域经理再分发到店。

◆促销:店向区域经理提出需求,区域经理要么自己搞定,要么向总部提出申请,总部同意后,经过区域经理到店做促销。

◆营运:店的日常营业和管理由加盟店的投资者(或其指定人员)负责,区城经理偶尔巡查指导,连锁总部也常派人下去巡查指导。

◆窜货管制:连锁总部对窜货现象的管制局限于区域经理(仅管制省级范围间的窜货),总部发现窜货后将对区域经理进行处罚,对加盟店无任何处罚决定。

◆处罚:违规(连锁加盟店经营其他品牌),总部发现后转告区域经理由区城经理决定处罚方案。

控制终端的人表面上是区域经理,显然区域经理也分身乏术。

千美公司总部如何才能收复失地,实现对连锁终端的控制?

案例分析:

像NBA那样管理终端

“小资本运作大市场”的理念,是千美公司高速发展期保证速度的一个重要保证,但在企业渡过了高速发展期后,昔日的“黄金理念”却成了导致终端失控的祸首。

作战方式大换血

显然千美公司的“作战”方式已跟不上企业发展要求。

从本案例来看,站在终端加盟店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时,会发现连锁总部与区域经理究竟谁更能控制终端加盟店的关键点:

◆谁更了解终端加盟店?

◆谁的帮助更大?

◆谁的处罚更重、奖励更多?

显然,答案是区域经理。

在企业发展初期,追求快速发展,其总部的政策也就以牺牲控制力度为代价往效率方面倚重,这时对目前的“终端失控”而言,政策是一个决定性因素。

从案例本身来看,千美公司总部似乎没有很具体的管理职能部门,尤其是作为连锁企业的总部。我们以“参与式立体控制”为原则,以上述“谁更能控制终端加盟店的关键点”为基点,从其营运模式(管理结构)、拉/推帮助(职能职责)、趋利避害的管理系统(激励机制)三方面形成“三‘更’工程”:

◆连锁的营运模式,比区域经理了解的更多;

◆拉动不可比拟,推动帮助更大;

◆管理更细,奖励更多。

按照很多连锁企业的成熟做法,从连锁总部职能的角度来划分,连锁经营工程包括了八个模块,它们分别是SI体系、拓展体系、评估体系、建店体系、开店体系、运营体系、物流体系和信息体系。(见下表)

以终端连锁店为对象建立服务和控制的职能机构,下表所示为该管理机构的设置原则。在该原则的指导下,连锁总部必须:

设立拓展部,专职负责连锁加盟店的拓展,为达到“先入为主”以利于连锁总部以后对终端进行管制,从初次见面的建立友谊开始就必须由连锁总部完成。

设立营运部,从标准的建立、标准的培训、营运的督导一个完整的业务链进行服务和管制,其具体的职能将包括建立整套连锁营运的管理标准并负责店址评估、建店督导、SI标准建立、开业促销方案设计与落实、日常营运与促销的贯彻等。

设立配送部,将原来为区域经理配送转变成为终端连锁店配送,减少中间环节从而减少区域经理的配送成本。

设立信息部,专职收集、统计终端连锁店的销售、标准的执行、物流状况等信息,为连锁总部对终端连锁店进行管理提供科学、客观的数据。

同时,设立市场部,专职负责企业品牌的宣传、区域性广告宣传、促销策划等市场性职能。以提高品牌与产品的知名度,帮助终端加盟店宣传推广,从而帮助终端连锁店提高业绩。

想要控制终端,也就说终端听谁的话,换位思考,谁对终端的帮助、扶持更多?基于此,对于各级组织机构与岗位的职能和职责,要特别强调与终端连锁店共同策划、落实的广告宣传,特别强调来源于终端连锁店的促销策划、执行。与区域经理相比,广告拉动是不可比拟的,而促销的推动帮助,作为一个组织给以终端连锁店的帮助更加可靠和更具有持续性。

激励系统借鉴NBA

对于已拥有2000多家连锁店的公司,其营销战略已毫无争议的必须从“垦荒”向“精耕细作”转移,因此,如何提高单店的业绩成为千美公司当前的核心任务。而对于以合作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毫无关联的店,必须让它们变得关联起来,并且引导它们相互比较和比赛,如此,方可将独立的单店的内驱动力激发出来,作为独立经济体,内驱动力激发出来才能激发出无穷的力量。

另外,终端连锁店的投资者无不以利益为中心,连锁总部除了提供帮助终端连锁店的投资者获取更多的利益的同时,也需要给以终端连锁店的投资者直接的利益——经济奖励,以将终端连锁店对连锁总部的依赖程度提高到无可复加的地步。

如此,需要一个信息统计与奖励的机制,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众所周知,NBA的做法是最好的,得分王、篮板王、三分王、扣篮王、当场最佳、周MVP、常规赛MVP、总决赛MVP、最佳球队、最佳进攻球队、最佳防守球队……,名目之多,令人感叹。

借鉴NBA的做法,可以设计千美公司的营销激励系统,例如设立38项比赛、奖励项目,并设计对应的操作(SOP)、管理文件:

◆每日/周/月之星,将众多的连锁店分成5个销售级别,设置5个每日之星,奖励在每个级别的销量第一的个人。

◆每日/周/月团队之星,类似于“每日/周/月之星”的评估办法奖励在每个级别的销量第一的团队(店)。

◆金牌店长,在每个级别里,以月为周期,奖励销售额第一的店长。

◆进步最快奖,在每个级别里,奖励销售额增长最快的个人与团队(店)。

◆最佳新人,对工龄为1、2、3、4、5、6个月的新人,在6个工龄段里进行评比,奖励业绩最好的新人。

◆……

区域经理的利益来源是加盟店的营业额中按照一定比率提成,所以,总部的经营到位就大大地减轻了区域经理的工作量,区域经理可以享受作为投资者该享受的东西。而连锁店也能一改单兵作战的历史,和总部协同作战;店铺的经营也不再是靠区域经理和店长两个人的智慧,而是由一个大的智囊团来操作,从而实现资源的共享。

标签:;  ;  ;  

连锁终端失控了--速度的苦果?_终端销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