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小儿输液室的应用分析论文_于琼琼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小儿输液室的应用分析

于琼琼

(安徽省儿童医院急诊科 230000)

【摘要】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小儿输液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年12月我院急诊小儿输液室收治的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介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诊小儿输液室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积极推广。

【关键词】急诊小儿输液室;优质护理干预;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244-02

在急诊小儿输液室因患儿病情紧急、家长情绪紧张等不良因素,对输液护理人员紧急事件处理能力以及护理水准要求较高,发生护患纠纷等不良事件几率较高[1]。优质护理干预是一种全方位的护理模式,以患儿为服务中心,减轻临床症状,缓解家长紧张、焦虑等情绪。本次研究在急诊小儿输液室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探究其护理价值,现将实验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该94例患儿选自2017年10月-年12月,通过电脑盲选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7例患儿平均年龄(5.3±5.7)岁,男性25例、女性患儿22例。对照组47例患儿平均年龄(5.9±5.2)岁;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6例。两组资料在性别以及年龄等方面具备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护理:常规输液知识指导,用药指导,健康知识教育。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

(1)强化服务意识:护理人员要积极安抚患儿紧张情绪,及时解答家长疑问,主动告知患儿情况;认真核对输液药物以及个人信息,可将就诊卡号写在输液瓶上,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和纠纷;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约束护理行为。

(2)有效沟通:主要询问患儿情况以及输液经历、疾病情况;安抚家长情绪,适时告知输液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避免家长持续心理紧张或担忧[2];输液后告知保持穿刺固定,避免输液失败重新穿刺增加患儿不适症状。

(3)环境舒适:输液环境配备电视机、空调、饮水机、一次性纸杯、卫生纸等,设置卫生知识宣传手册以及其他报刊或书籍供家长阅读;输液室布置成为儿童喜欢、充满乐趣的环境。

(4)输液护理:

①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血管和位置,尽量一次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儿的痛苦;

②穿刺成功后给予妥善固定,并交代家长辅助配合输液的方法,保证患儿输液安全;

③对于依从性较低、年龄偏大患儿,多增加沟通、鼓励等情感交流,减少患儿的恐惧心理,使其配合输液;

③因部分原因导致该患儿穿刺难度较大,尽量安排年资高、技术熟练的护士给予穿刺,同时安排一名同年资质护士协助,穿刺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与患儿家长做好沟通解释工作,取得家长理解并配合;输液过程可引导家长一同参与;未一次穿刺成功患儿予以及时安抚和沟通,减少医疗纠纷。

④输液环境保持宽敞、明亮,可通过放置可爱的卡通图案转移患儿注意力。

⑤输液区播放一些轻音乐或传播度较广、患儿熟悉度高的儿歌循环播放。

1.3观察指标

指标包括:护理满意度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

1.4判定标准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面满意度评价在患者出院前进行独立评价,共分为服务态度、技术水平、仪容仪表、健康教育四部分,每部分25分,百分制,满意度得分为4部分得分之和。

1.7统计学方法 实验全部数据输入SAS3.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经t检验;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计量资料用百分数(%)表示,经X2检验,P<0.05,认为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度各项得分以及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不良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发生护患纠纷2例,患儿摔倒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6.4%;对照组护患纠纷4例、投诉2例、患儿摔42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1.3%,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X2=4.374,P=0.036<0.05)。

3讨论

急诊小儿输液室因患儿疾病情况紧急、家长情绪紧张、护理人员工作繁忙等因素,护患之间沟通不足,容易发生纠纷或不良事件。加上患儿年龄小,情绪不稳定依从性较低,导致输液一次性成功几率较低,护理效果低下[4]。优质护理干预首先创造舒适的环境,通过转移注意力等方式缓解患儿临床不适症状,同时帮助家长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主动积极的服务态度,主动解答患儿及家属问题、告知患儿情况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通过有效沟通加强患儿及家长心理建设,树立治愈自信心,对提升依从性效果显著;输液时,护理人员根据患儿情况,采取合适的位置、体位以及输液方式,这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专业的小儿输液护理知识和丰富的经验,保证输液成功率,加强疾病治疗效果。由护理人员对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护理,患儿各项症状实时监控,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教导患儿家长日常护理方法,保证患儿安全[5]。

本次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22.4±0.9)分、(8.0±1.2)分(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4%、121.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儿在运用优质护理干预后护理效果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家长对该护理方法较为认可,保证患儿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加快疾病恢复速度,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患儿家长投诉、患儿摔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丽芳. 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作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2):440-442.

[2]黄亚玲, 彭小兰, 陈雪蕾. 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 2015,20(1):5-6.

[3]瞿礼华, 闻亚军, 王娟. 提高儿科门急诊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与成效[J]. 江苏医药, 2016, 42(3):370-371.

[4]周发萍. 优质护理干预对降低急诊科护理纠纷发生率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2):140-141.

[5]王晓芳. 优质护理对降低急诊小儿输液室的纠纷投诉率的探讨[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 30(1):74-76.

论文作者:于琼琼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干预在急诊小儿输液室的应用分析论文_于琼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