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突飞猛进。高楼大厦、道路桥梁等一系列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坐落在祖国的大地上。由于建筑工程是对质量要求十分严格的工程,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十分重要。本文重点从我国建筑工程检测的发展史,找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检测行业行之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在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报告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作用,不但检测工作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还确保了建设工程的实际质量。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要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做好建筑工作的先头部队,只要这样才能不断促进整个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对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健全的管理工程质量检测系统对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1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的概述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它的发展与壮大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则是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作为一种工程质量控制的手段,其检测出的数据和结论是对工程质量的一种直接反映,也是对工程质量进行评判的最有力的依据,该项检测技术主要有以下特点:1政策性强:检测市场是不完全开放的市场,检测行业是一个政策导向性很强的行业。2地域性强: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特点去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3工作体制单一:检测行业由于强烈的政府色彩,使其体制往往锁定在国有事业或企业单位,民营资本和外资一直注视着这个领域,但是由于政策所限一直无法进入,因此目前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2检测行业现状
检测行业从形成到今天大约经历了十五年---二十年的历史,十几年时间已经使检测行业规模由小变大,工作类型由单一到综合,检测市场化概念从无到有,从暗到明,如今全国各种建筑工程检测机构近5000家,其中企业试验室数量大约占40%,监督检测机构占30%,科研院校检测力量占30%。
数量众多的企业试验室属于第一方试验室,即企业为了保证自身产品质量而设立的试验室,由于其自身性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走向检测市场的步伐,作为企业内部附属机构的地位使其在经济实力、检测能力、规模和技术力量等个环节处于劣势,在检测市场所占市场分额约20%。
各级监督机构设立的检测室由于有了政策上的绝对优势,由于其政府背景,使其克服成立时间短的劣势,通过垄断检测任务的形式很快在规模和检测能力上占据优势,成为目前检测市场中主流检测力量。但是垄断行为的副作用是其长期处在政策保护状态,相比其他机构效率低下,技术水平不高,服务意识差,自身竞争能力差。
科研院校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不断加大检测业务投入,使其变成主业发展,并相继将其转型为第三方独立法人检测企业。它们依靠原来国家科研投入的优势,在技术力量、硬件设备和办公场地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由于他们最早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已经总结了许多经验。
3建筑检测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
3.1检测市场混乱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刚开始出现和起步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工程质量监督站检测室,因其政府背景,几乎垄断了所有检测任务;第二种是设在科研机构或大学中的试验室,其主要是教学和科研性质的检测室;第三种是施工企业中的试验室。以上三种检测室均没有独立法人资格,一直附属于主管部门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工作。如今全国从事各种建筑工程检测的机构近5000家,数量如此庞大,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未建立,因此出现了比较混乱的局面。
3.2检测机构不正当竞争,出具虚假报告
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的检测延续原有习惯,检测业务多为施工单位委托,检测机构和施工单位之间不仅是检测与被检测的关系,同时又是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为了迎合委托方的意愿,检测机构选择“压低价格、出具虚假报告”的恶性手段参与市场竞争,以获取更多的市场分额。从市场的角度看,逐利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本质性属,特别是当前检测行业仍处于向市场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信用机制、市场价格形成机制不健全,又因为缺乏到位的行政监管,检测机构在经济利益和公正性间选择自身利益是必然的。
3.3检测与实际施工现场脱节
目前检测机构只对来样负责,对样品的真实性、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送检过程是否合理都无法保证。特别是目前大部分施工单位质量意识停留在施工内业资料过关的阶段,只求可作为内业资料的合格报告,而不求真实了解所使用的工程材料质量的真实情况,这导致了施工单位在材料取样送检过程弄虚作假是常有的事,尽管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建筑材料取样必须真实、符合要求,监理单位必须见证、陪同送检,并对材料的真实、有效承担责任,但目前监理行业自身存在不足,未能真正发挥应有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对检测单位来说,就算样品检测出来的参数合格,也无法保证施工的材料合格。
3.4技术力量薄弱
检测行业早期处于政府垄断经营,检测单位长期处于附属地位,人事、财务均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在技术、人力培养、资金投入等存在严重不足,长期以来,未能形成一套独立运作发展的管理模式,检测工作缺少科学、系统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经验,以至于长期停滞在低水平重复发展的态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这两年来,第三方检测单位蓬勃发展,检测人员紧缺,人员技术素质差,造成了检测单位技术含量不高,技术发展速度慢的态势。
4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相应对策
4.1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不同的温度和湿度变化会影响建筑材料的性能,例如沥青防水就弹性体卷材在进行拉伸性能检测试验时,检测温度要控制在20-25 摄氏度之间,相关数据表明,如果将这种防水型卷材放置在28 摄氏度环境中进行检测,其抗拉强度会比在标准温度环境中下降3.65%,而如果在15摄氏度环境中检测,其抗拉强度检测结果会提高2.87%,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时,必须要合理控制检测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障建筑材料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
建筑材料检测必须要选择合适的检测项目,才能保障检测结果具有代表性。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有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进场检测时,相关取样及见证取样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我国建筑材料检测的技术标准,做好建筑材料的试验取样并选择合理的检测项目进行委托。例如,在检测水泥材料时,要按照水泥的不同批次,检测水泥的细度、凝结时间、强度和安定性。对混凝土中的粗骨料进行云片状颗粒含量、泥块含量、含泥量、密度、颗粒级配等项目的检测。
4.3规范取样操作
检测单位取样是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关键环节,具有很高的技术要求,检测人员必须掌握熟练的操作技巧,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科学合理的选择取样方法。按照建筑材料检测的不同取样要求,制定合理有效的取样方案,随机布置取样点的数量。
4.4正确处理试验数据
建筑材料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离散性,因此要正确处理检测试验的数据结果。例如,检测水泥胶砂的抗折强度,如果检测结果中出现了大于或者小于平均值10%的数据,说明这些数据的偏差较大,要将这些数据删除,然后重新评价和计算其他数据的平均值。另外,影响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检测环境的条件、仪器设备的精确度、检测材料的匀质性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等,如果建筑材料检测结果误差超过所允许的范围,要重新对该建筑材料进行检测。对于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同一种建筑材料样品用不同检测设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存在的误差。例如,钢材检测,在检测试验中,将钢材试样分为两份,用两台相同精度的试验机进行检测。分析比较这两份钢材检测结果,如果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偏差,要仔细查明检测结果偏差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
4.5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
检测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是确保检测工作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要着重提高检测工作人员的质量意识和业务素质。对于整个检测行业的发展而言,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才是重中之重,所以应该把对检测工作人员的培训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落实。为了加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的内部管理,必须要对质量检测人员的从业行为加以规范,近几年来,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及建设质量检测管理的要求,对质量检测从业人员进行了集中的专业化培训,培训后还设立考核制度,通过考核的人员才允许上岗,这样不仅使从业人员提高了理论认识和实际的操作能力,而且能够更好的确保质量监测的结果的准确性。所以,质量检测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对质量检测人员的内部培训计划,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素质。
4.6强化检测单位的质量管理
检测单位要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并及时纠正内部审核中出现的不合格项。要加强质量手册以及相关标准、规范、程序文件的宣贯和考核,切实提高本单位的质量管理水平。
4.7采用现代管理手段
质量检测机构应该要有与时俱进的管理观念,认识到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性。要想使检测机构健康有序的发展就应该摒弃传统的行业观念,采用一切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与此同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要有现代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只有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适应新发展、新变化,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上面获得一席之地。
5结束语
为保证建设工程质量,首先应明确工程检测单位在工程建设中所要承担的责任,协助其他的责任主体共同施工,为本工程材料的质量负责任,确保工程长期有效使用;其次,要使工程检测人员建立责任意识,以饱满的热情与严谨的工作作风,用科学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环节和每个细节,真正做到标准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随着工程检测责任的明确,很多问题将在市场良性竞争中都得到合理的解决,检测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 樊杏飞. 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J]. 大众科技,2012,(05).
[2] 马智亮,陈娟. 建筑施工信息化发展趋势与对策[J]. 施工技术,2010,(04).
[3] 白冰. 论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 现代管理科学,2009,(12).
[4]王文国,朱以媛.云南建筑节能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20):48-52.
[5]周珊.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21).
[6]康晓华.浅谈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投资与创业,2016(6).
论文作者:张效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3
标签:建筑材料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行业论文; 质量论文; 市场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检测机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3期论文;