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预期_次贷危机论文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预期_次贷危机论文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财政及货币政策效应预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效应论文,危机论文,财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11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从“稳健”转为“积极”表明,历时10年中国再次全面启动积极的财政政策;同时,货币政策在经历了7月27日至今约四个月“灵活审慎”的过渡期后被“适度宽松”取而代之,标志着从紧的货币政策开始全面转向。

此次政策组合的出台不仅基于政府对于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协调政策的延续。它不仅对于保证中国国民经济增长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经济增长模式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型转向国内需求拉动型至关重要。但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应当避免政府投资挤占民间资本,合理安排项目防止产能过剩,建立健全监督机制、改革完善投资体制以确保政策有效落实。

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新变化

2007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有了新变化。2007年年中开始,美国国内空房率不断攀升,随后即爆发了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为应对危机,美联储从2007年9月18日开始连续降息,从5.25%降至2008年10月31日的1%,降至50年来最低点;美国财政部也紧急出台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但目前看来收效甚微。次贷危机的负面影响持续蔓延,逐渐波及美国实体经济,致使美国经济下行,开始衰退。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盟和日本拉动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不足;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发展潜力很大的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经济增速也开始回落;全球经济形势正处于由上升期转入下行期的关键调整阶段,国际经济形势整体不容乐观。

尽管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已经消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由2008年2月份的8.7%开始逐渐回落到9月份的4.6%。但是,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首先,国际经济形势给国内经济带来不利影响。美元持续贬值造成了国际石油、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世界贸易环境开始恶化致使中国出口需求下降;出口受损进一步导致国内投资放缓、行业萎缩;部分行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企业开始较大幅度裁员,就业市场愈加狭窄;国际投机资本流动性加剧,中国股市从2007年10月来持续波动走低,证券市场过度调整,投资者信心极度缺失,给中国金融体系带来极大安全隐患。其次,国内经济周期。中国经济从2003年开始到2007年,已经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在2007年第二季度达到了本轮经济扩张周期的峰值12.7%,此后的五个季度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根据世界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2008年中国前三季度经济10.6%、10.1%、9.9%的经济增速看来,2007年无疑是中国经济此轮周期的峰值,今年开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开始下行。第三,一些突发性事件(如自然灾害)的影响。今年初南方出现大面积雪灾,5月份汶川又遭遇地震,两场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到1111亿元和8541亿元人民币,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以上各种不利因素是催生中国此次政策组合出台的直接原因,这一政策组合的出台也标志着中国“双稳健”政策搭配的落幕。可以说本次政策组合是在国际国内新的经济形势下中国前期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动态延续,但相较之前所实施政策组合,本次的政策战略眼光更长远,迈出了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向内需推动型增长模式转变的关键一步。从目前的情况分析,本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整达到保增长的目标并不难,然而,是否可以从根本上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尚难定论。鉴于此,如何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不妨将此次危机与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中国应对两次危机所采用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不同之处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以便于我们更加客观理智地对待此次政策调整、尽量规避政策落实过程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

美国次贷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比较

一些研究报告和新闻分析已开始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次贷危机与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进行比较。这里主要通过对两次危机本身异同的比较,初步预期近日出台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几点建议。

(一)两次金融危机主体的对比分析

1.危机主体不同造成波及范围不同

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源于泰国,横扫亚洲,进而影响到全球经济,1998年底才逐步平息。在危机中遭受重创的泰国、韩国等当事国直到五六年后才真正走出金融危机的阴霾,其他发达国家受影响相对较小。而本次的次贷危机爆发于美国,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远远大于泰国,已经波及世界主要经济体欧盟、日本等国,俄罗斯、巴西、印度和中国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本次经济危机比1997年的危机影响范围更广。更重要的是,今天中美之间的经济关系远远比当年的中泰经济合作要密切得多,中国经济受到波及面更广。

2.危机原因不同致使影响深度不同

东南亚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在于泰国经济存在极大泡沫、贷款质量差,楼市泡沫尤其严重。以索罗斯基金为首的国际对冲基金利用了泰国经济这一弱点,提前建好了沽空泰铢的仓位,随后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狂抛泰铢,导致泰国外汇储备弹尽粮绝;同时泰国房地产泡沫的破灭涌现出大量不良贷款,爆发挤兑风潮,股市暴跌,金融机构陷入困境。泰国被迫进行汇率制度改革,开始实行浮动汇率制。至此,泰铢几近崩溃,金融危机在泰国全面爆发并开始蔓延。此后,对冲基金趁乱继续对菲律宾比索、印度尼西亚盾、马来西亚林吉特、港币、韩元等发起进攻,整个东南亚陷入金融风暴。

美国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在于美国利率的连续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购房者在购房后头几年以固定利率偿还贷款,其后以浮动利率偿还贷款。美国住房市场在2001年到2005年期间持续繁荣,美联储在长时间执行低利率政策,相对宽松的环境为金融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金融衍生品层出不穷。此后,随着近年来美国住房市场的降温尤其是短期利率的连续提高,购房者还贷负担大大加重。而这种局面直接导致大批次级抵押贷款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贷款,进而引发“次贷危机”。

可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的地域范围以亚洲为主,东南亚各国在世界经济体构成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因此给世界经济整体带来影响也较小。而本次美国金融危机目前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美国,其经济开始衰退,造成美元贬值,而美元的特殊地位很可能给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带来巨大影响。据估算,目前停留在美国的约9万亿美元的国际资本中,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约占3万亿美元;日本有2万亿美元;欧洲各国约持有4万亿美元。因此,若美国危机继续恶化,必然会通过其与世界各经济体的金融联系渠道扩散向世界其他国家,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极大。若危机进一步深化,中国想要独善其身难度很大。

(二)两次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经济运行特点的异同

首先,两次经济危机都在中国经济处于自身周期的一个下行区间时爆发;其次,在两次危机前,中国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过热、从紧的宏观政策后续影响的释放与外需疲软的叠加效应,经济波动幅度较大。两次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经济运行最大的不同则在于出口占GDP的比重,1997年仅占19.2%,2007年已达37.5%,外向型经济特征突出,而外部经济变化对于这种外向型经济体的影响最大。从这个层面看,中国面临的压力远大于十年之前。

次贷危机背景下财政与货币政策特点及效果预期

(一)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财政政策新特点及效果预期

1997年到2003年的政策组合中,财政政策主要包括利息、进出口贸易、证券交易等税收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以及发行国债直接进行财政支出等。通过对比具体政策措施可以发现,此次的积极财政政策着力点与十年前基本一致,尽管有些政策属于“新瓶装老酒”,但是力度要大很多,而且出现了几点明显的不同:首先突出强调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次,对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关注程度更高;再次,明确强调了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于“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等;最后,强调节能减排,促进环保和资源合理利用。

以上几点不同之处体现出政府对导致内需长期不足的深层次矛盾把握更加准确,通过采取提高广大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的政策,同时辅之以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完善以及环境的改善。如若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力执行,可预期除实现与1998年财政政策效果类似的成效之外,还将产生以下积极效果:①保障性安居工程将有力解决民生问题,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居民在住房方面的压力将大大减轻;②通过对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等系列措施,将提高中西部地区民众受教育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国民素质;③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几项涉及民生的基本保险以及医疗、教育方面的投入等将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事业,将极大地降低目前广大低收入群体对于养老、教育、医疗方面花费的高预期值,消除普通国民的后顾之忧,尤其对于释放中西部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扩大内需产生积极影响;④通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具体措施,不仅有利于提升贫困群体的收入水平,在外向型经济调整的背景下启动内需,从根本上引导国民经济逐渐步入内需推动的内源型良性循环轨道,还可以帮助消除城乡差距、东西差距,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公平。

(二)次贷危机下中国货币政策新特点及效果预期

为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国人民银行于1998年下半年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信贷与贷款额度等政策。较之1998年的货币政策,本次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有两处明显不同:首先,将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作为最大落脚点;其次,强调区别对待、有保有压,重点提出加大对重点工程建设、中小企业、“三农”、灾后重建、助学、就业等的信贷支持。

货币政策在本轮政策组合中居于财政政策的从属地位,故整体上更灵活、措施更多样,对于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体有效应对外部经济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外部均衡意义重大。若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将从以下几方面对宏观经济运行带来积极影响:①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将有助于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境,改变中小企业经营者惜贷心理,减缓因资金不足引发的倒闭风潮,进而缓解因失业人口激增给社会带来的就业压力;②对受灾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将提高投资增长率、加快灾后重建,有助于受灾地区经济恢复;③对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过剩产能转移、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信贷支持力度的扩大,将促进环境改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并且为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强大的资金后盾;④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灵活调整将有利于实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一致,极大地改善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环境、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协同财政政策共同拉动内需。

从长远看来,本次政策组合的调整正合时宜,但如何保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使用,有效规避政策落实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落实此次政策组合需注意的问题

(一)挤出效应

有学者认为,在经济上行期间,政府大规模投资会引发“挤出效应”,但在经济下行区间基本上不会挤占民间投资。但从1998年的施政效果看来,尽管政府投资主要集中于大型铁路、公路建设等项目,但仍挤占了民间投资的空间;加上民间资本受到的管制较多,其跟进意愿不强、始终低迷。因此,尽管此次积极财政政策明确实施增值税改革,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但长远看来,需要进一步配合降息,恢复企业利润、带动企业投资、避免挤出效应。

(二)产能过剩

上一轮的投资热在保证经济增长方面带来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毫无疑问也遗留了至今尚未解决的产能过剩难题。1998年金融危机时在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下,一大批由政府投资的公路、铁路、机场等方面的固定资产项目先后开工;而今,中国的产能过剩已在重化工、钢铁、汽车等多个行业凸现。本次的积极财政政策应当警惕这一现象,从根源上作好项目审批,从宏观和长远角度出发,杜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避免出现由于今日的信贷放松造成银行未来几年出现巨额的呆坏账以及可能由此引发的其他问题。

(三)投资体制

投资体制改革虽然已经有了一定成效,很多审批项目改为审核和备案制,但是大的格局仍未明显改变。各地方政府“跑部钱进”的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发改委门庭若市的场景依旧。这种投资体制若不彻底转变,势必会影响财政资金的统一安排和建设项目的统筹规划,很容易造成资源分布不均、项目重复建设、资金大量浪费。要做到尽可能减少本次以及未来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寻租和浪费现象,投资体制仍需完善。

(四)监督机制

1997年到2007年间,中国的GDP增长了234%,财政收入增长了490%,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为政府以举国之力办大事(如此次约达4万亿的刺激计划的出台)提供了雄厚的财力支持,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政府开支浪费。为确保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有效落实、逐步推进民主化进程,应借此次大手笔刺激计划的出台与落实这一契机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投资决策部门进行监督,避免浪费和滥用财政资源。

(五)地方政府

涉及地方政府的主要有两点需要格外重视:一方面,出于对GDP的追捧、对政绩的热衷,地方政府长久以来都对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重化工项目格外青睐,而对于民生方面的投资则十分有限。这种政绩观往往催生了扶摇直上的数字GDP,而普通民众的生活改善程度却十分有限,长此以往中国经济可能永远无法摆脱对投资和资源的过度依赖,不久的将来必然会穷途末路;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财力有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尤甚。以2007年财政部安排的35亿用于中西部地区廉租房的补贴为例,这笔补贴无法按时落实就是由于地方政府的相关配套工作和资金无法到位造成的。因此,尽管本次积极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突出强调了民生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但在实施过程中如何扭转地方政府的政绩观、消除地方政府财力不足因素带来的制约,进而确保政策的落实效果,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标签:;  ;  ;  ;  ;  ;  ;  ;  ;  ;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应的预期_次贷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