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6
【摘要】目的:研究妇产科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因素和对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本门诊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术后患者均分为两组,给予两组患者计划好的疼痛护理干预,并对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痛苦得到有效缓解,患者手术期的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时间减短,住院费用减少。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采用综合护理,有利于疼痛的减轻,能保证患者的术后平安舒适的度过。
【关键词】妇产科;术后疼痛;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95-01
由于科技技术的限制,现在妇产科疾病的主要治疗手段还是手术,术后疼痛在所难免,影响着患者的恢复,因此需要对术后疼痛进行有效的护理。本门诊采取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对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进行了有效的护理,效果理想,现作如下报告 。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门诊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年龄19到40岁,平均30岁。其中子宫次全切术18例,附件切除术23例,剖宫产术43例,子宫全切术16例,全部进行持续性硬膜外麻醉。
2.方法
应用统计学方法将两组统计结果进行对比。
3.结果
治疗组显效8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30例,无效50例,总有效率50%。治疗组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训一学意义。
4.讨论
4.1护理面临的困难。
术后主要采用麻醉药进行止痛,麻药的成瘾性会让人产生担忧。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护理人员将麻醉药的成瘾性、耐药性及依赖性的概念有所混淆,将患者疼痛加剧需增加麻醉药用量或因疼痛持续需对止痛药继续使用的情况视为药物成瘾,延迟用药或者不敢对患者继续用药,大大降低了治疗效果。而且,临床工作中缺乏对疼痛的常规性评估,造成护理人员未能引起对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常规监测的足够重视,此外,采用错误的疼痛评估方法也会导致对患者进行错误的疼痛打分与分级。患者害怕使用药物会造成伤口愈合及术后恢复的延缓,医务人员害怕麻醉药的不良反应,影响着对疼痛的有效控制。在出现护理人员缺编的情况时,会加大工作负荷,不能及时处理患者的疼痛。再者,护患之间有必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便于护士获取有效的信息与资料,缺乏交流,常会使部分患者的疼痛无法得到及时处理。
4.2规范护理措施
由于疼痛产生于患者自己,很多医务人员认为患者一旦产生疼痛就会立即报告,然而多数医院还没有将疼痛主动评估作为护理工作常规。仅在患者提出疼痛或要求镇痛时才予以处理;处理情况十分被动,护士对疼痛的评估与患者主诉不同的概率占七成,而护士对疼痛低估的概率有一半 。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将疼痛纳入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五大生命体征之中,术后疼痛的解除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内容。评估疼痛是疼痛护理中的重要环节。强度不同的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和社会方面造成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因对疼痛治疗知识不了解、药物成瘾或毒副作用的害怕等使患者对疼痛的报告有所犹豫,常在难以忍受时才会报告。在临床护理中,医护人员应以患者的主诉数字为原始资料,标准化记录疼痛。掌握患者动向,对控制疼痛的效果进行评估。采用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意义、手术所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以此来缓解患者紧张和恐惧的情绪,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将围手术期顺利度过。尊重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对患者表达疼痛感受及适应疼痛所作的努力进行鼓励,安慰患者,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目前,很多人主张预防性用药,而非等疼痛难忍时再行用药。预防性给药的用药剂量少,患者痛苦小,能够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由小手术引起的疼痛,可用散利痛类药物进行止痛,由中、大手术引起的疼痛,可用中枢作用止痛药与患者自控止痛法,此法是根据患者的个体需要而设计的,患者按动按钮就可将系统启动,能促进身体的康复。此外,还应鼓励患者在术后进行早期活动,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3其他护理方法
随着科技进步,在术后疼痛的护理工作中已经逐渐渗透了整体观念,大多数患者能够对以往陌生的非传统疼痛护理措施进行主动接受,主要有替代疗法、补充疗法和冷疗法,他们不会对机体造成损伤,能够与患者的身心需要相适应,所以在术后疼痛护理领域的应用前景较为广阔。
4.3.1替代疗法
又名非常疗法,即采用针刺等方法替代以前的常规药物止痛方法。通过实验研究,术后疼痛经针刺疗法能取得与药物止痛方法相似的效果。
4.3.2补充疗法
指将常规止痛方法与景象、音乐、分散注意力和体位护理联合使用的方法,可使常规方法的止痛效果有所增强,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可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年龄及经历选择有针对性的方式来对疼痛进行护理,协助患者摆好正确的体位,并保持病室内的温湿度适宜,环境舒适、整洁,这将有利于患者耐受疼痛,对于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需求要尽量满足,以保证患者将围手术期顺利度过。
4.3.3总结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及时进行沟通,让患者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细向患者讲明手术过程和预后,以缓解紧张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争取家属的配合,充分调动患者的主动性,使患者在术前保持乐观的心清,手术之后善于观察患者的表情,术后3天疼痛剧烈,容易出现并发症,要适时给予合理的护理,诱导患者自我放松,保持轻松的心态,必要时可以让患者听轻音乐,保持乐观的心情。术后正确疼痛评估能帮助正确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要掌握正确的评估的技能和方法。患者术后疼痛主要是伤口疼痛,因此要注意伤口创而的护理,随时观察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和波动感,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敷料湿透时及时更换,出现感染者,定期换药,注意便后冲洗外阴和肛门,在睡觉时最好卧于无会阴伤口的一侧,可以减轻疼痛同时减轻感染的机会。患者术前应用阿片类镇痛剂,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用药总量,并且可以增加术后第一种痛剂作用的时间。患者术后6小时采用半卧位,能减轻腹部肌肉的张力,减轻腹部伤口的疼痛,避免不良姿势引起腹部肌紧张而产生的切口疼痛。采用综合疼痛护理干预能减轻妇产科术后疼痛,并使疼痛控制在最小范围,有利于患者度过术后恢复期。
参考文献:
[1] 窦立清 护理论著[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8期(第14卷总第305期):365-366.
[2] 范文甜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相关护理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 全科护理:1242.
[3] 张爽 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体会[j] 医学信息 全科护理:1478.
论文作者:史秀伟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8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术后论文; 妇产科论文; 方法论文; 手术论文; 疗法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