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第一中学 546300
摘 要:2012年秋季学期起,广西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正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改变低效的学习方式。数学新课标强调:“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新课改 数学成绩 两极分化 成因 对策
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数学知识内容较初中剧增,数学语言在逐步由文字语言向图形语言、符号语言过渡,抽象程度上发生了改变;思维方法由直观感知转变为分步分类讨论,向理性层次更进一步;高中数学学习相对于初中来说有着质的飞跃。 而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伴随着行为习惯的改变,才能在数学学习中顺势而上。
一、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成因
1.过度焦虑,难以自控。刚刚步入重点高中的高一学生,在学校教师、同学心中的形象在升入高中之后都需要对应转换,各初级中学的优等生汇集一起,客观上存在激烈的竞争,所拥有的教师“宠爱”也被大幅度瓜分,原有的优越感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心理转换难度。较为明显的是:课堂上不经思考便回答问题,回答问题过程哗众取宠,课后作业不遵循数学原理解题,课后作业抄袭成绩相对较好同学,课后不积极主动复习。在成绩不理想后,部分学生采取消极模式应对:(1)以泪洗面,在成绩公布以后选择哭泣,认为世界很不公平尤其在自以为努力学习以后,认为高中数学内容过难,自己的辛勤努力并没有收获。(2)投诉科任教师,认为科任教师没有对自己给予过多的关爱,以及上课模式不同于初中老师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太多,以致自己没有过多的时间消化。开始向家长、向以前的同学哭诉,家长和同学没有给予正确的指向和引导。(3)自暴自弃,开始放弃学习,觉得自己并不是读书的料,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或者小说虚拟世界,或者借用烟草麻痹自己。而优生却可以快速克服外界环境变化,适应高中生活,摆正心态,迎接高中新生活。
2.不适应小组学习。实施新课程改革后,强调变革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数学探究教学过程中,有时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和处理数据,使学生能初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机械训练、生搬硬套、死记硬背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思维得不到较好的培养和发展。新课标把关注学生的学习放在了重要的地位,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互助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基本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老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探索学生有效学习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彻底摈弃陈旧的教学行为,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地、个性化地自主学习。这对于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学生发展和教育本真的价值所在。新课改课堂上教师讲得少,学生自主探索、交流的机会多,结果给优生创造了思维空间。而在优生如鱼得水之时,学困生却难以加入其中,无所适从,他们只等着别人说出结论,逐渐他们成了课堂上名副其实的“旁听生”。若教师对此类现象关注度不够,长此以往,在班级中就形成了分化的另一极。
3.缺乏认知前提。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是以旧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当头脑中储备知识技能或生活经验缺乏时,新知识将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理解、记忆、掌握。
4.家庭教育的缺失。部分家长缺乏基本的责任感,未能给予孩子最起码的学习氛围。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且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严重的使得一些学生过早地丧失了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以至成为教师、学生、家长眼中的“学困生”。
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对策
尽管国内外对于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多有效的成果,但是由于受到区域环境、文化背景、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广西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对于其他地方来说就显得更加滞后和薄弱,因此,探索适合本地区学生的有效学习方法,是我们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1)加强心理辅导,教师授课期间有意教会学生自我心理调节。(2)重视学习小组培养,均衡学习小组中各成员的各科成绩分布以及个性。(3)初高中学习行为习惯的不同,要学会自我调节,加强高中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4)加强家校联系、沟通,让家长认识到营造孩子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学习中两极分化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既关系到学校、家庭,也关系到教师的责任和水平,同时与学生的个人成长息息相关。但两极分化是动态的,我们只有采取及时监控、适时调控的手段,寻求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手段,才能减少两极分化。
参考文献
[1]贺诚 著 让学习更有效: 高中新生第一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
[2]赵建 著 快速掌握最有效的学习方法[M].北京:海潮出版社, 2006。
[3]吴永军 著 新课程学习方式论[M].南京市: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吕世虎 巩增泰 编著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M].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论文作者:蒋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31
标签:学生论文; 两极分化论文; 数学论文; 成绩论文; 高中论文; 方式论文; 教师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